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的力量
——觀看《愛的困惑》有感
初二(8)班楊瑩家長: 黨愛真
在老師的引導下,昨晚我們認真觀看了央視10套“人與社會”欄目《愛的困惑》,我的心靈又一次被強烈的震撼,痛苦的、同情的、惋惜的……復雜的感情交織在一起,禁不住匯成滴滴的淚水順著臉頰流到嘴里,咸咸的、澀澀的、苦苦的——可憐天下父母心哪!贊嘆、傷痛同時也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短片中主要反映的是家長與孩子的溝通問題。第一個故事是十四歲少年董中原接受不了父親的管教方式,和父親董代福產(chǎn)生了很深的隔閡。隨著矛盾升級,父子關系越來越僵,最終,董中原憤而出走,董代福則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也讓觀眾們?yōu)橹钌畹耐锵踔翍嵖^于嚴厲的棍棒教育,是造成曾經(jīng)稱為“神童”一去不歸、流浪街頭的直接原因,如果父母們都像這位父親的方法來管教孩子,真可謂是家庭的不幸,社會的悲哀!第二個故事講的是高文清和女兒孫穎之間的關系也曾一度緊張,孫穎癡迷網(wǎng)絡,不服母親管教,母女倆數(shù)度翻臉,女兒把母親看成了仇人。最終,高文清用母愛化解了女兒心里的堅冰,孫穎理解了母親,并且發(fā)奮努力以520分的好成績考上了重點高中。我被故事中的偉大的母愛深深的感動,這位母親能夠及時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采用寫信的方式與女兒進行心靈的溝通,以實際行動用偉大的真誠的母愛譜寫了一曲值得稱頌的家教之歌!
兩種處理方式,導致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讓人自省,發(fā)人深思。十三四歲的孩子處于青春期,由于生理、心理的影響,有很多特殊的特點,有獨立性而又不能完全獨立、思維總趨于逆向與常態(tài)相悖,處于一種叛逆期,他們有自己的想法,作為家長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有過錯時,一定要冷靜對待,應與孩子充分溝通,換位思考,想他們所想,用細心、耐心、誠心為他們健康成長鋪平道路,用自己的真愛感化、潤澤孩子的心靈,讓孩子真正的感到父母是他們能夠完全信賴的朋友,是她人生的知己,是有了困難就能全力以赴幫助解決的最可靠的幫手。切不可采取簡單粗暴的方式,甚至棍棒教育的方式達到自己教育孩子的目的,那結果只能是適得其反。我在自勉的同時也呼吁天下所有的父母用真愛的心、誠摯的情來呵護咱們的孩子,讓他們在遼闊的藍天下快樂的翱翔吧……相鄰博客
- 中小學生動手動腦小實驗 [2009-02-15 16:25:00]
- 愛與困惑(董雨露家長) [2009-03-16 09:52:00]
- 若要孩子學習好(黃慧賢) [2009-03-21 11:18:00]
- 怎樣讓孩子喜歡學習(趙寶順) [2009-03-22 10:39: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