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開簡介
一、 教育背景: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心理系和北京師范大學心理系,完成了兩所名牌大學的研究生課程。
二、 教學經歷:有二十多年的教學經驗
三、 演講培訓:自1995年至今,為全國多所學校、機關單位做上百場精彩演講和培訓。學員超過10萬名。其演講和課程深受學員好評,并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
四、 媒體報道:《北京電臺》、《山西電臺》、《溫州電臺》、《中華英才》、《中華優(yōu)質教育》、《知心姐姐》等多家媒體都曾對屈老師作過人物專訪和專題報道。
五、 社會貢獻:創(chuàng)辦開心媽媽網(wǎng)站,創(chuàng)建“卓越成長教育”研究所,獨立開發(fā)的《卓越成長的階梯》課程,按照心理認知的規(guī)律循序漸進地設計了六套課程:養(yǎng)成好習慣/親子溝通、雙贏人生/角色扮演、生涯設計/領導力突破。
六、 人生信條:只要我們做出足夠的努力,每個孩子都可以在快樂中卓越成長。
七、 人生追求:讓青少年快樂地實現(xiàn)卓越。
八、 座右銘:不做批評家,要做建設者。
九、 教學特色:寓教于樂、游戲互動、激情演繹、循循善誘。
十、成功母親:女兒在小學,獲全國華羅庚數(shù)學競賽一等獎,在中學,中考以607分的成績獲全校第一名,高考以603分的成績進入北方交大。女兒品學兼優(yōu),現(xiàn)留學加拿大,攻讀“兒童研究”碩士學位。
十一、社會角色: 開心媽媽網(wǎng)站創(chuàng)辦人 卓越成長教育研究所研究員 中華女子學院特聘客座教授 哈佛中國教育研究中心特聘客座教授 CPEP〈中國家庭教育工程〉課題組研究員 北京教科院家庭教育研究所指導中心特聘家庭教育專家
講介與內容 : 二十一世紀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我們的未來在孩子們身上?;仡^看看我們的孩子,卻過早地背負起一個個沉重的包袱,跋涉在人生起步的路途中。多次心理調查表明,孩子們的心理衛(wèi)生問題已經影響到他們的健康成長。做為社會心理工作者,我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責任。健康的心理是一切美好生活和快樂人生的基石。為了孩子,為了希望,為了祖國的明天,讓我們盡早關注孩子們的心理健康。讓我們更多的了解和掌握培養(yǎng)子女的科學態(tài)度和方法,讓更多的孩子自尊、自信、自立、自強,健康快樂地成長為二十一世紀的贏家。 開心系列課程,是由北京開心素質教育研究室依據(jù)我國推行素質教育的方向,參照社會心理學、發(fā)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認知心理學、人格心理學、行為矯正、心理團體輔導等學科中的一些理論、方法及部分中國傳統(tǒng)教育理論開發(fā)設計的。其核心思想是協(xié)助青少年卓越成長。
內容包括專題講座、專項培訓、系統(tǒng)培訓等多種形式,解決個體在成長中的各種心理問題,幫助青少年認識自我、超越自我、樹立目標、改變習慣、完善人格,促進身心健康和各方面均衡發(fā)展。 同時協(xié)助家長和教師步入教育的思維新區(qū),重新認識教育對象,采用科學有效的方法與孩子共同成長。
第一集視頻地址:http://www.ssol.net/play-4371-1.html
從三個方面與大家交流
一、問題的提出
二、思維新區(qū)(認知)
三、如何能如愿以償(方法)
一、問題的提出
一)、 孩子的話
二)、家長的話
三)、企業(yè)家的話
四)、家庭教育問題的特點:
1、不出問題不著急,來咨詢的都是問題比較嚴重的孩子。
2、沒有辦法,生了男孩怕學壞,生了女孩怕受害。
3、平時寵,突破心理底線就打罵,忘記了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4、不會溝通,溝通的質量決定生活的質量。
問題帶給我們的思考
課程主線
認知—行為—結果
改變認知—改變行為—改變結果
ABC理論
假設事件:
A事件 B認知/看法 C情緒/結果
一個事件發(fā)生以后所產生的情緒或結果,并不取決于事件本身,而是取決于人們對這個事件的認知水平。
二、思維新區(qū)
1.信念系統(tǒng)
人文背景、家族影響、過去的經驗、價值體系......
2.認知偏差
兩可圖形:少女和老太太
是不是水平線?圖
中間的圓哪個大?
學生學習不好,問題在誰身上?
學生 老師 家長 環(huán)境
1. V X X X
2. X X V X
3. X V X X
4. V X V V
5. X V V V
6. V V V V
面對學生就選擇第一條,面對老師就選擇第三條,面對家長就選擇第二條,教育和心理學工作者選第五條,認為孩子沒有問題,是我們成人的問題。不同的認知,不同的對象,不同的選擇。
想治標還是治本?
治標:素質班、補習班、家教
治本:喚醒孩子想學習的愿望,養(yǎng)成好習慣,提高情商,明確目標
為什么有些學生厭學?
人性的一個特點:追求快樂,逃離痛苦
我們平時的做法是不是使孩子感到學習有痛苦。
如何使學生快樂學習?享受學習?
7、你教育孩子有責任感嗎?
物質目標不堪一擊
幫助孩子擁有好習慣、人生目標、責任感、使命感!
父母的思想、方法、行為,直接影響孩子的命運!
開心媽媽的使命
為青少年掃除在成長路上的心理煩惱和障礙。
協(xié)助父母培養(yǎng)孩子的好習慣、提高情商、明確人生目標及人格完善。
以建設者的心態(tài)為孩子的健康成長盡一點微薄之力。
三、如何能如愿以償
1.培養(yǎng)好習慣:將應該變成本能
2.提高情商:人生坐標
3.找到人生目標:為什么有人能夠實現(xiàn)目標,多數(shù)人不能?(遇到挫折降低目標)因為承受力、耐挫力不同。
為什么有些孩子懶?心被負面的東西束縛住了。
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懶人,只有缺乏目標、信念、熱情......的人。
4.學會溝通
家庭問題產生的原因大部分是溝通問題。
相鄰博客
- 金正昆講人際交往的法則 [2009-07-05 06:41:00]
- 六歲女孩被祖母關進雞籠致手腳功能退化(圖) [2009-07-22 05:57:00]
- 中央臺視頻:我們今天我們如何做父母 [2009-09-04 16:19:00]
- 視頻: 鄒越老師的演講《讓世界充滿愛》 [2009-09-05 21:1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