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剛剛會走路的小男孩,只要他能爬上去的地方,他就會從那里跳下去;他喜歡玩火;他會把自己藏起來,讓全家人著急;他會把一切能吃不能吃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都向嘴里塞;他還會故意惹老師和同學(xué)生氣,并以此為樂趣。
隨著年齡的增長,男孩還會愛上一切富有冒險性的事物,如滑板、攀巖、滑翔、飆車等。因此,有兒童心理學(xué)家說,任何一個男孩在小時候都或多或少地受過外傷,男孩沒受過傷而長大成人,只能是奇跡。
曾有一位母親把自己帶大兩個兒子的經(jīng)歷說成是“每天都生活在提心吊膽中”。
他們每天都讓人不得安寧,他們喜歡爬到家具上,再從家具上跳到床上,因此家里的床墊被他們跳出一個大洞;他們還喜歡到樓下的小花園里去爬樹,甚至還學(xué)“蝙蝠俠”在樹與樹之間竄來竄去。有一次,他們竟然從幾米高的樹上摔下來,結(jié)果把腿骨摔折了,在家休養(yǎng)了兩個月才能去上學(xué)。
事實上,大多數(shù)男孩都是這樣,喜歡爬上爬下,即使因此挨過好幾次摔、挨過好幾次打,他們還是會對這些冒險的行為樂此不疲;喜歡搞破壞,他會把所有的屋子都搞得亂糟糟卻還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喜歡打架和欺負別人,因此總需要父母為他收拾殘局,不是送他去醫(yī)院,就是送別人去醫(yī)院……因此,父母往往會對這些調(diào)皮的男孩束手無策。
也許正因如此,古希臘的哲學(xué)家柏拉圖早在2300多年前就這么寫道:“在所有的動物之中,男孩是最難控制對付的!”
為什么會這樣呢?男孩、女孩同為小孩子,為什么男孩會如此難管呢?
其實,主要原因在于男孩體內(nèi)的荷爾蒙睪丸素,它是雄性特征的體現(xiàn)。從襁褓期開始,男孩的體內(nèi)就有遠遠大于女孩的睪丸素分泌,他們更需要一些冒險的行為去釋放自己的能量。兒科醫(yī)生也認為,睪丸素會使得男孩的行為不同于女孩。
另外,眾多兒童心理學(xué)專家也認為,男孩愛冒風險、專斷自負、斗毆競爭、爭吵、自吹、喜歡出風頭等傾向與睪丸素的分泌直接相關(guān)。因此,這正是男孩比女孩更不好教育的原因。
給父母的建議
了解了男孩與女孩的不同,父母們肯定會對自己的兒子有了全新的認識。那么,在以后的日子里,父母們應(yīng)該怎樣對待兒子表現(xiàn)出的種種夸張而又怪異的行為呢?以下幾點方法值得父母們借鑒。
方法一:理解男孩的冒險行為
中國人傳統(tǒng)上一直要求孩子要靜,總是想辦法約束孩子的行動。其實,父母們應(yīng)該明白,愛動、好冒險是男孩的天性,他們需要廣闊的空間和自由的行動,他們依靠運動和攀爬來燃燒體內(nèi)的睪丸素和促使大腦健康發(fā)展。因此,當你的寶貝兒子又在虐待他的玩具或“修理”家里的小件電器時,爸爸媽媽請不要束縛他,而是要在不干涉他的前提下盡量保護他的安全,并且相信他的能力。
一位明智的媽媽是這樣對待兒子的冒險行為的:
6歲的虎子忽然對電很感興趣,有一天,他竟然拿著一根小鐵絲要去試接線板的插孔,看有沒有電。當然,這個可怕的行為及時被媽媽發(fā)現(xiàn)了。但是,聰明的媽媽并沒有勒令兒子馬上住手,而是快速地走到孩子身邊,對他說:“寶貝,你在玩什么好玩的東西?來,媽媽給你找個東西,比小鐵絲更好玩?!闭f著,媽媽帶著孩子去另外一個房間找來了一只測電筆。
孩子用測電筆去接觸接線板的插孔,測電筆的燈立刻亮了,而測電筆離開插孔時,燈又熄滅了??粗@種奇怪的現(xiàn)象,孩子拍著手一邊跳一邊喊:“媽媽,真好玩,真好玩!”
這時,媽媽才認真地對兒子說:“兒子,你手里拿的這個小玩具叫測電筆,它是用來檢測電線、接線板是否有電的。實際上,它不是玩具,是人們用來防止觸電的工具。你知道媽媽為什么不讓你用小鐵絲做這個游戲嗎?”
孩子若有所思地搖搖頭。
“因為電是很可怕的,它會通過小鐵絲傳到人的身體上,會把人電得很痛,有時甚至會把人電死呢。”
“那為什么用測電筆去觸電人就不會死呢?”孩子歪著小腦袋問。
“兒子,你這個問題問得真棒,媽媽問你,電線的外皮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塑料呀。”
“對呀,塑料能夠包住電,所以電線中的電才不會跑出來。你看這個測電筆,手拿的這一端不就是塑料嗎?所以,它才不會使人觸電呀!”
孩子聽了媽媽詳細的解釋,很滿意地對媽媽說:“媽媽,我明白了,謝謝你。”
也許,遇到這種情況,一般家長的做法都是勒令孩子住手,然后給孩子講電的可怕性。但這位家長卻沒有這樣做,這正是因為她了解男孩的心理。
成長中的孩子往往好奇心很強,尤其是男孩又有很強的冒險心理,雖然這次他“試電”的行為沒有得逞,但他會在爸爸媽媽不注意的時候再次進行他的冒險試驗,這樣的結(jié)果往往會更可怕。而上面事例中的家長既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讓孩子通過親手做試驗了解了電的可怕性,這樣,孩子不但不會再做用鐵絲試電的事情,而且在任何情況下都會對電表現(xiàn)出謹慎。
相鄰博客
- 為什么男孩比較難教? [2010-06-06 22:30:00]
- 如何對待孩子的冒險行為 [2010-06-06 22:34:00]
- 精神專家五招教你緩解高考壓力 [2010-06-06 23:26:00]
- 高考名師盤點各科你不知道的失分點 [2010-06-06 23:29: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