在孩子的成長中都會遇到來自孩子的不同請求,而這各種各樣的請求,父母不可以能全部都應允下來,合理的請求我們完全能夠接受下來,可有時候孩子提出了過高的要求如買一種不符合家庭經(jīng)濟狀況的服裝、玩具或者其他的東西,我們做父母的應該怎么樣面對呢?下面我就生活中的幾件小事與大家探討一下。
父母是孩子的公關(guān)手:
面對的孩子鬧食
每個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要求也在不斷地提高,由原來餓了就哭、給東西就吃逐漸發(fā)展到有選擇地吃東西。其實有些食物孩子根本就不了解,甚至嘗都沒有嘗一口就拒絕了,有些家長就馬上改喂另一種食物,在以后的喂食中,父母就不給孩子這種食用。還有的家庭父母要給孩子改一改這種毛病,而爺爺奶奶在一旁提醒父母說孩子不愛吃,其實孩子本想吃,可爺爺奶奶的提醒是在起到了強化孩子對某種食物沒有欲望,久而久之這種事物就成了孩子的忌口。
如:一個孩子因太小的時候吃餃子皮而造成了積食,(餃子皮對于很小的孩子來講,很容易造成積食。)以后家人在吃餃子的時候根本就不給孩子吃餃子。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孩子本可以接受餃子這種食物,而由于在大人認為孩子不懂事時,每當家中吃餃子時就會給孩子準備另一種飯,逐漸養(yǎng)成了孩子不吃餃子的“毛病?!痹谝院蟮纳钪?,也許孩子真的就對餃子失去了興趣。
我曾聽一個老師講了這么一個故事。該老師不愛吃雞,家中就很少做雞吃,偶爾做了她自己不吃,也不給孩子吃,后來孩子長大了也隨母親不吃雞。二十多年過去了,隨父母生活了這20多年的孩子一直認為雞不好吃。21歲那年,孩子考上了大學,當孩子放寒假回來,全家大團圓時,奶奶做了好幾種“雞菜”。這時從不吃雞的孩子卻大口大口地吃著雞,全家人瞠目結(jié)舌,向他投去了異樣的目光。面對大家的表情,孩子幽默地說:“我被我媽騙了20年了,媽媽不吃雞,我以為雞肯定不好吃,所以我從來不吃,可到大學后同學聚會大家都在吃,我試著吃,這一吃不要緊,感到這是一種人間最好的美味,所以我要使勁吃,把前20年的雞全吃回來?!比胰撕逄么笮?。
其實孩子小時候給他任何事物他都愿意接受,沒聽說剛出生的嬰兒不吃什么,只是生活中由于父母或家人有意無意的提示,強化了孩子偏食的習慣。如果母親用巧妙的方法試著讓孩子嘗試各種美食就不會造成以上的情形了吧?
父母是孩子的公關(guān)手:
面對的孩子鬧食
每個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要求也在不斷地提高,由原來餓了就哭、給東西就吃逐漸發(fā)展到有選擇地吃東西。其實有些食物孩子根本就不了解,甚至嘗都沒有嘗一口就拒絕了,有些家長就馬上改喂另一種食物,在以后的喂食中,父母就不給孩子這種食用。還有的家庭父母要給孩子改一改這種毛病,而爺爺奶奶在一旁提醒父母說孩子不愛吃,其實孩子本想吃,可爺爺奶奶的提醒是在起到了強化孩子對某種食物沒有欲望,久而久之這種事物就成了孩子的忌口。
如:一個孩子因太小的時候吃餃子皮而造成了積食,(餃子皮對于很小的孩子來講,很容易造成積食。)以后家人在吃餃子的時候根本就不給孩子吃餃子。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孩子本可以接受餃子這種食物,而由于在大人認為孩子不懂事時,每當家中吃餃子時就會給孩子準備另一種飯,逐漸養(yǎng)成了孩子不吃餃子的“毛病?!痹谝院蟮纳钪?,也許孩子真的就對餃子失去了興趣。
我曾聽一個老師講了這么一個故事。該老師不愛吃雞,家中就很少做雞吃,偶爾做了她自己不吃,也不給孩子吃,后來孩子長大了也隨母親不吃雞。二十多年過去了,隨父母生活了這20多年的孩子一直認為雞不好吃。21歲那年,孩子考上了大學,當孩子放寒假回來,全家大團圓時,奶奶做了好幾種“雞菜”。這時從不吃雞的孩子卻大口大口地吃著雞,全家人瞠目結(jié)舌,向他投去了異樣的目光。面對大家的表情,孩子幽默地說:“我被我媽騙了20年了,媽媽不吃雞,我以為雞肯定不好吃,所以我從來不吃,可到大學后同學聚會大家都在吃,我試著吃,這一吃不要緊,感到這是一種人間最好的美味,所以我要使勁吃,把前20年的雞全吃回來?!比胰撕逄么笮?。
其實孩子小時候給他任何事物他都愿意接受,沒聽說剛出生的嬰兒不吃什么,只是生活中由于父母或家人有意無意的提示,強化了孩子偏食的習慣。如果母親用巧妙的方法試著讓孩子嘗試各種美食就不會造成以上的情形了吧?
0
寫得好
相鄰博客
- 影響孩子一生的15個細節(jié) [2009-12-11 14:16:00]
- 孩子做作業(yè)時好動怎么辦? [2009-12-11 14:18:00]
- 營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方法 (轉(zhuǎn)) [2009-12-11 14:23:00]
- 咨詢17:規(guī)則與愛的把握--3歲孩子上超市亂要東西(醉梅) [2009-12-11 14:41: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