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融已是初中生了,參加過各種比賽、競賽,拿過各種級別的獎狀和獎杯。每當女兒取得好成績時,父母不是先夸獎他,而是首先提醒女兒:無論取得什么樣的榮譽,都離不開你身邊的同學、老師。從小教她學會了感恩,讓周圍人都來分享自己的快樂。每當全家用餐,當從母親手中接過飯碗時,她會以微笑和“謝謝”來感謝父母對她的關愛;當從父母手中接過新文具、新衣服、好吃的食品時,她都會懂事的對父母說一聲:“謝謝!”
今天,在獨生子女家庭里,一切以孩子為中心,孩子是家中的“小太陽”,在“獨”的家庭氛圍里,生活在富裕的物質(zhì)環(huán)境中,要什么有什么,得到的東西似乎是理所當然,難以培養(yǎng)孩子“分享的觀念”和“感恩的心”。有的家庭吃飯時最好的菜讓孩子一人獨吃;看電視遙控開關由孩子主宰;家里來了小客人,孩子竟不容許媽媽把食品送給客人分享。
從小培養(yǎng)孩子感恩分享,這不僅是一種禮儀,更是一種健康的心態(tài),也是一種社會進步、現(xiàn)代文明的體現(xiàn)。在家庭里父母對子女之愛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互動的。做子女不僅接受來自父母之愛,更應懂得愛的反饋和回報。只有學會分享,將來在學校里、社會上,才能更好地與周圍人相處和合作。因為將來的社會不僅是競爭的社會,更是合作的社會。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分享的觀念”和“感恩之心”呢?
一、父母以身作則。父親與母親既各自承擔家庭的責任和義務,又共同分享家庭的利益。心中有他人,“在乎”家中每一個人,尊重他人的權益,關愛他人的需求。如常說:“行”、“謝謝”、“對不起”。
二、培養(yǎng)家庭責任感。根據(jù)孩子年齡,指導孩子承擔一定數(shù)量的家務勞動。參與社區(qū)服務,如訪問敬老院,感受為他人服務的快樂,體驗父母的辛勞,更加珍惜家庭生活的幸福。
三、生活處處實踐“分享”。分享不是口號,而應體現(xiàn)在家庭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之中。不隨地亂拋紙屑,因為整潔的環(huán)境屬于大家;夜深人靜不要把電視聲音開得太響,因為安靜的夜晚屬于大家;地球是大家的,大家有責任來保護它不受污染……
四、與人交往不忘感恩。樂于助人,關愛他人,不管是家人團聚,伙伴交往,不稱王稱霸,不以“我”為中心。說出自己最感謝的人或事,學會贊美人與微笑,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與大家分享,彼此互動,來培養(yǎng)感恩之心。
相鄰博客
- 兒童注意力訓練要從小開始 [2009-02-28 22:12:00]
- 假如你想讓孩子學畫畫 [2009-02-28 22:15:00]
- 新年活動 [2009-03-03 23:51:00]
- 父母應做到的十件事 [2009-03-04 22:13: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