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成才的因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條是健康的心理素質(zhì)。從目前男性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的狀況分析,他們的心理發(fā)展趨勢并不理想,“陰盛陽衰”的現(xiàn)象在這里也有所反映。例如。有的男孩情緒波動強烈經(jīng)不起任何挫折,有的興趣愛好低下,沉湎于簡單的游戲;有的行為動機模糊,缺乏高尚的理想等等。這些心理弱點在目前許多中小學生身上暴露得十分明顯,成為他們學習、生活的嚴重障礙。以至許多男孩子在各方面活動中的表現(xiàn)遠遠落在女同學后面。這一切值得引起男孩家長們的重視。那么怎樣才能培養(yǎng)一個心理健康的男孩呢?我們不妨從避免下列因素入手。
一、防止生活環(huán)境女性化的影響。孩子是通過模仿成人的角色去學習性別角色細節(jié)的,而我們現(xiàn)今的社會現(xiàn)實是把教育的責任過多地推給了女性。孩子出世后接觸最多的是母親,幼兒園和小學老師亦以女性為主。過多地受到女性的影響,容易使男孩把自己裝扮成心中所崇敬的女性形象。有些母親不喜歡自己的兒子與男伙伴玩耍,她們誤以為這樣會使得男孩越來越野。這種讓男孩長期生活在女兒國的做法容易使男孩輕視自己的性別,因為在那兒性別的差異會使他們感到孤獨。
二、缺乏良好的父親形象。在男孩成長的過程中,父親是男孩模仿的主要對象。心理學家認為在兒童心理的形成過程中包含著直接強化與簡單模仿的兩個方面,盡管孩于不會直接說出,但在他
們的心底總是十分欣賞父親的力量。他們會發(fā)覺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嬉笑交談還是做玩伴,爸爸與媽媽的方式?jīng)Q不相同、美國著名企業(yè)家哈默先生就不止一次地稱贊他那當鄉(xiāng)村醫(yī)生的父親。是長年累月父親帶著他在大草原跋涉行醫(yī)的經(jīng)歷給了他不畏艱難開拓事業(yè)的勇氣。然而在今天許多家庭中父親與兒子的交往日益減少,有些爸爸總是以為教育孩于是母親的責任,自己不是忙于賺錢就是沉湎于跳舞、打麻將。這樣的父親只會給孩子留下一種對家庭、對社會毫不負責的形象,很難提高孩子心理需要的水平。
三、缺乏正確合理的家庭教育方法。由于受傳宗接代思想的影響,男孩所受到的寵愛遠遠大于女孩。在這無窮的愛中男孩得到的只是舒適的生活,他們什么都不用操心,什么都由別人包辦代替,勞動不參加,體育鍛煉也怕苦怕累。家長不負責的許諾又刺激著孩子不正當?shù)挠顾麄儗Α白晕摇?、對社會缺乏正確的認識。這一切導(dǎo)致他們變得鼠目寸光。分不清自己行為的輕重緩急,容易沉湎在低級趣味的游戲中。他們的心理變得很脆弱,一遇困難挫折便悲觀失望。
四、對男孩的過分的約束。在一些父母頭腦中“男孩易闖禍”的思想還是根深蒂固的,因此他們主要的教育方法就是限制。其一是在行為上對孩于的限制。如不準孩于在弄堂里玩,不準游泳,不準騎車上大街,不準交友等等,他們要孩于安安穩(wěn)穩(wěn)坐在家里看書看電視。這種做法反而使男孩好動的心情得不到正常的疏導(dǎo),容易使孩子變得煩躁好動。而由于這些男孩缺乏群體生活經(jīng)驗,長期只是與父母作伴,只能使他們的社交能力顯得很差。其二,限制是在思想上的。如不理睬男孩好奇的提問,不允許孩子多讀課外書,輕易地否定孩子自己的見解。硬性指派孩子學什么等等。這大大妨礙了男孩見識與閱歷的增長,阻止了孩于自我意識的正常發(fā)展。
五、男孩自身成長中的不利因素。由于受個性差異的影響,部分男孩的自我意識形成過程緩慢,有的甚至進入青春期之后還受‘“多動癥”的折磨。常常無法自控。這種男孩由于思維中分析推理成份少,自我認識模糊不清且不穩(wěn)定,使他們在同齡人面前易感受到心理壓力。若不及時給予必要的感情疏導(dǎo)與行為補償,很容易使他們的心理變得不安及焦慮。
對另一類男孩來說,早熟也是一種心理壓力。許多男孩在進入青春期之后會一夜之間發(fā)現(xiàn)自己變了,性發(fā)育及第二性征的出現(xiàn)更使他們伴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身體發(fā)育進程太快使得男孩們無暇去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意識,加上世俗眼光對這些大孩子過高的要求,容易使他們比別人體驗到更多的心理驚慌,從而容易產(chǎn)生諸多的心理神經(jīng)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