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給遠在天堂的母親
又是母親節(jié),祝福依舊,思念依舊??晌业淖8T僖矡o法送到媽媽的耳邊,唯有把我的思念撒向藍天,撒向青山,撒向綠水!愿母親安眠的青山綠水能把女兒的思念和祝福傳給媽媽那慈愛的靈魂。
記得那次參加一個心靈課程,導師引導我們整合與父母的關系,要求我們晚上完成的作業(yè)就是寫給父親和母親各一封信,為第二天的上課做準備,我流著淚寫完了心里早就想對媽媽說的話。第二天上課,導師要我們分成三人小組,互相扮演對方的父親母親,然后對著他們傾訴自己的心里話,現(xiàn)場頓時傳來啜泣聲,一會兒就變成了放聲痛哭。我以為自己頭天晚上已哭過,已放下了許多,可當我說到對媽媽的愧疚時,我還是忍不住痛哭失聲。
經(jīng)過這個現(xiàn)場體驗,大家與父母的關系都得到清理和整合,大家的情緒都得到釋放,同時也放下與父母的糾結。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我把當時寫給母親的信附上,紀念我那偉大而又慈愛的母親。
親愛的媽媽:
您在天堂還好嗎?每當我坐在書桌前,面對著您的相片,我都想向您傾訴,都想為您寫點什么的,可是總是沒有動筆,媽媽,請您原諒您女兒的懶惰啊。
其實,媽媽,我也害怕觸摸內心里失去您的傷痛,在您辭世的這幾年里,不管是白天還是夢中,我經(jīng)常會想起您,想起您在世時的點點滴滴,想起您的音容笑貌,有時想到這一切不可再回來時,我心痛得不敢相信這都是真的,我會反復自問,我的媽媽真的就沒了?我真的就不能再見到她了?
媽媽,您在世時,我沒叫過您媽媽,不知怎么,我只叫您“大大”,小時候不懂事,弄不清別人都有媽媽,我怎么就沒有,我好想跟伙伴們一樣叫媽媽而不是叫“大大”,記得一次您在采茶,我隱藏在草叢里,大喊一聲“媽媽”。此后直到您去世,我也沒有改變習慣,只在心里無數(shù)次地叫媽媽。
媽媽,從我記事起,我印象中都是您給我的愛和鼓勵,5歲時我跟著哥哥去讀“紅兒班”,學會了唱歌,您經(jīng)常在別人面前夸我,那首歌就成了我聰明童年的最美好記憶;上小學時,您親手幫我縫制了一個書包,看到別的同學有漂亮的文具盒,是您積攢幾個雞蛋替我換了一個,記得那文具盒的蓋子上是幾只五彩的蝴蝶,為了保證那美麗的蝴蝶不生銹,我精心保護了幾年時間;初中畢業(yè)時我想輟學,是您鼓勵我去參加中考試試,當有人把重點高中的錄取通知書送來時,您比我還要高興;高中開學了,我第一次出遠門,您早早起來給我做吃的,然后站在家門口,在黑暗中目送著我和大哥走遠,您那印在家里透出的燈光里的身影一直保留在我的記憶里;高中畢業(yè)的當年我沒能考取大學,您讓家里人不要打擊我,夜晚睡覺時,您撫摸著我的腿腳,安慰著我,讓我有信心走次走進考場;終于參加工作了,上班那天,您送我去車站,您默默地流著淚;我結婚生子時,又是您一天沒離的照顧我一個月。
媽媽,感謝您啟蒙了我對讀書的興趣和愛好,從記事開始,我就經(jīng)常聽您說:“老丫頭”長大要去念書。因為我出生時又是個女孩,爸爸很是失望,我姥姥為了勸他,就對著搖籃中的我說,“長大給她念書,跟男孩子是一樣的”。我是聽著您講這個故事跨進學校的。
媽媽,您還記得嗎?無論是冬夜您帶晚紡織,還是夏夜納涼,我都會跟在您的身邊,聽您講著那些百聽不厭的故事:牛郎和織女的故事,梁山伯和祝英臺的故事,三字經(jīng)的故事(您曾跟著您的爺爺讀了幾天私塾),還有其他的許多民間故事。我是聽著您的故事長大的,后來我讀小學時,吃飯時都會想著背課文,那時不是因為老師的要求,而是自己太喜歡讀書了。整個小學期間,不管什么事,我始終舍不得耽誤半天上學時間。在八十年代初,一個農村女孩考上大學時是多么難得,后來我才明白,是媽媽您的暗示和鼓勵的結果啊。
媽媽,此生我們有緣做母女,您留給我最溫暖的記憶就是那充滿慈愛的“老丫頭”(我在姐妹中排行最小,家鄉(xiāng)的習慣叫法)的叫聲,小時候聽到您叫時,我跑得格外快,樂顛顛的幫您做一些力能所及的事,長大后這叫聲呼喚著我空閑時間和節(jié)假日都會趕到您的身邊。可是現(xiàn)在,我到哪里再能聽到您那一聲滿含愛意的叫聲呢?
媽媽,您離開我們已有四個年頭了,可至今我也不敢相信您的離開,在我的人生經(jīng)歷中,我真正意義上送別親人,面對死亡,您是第一個,這叫我怎么能接受呢?
媽媽,叫我愧疚到如今的是,您病重時,我因為工作的繁忙,沒有在您的床前端茶倒水,而是把侍奉您的事托給父親和姊妹們;在您的靈前我沒有撕心裂肺,放聲痛哭。這些都成了我永久的遺憾啊,我拿什么來彌補呢?我的媽媽!
媽媽,您在天堂里見到您的父母了嗎?您見到幼年就夭折的哥哥和姐姐了嗎?女兒怕您孤獨啊,記得您在世時經(jīng)常念叨他們的。
媽媽,萬分感謝您!您給了我生命,您又給了我超強的靈性。如果來世有緣,我還會做您的“老丫頭”。
愿媽媽安息。
想念您的女兒
2010年元月23日
相鄰博客
- 轉:給家長的一封信 [2009-02-16 17:25:00]
- 溝通(轉) [2009-02-17 15:01:00]
- 今天我們如何做家長 [2009-08-18 17:04:00]
- 新聞調查,柴靜《網(wǎng)癮之戒》 [2009-08-18 17:11: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