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丟失之后,廣播、報警、追尋都是一些急救措施,然而關鍵還是事前對孩子進行一些觀念上的預防,以下是一些預防措施。
讓孩子記住被拐之后要注意些什么
1.讓孩子學會跟歹徒斗智,而且要“多聽多看記心間”,比如,自己走到哪兒了、大概在什么位置、聽見了什么?看見了什么?
2.跟壞人在一起的時候,讓孩子盡量吃好喝好睡好,保持最佳的身體狀態(tài)。有過一個真實的案例,犯罪分子把孩子綁架之后,孩子一會兒說自己餓了,一會兒又說自己渴了,一點兒都不害怕的樣子。因為孩子的奶奶平時告訴他:“咱們平時不惹事,但是有了事咱們不怕事,要該吃吃該喝喝?!本褪且驗槟棠痰倪@句話,那個孩子在面對危險的時候仍能鎮(zhèn)定自如,正常的飲食讓他保住了體力。最后,警察來了,孩子得救了,被救出來的時候精神狀態(tài)非常好。
3.再有就是要“假癡裝癲,不露鋒芒”。如果歹徒問到家里的情況,比如,你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是不是有錢人等等,孩子一定要裝窮,不要把家里的具體情況跟歹徒講太多。另外,孩子要盡量爭取對方的“同情”,孩子可以跟對方聊天,比如問一些諸如“叔叔,你有孩子嗎?你的孩子多大了”之類的問題。當然,這個要求對孩子來說有點高,可根據(jù)每個孩子的不同情況而定。
4.要讓孩子學會留下小標記,找到機會就要果斷逃跑。在被劫持的路上,比如走到十字路口這些重要的地方,孩子可以將身上重要的物品扔出來,給搜尋自己的爸爸媽媽或者警察叔叔提供重要的線索,這是很重要的。
在德國,人們爬山的時候會被提醒:“你手上拿一個紅包,或者一把雨傘,如果你掉到坑里了,那一瞬間,趕快把你的雨傘或紅包扔出去。這樣后面有人過來的話,一看這兒有把雨傘,卻沒了人,就會考慮是不是有人被雪埋住了,他們就會去解救你。”這就是面對危險的時候,學會留下個人標記的重要性。
5.最后,家長要教孩子學會“金蟬脫殼”。很多孩子都不會及時逃跑,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一旦瞅準了機會,就要果斷逃生。曾經(jīng)有這樣一個案例,犯罪分子把一個拐騙來的孩子放到三輪車上,然后倉皇逃跑。走到了一個紅綠燈路口時,由于碰上了紅燈,犯罪分子所騎的三輪車不得不停了下來。說時遲那時快,三輪車剛一停,孩子就“噌”地跳了下來,拔腿就跑了。而犯罪分子還沒有來得及反應,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孩子“勝利大逃亡”。
防止兒童被拐10招
1.帶孩子外出時,要隨時注意孩子是否在身旁或在視線范圍內(nèi),切記不要一遇到熟人或感興趣的事情,就只顧自己聊天或觀賞而忘記了孩子,結(jié)果使孩子意外走失。
2.教孩子拒絕陌生人的飲料、糖果、禮物和摟抱,不跟陌生人走等,以防犯罪分子以各種手段騙取孩子的信任,將孩子拐騙。
3.家長盡量不要帶孩子到大型商店、熱鬧街道、大型活動場所等,以免因人多擁擠,被犯罪分子拐走孩子。
4.家長有急事時,千萬不要讓陌生人照看孩子,哪怕時間很短,也不能這樣做。
5.大一些的孩子外出時必須讓大人掌握行蹤,并盡量結(jié)伴而行;家長同時要告誡孩子不要到荒涼、偏僻的地方玩耍。
6.聘請保姆時,一定要查清其真實身份并掌握相關資料,防止引狼入室。
7.到幼兒園或?qū)W校接送孩子時,嚴格遵守有關規(guī)定,一定要使用“接送卡”,盡量別讓外人替接孩子,防止犯罪分子乘虛而入。
8.告訴孩子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單位的全稱及電話號碼并讓其熟記,告知孩子在迷路或被拐騙、綁架時,應找警察或者撥打110,同時可以模擬特殊情況,讓孩子進行演練。
9.熟記孩子體貌特征及當日衣著特征,以備急用。孩子一旦失蹤,必須及時報案,如發(fā)現(xiàn)孩子被拐騙或遭綁架,更應主動向公安機關提供相關情況,不可抱著僥幸心理與犯罪分子“私了”。
10.充分發(fā)揚助人為樂的良好社會風氣,任何人遇到迷路兒童時,請及時將其送到當?shù)嘏沙鏊?,如果知道失蹤或嫌疑人的線索,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反映。
謹記下列兩則兒歌:
“四不”原則
不和陌生人交談,
不把財富來顯現(xiàn)。
不在半夜進酒店,
不能離開小伙伴。
護子兒歌
小白兔,上學校,
見生人,有禮貌。
不說話,笑一笑,
蹦蹦跳跳快走掉。
我家有個小花狗,
生人接它它不走。
搖搖頭呀擺擺手,
見了媽媽我才走。
街道門牌要記清
清晨太陽升在東,
夜里馬勺北斗星。
街道門牌要記清,
會認東西南北中。
[出處:中國婦女報]
相鄰博客
- 陪讀是家庭教育的一個誤區(qū),往往事倍功微 [2009-10-24 22:32:00]
- 臺灣神童王乃慶的成長故事 [2009-10-24 22:43:00]
- 幼兒家庭教育十不宜 [2009-10-24 22:52:00]
- 幼兒園園長談幼兒教育 [2009-10-24 23:00: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