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個案】
小勇的性格比較害羞、內(nèi)向,有點像女孩子。因為爸爸在外地工作,一年回來一次,他從小跟媽媽朝夕相處。媽媽情感細膩,多愁善感,對小勇的性格有一定影響。
上初中后,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勇漸漸發(fā)現(xiàn)了另外一個世界,一個屬于男性的、陽剛的世界,可是他卻融不進去,因為他的性情、他所熟悉的環(huán)境,跟這個世界格格不入。他既向往,又害怕,還帶著由陌生而生的惶恐。他因此變得悶悶不樂,天天好像有什么心事。
媽媽發(fā)現(xiàn)了小勇的異常,經(jīng)過詢問,知道孩子現(xiàn)在的狀況。媽媽跟爸爸商量后,爸爸決定休假3個月,利用這段時期,跟兒子好好溝通。
爸爸回來后,在兒子空閑時,跟兒子聊聊天,給他講這些年在外的一些見聞和故事。周末和節(jié)假日,爸爸會帶著他去釣魚、爬山、游泳,還進行一些短途步行。
在這些活動中,爸爸鼓勵兒子大膽嘗試,勇敢面對各種困難和陌生的環(huán)境,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在爸爸的引導下,小勇變得開朗多了,并平穩(wěn)度過了青春期。
【教育感悟】
在中國,無論是從傳統(tǒng)還是現(xiàn)實看,對孩子的教育都是以媽媽為主。傳統(tǒng)“男主外,女主內(nèi)”的家庭模式,丈夫干事業(yè),妻子相夫教子。在現(xiàn)代社會,雖說男女平等,媽媽也參與了社會工作,但家庭教育仍然是媽媽占主導地位。
從心理角度來說,父親更多的是帶給孩子力量,母親更多的是給孩子愛。男性和女性,無論從生理還是心理上,都有各自的特質(zhì),所以,孩子完整的教育,需要父親和母親兩方的配合。
對于孩子來說,父母相親相愛,攜手同心,孩子才有足夠的力量和安全感,去面對人生中的挫折和失敗。
一般的男孩,從小跟媽媽在一起,和媽媽的接觸更多,親切的感覺就會更多,這是正常的。如果父親能夠在適時的時候,用適當?shù)姆绞剑磉_對男孩的愛,也不會給男孩造成心理問題,如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說爸爸很想你等,這些行為和動作,能夠傳遞父親對孩子的愛,讓孩子感覺到溫暖和力量。
父親從男性的角度,給予男孩堅強,自立,自強,自信,寬容,使男孩感覺到與母愛不同的愛。母愛是細膩、溫和、深厚的,而父愛是嚴肅、剛強、博大的。父愛同母愛一樣偉大,只是父親表達愛的方式與母親不同。
但現(xiàn)在,“父教缺失”的問題凸顯出來。首先,由于離婚率的上升,在由母親和孩子組成的單親家庭中,父親疏離于孩子的生活與教育;其次,在規(guī)模龐大的留守兒童家庭,父親為求生計外出務(wù)工,使孩子不能得到父親的指導;第三,即使在完整的家庭中,父親也常常把教育孩子的責任推到媽媽一邊,未盡到教養(yǎng)的責任。
媽媽應創(chuàng)造條件,邀請爸爸參與男孩的教育,以補足母教的不足。
http://1002.boke.9ye.com/expert/article~a~view~cid~3405696.html
相鄰博客
- 我媽的辛苦耕耘卻把我教育成了一個同性戀 [2010-08-17 10:05:00]
- 父親該如何做好男孩的榜樣 [2010-08-17 10:16:00]
- 怎樣讓爸爸的角色發(fā)揮更好? [2010-08-17 12:12:00]
- 男孩的身體健康媽媽掌握 [2010-08-17 12:43: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