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任性,家長怎么辦?
現(xiàn)在,家庭中一般都只有一個孩子。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愛護備至,造成孩子極端任性,有“小皇帝”之稱。這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長。怎樣改變孩子的任性性格呢?日本的家庭教育專家為我們提出了這樣十種措施:
1.首先要弄清楚孩子較聽誰的話、較怕誰、最不怕誰、最不把誰的話當回事,從而決定由誰來扮演“強硬角色”,迫使其就范。
2.把孩子不講理或出現(xiàn)不適當行為的情況一一列出,不要給他機會亂發(fā)脾氣,借題發(fā)揮或故意鬧事,提出不正當?shù)囊蟮?。例如,他想不洗手就吃飯,家長可以先讓他洗手,然后再把桌子擺好,把飯菜端上來,等等。
3.管教這類孩子需要較長時間,不要設想幾句話等簡單對付就可以完成。時間不夠時,不要說狠話,如“看我不收拾你”之類的話,因為你沒有時間與他耗下去,他會覺得你說話也只是嚇唬。要找一個稍長時間認真解決。
4.每天找出一個固定時間,單獨與他在一起。例如早上叫他起床、洗漱、 送他人睡,原則上,旁邊不能有第三者(如奶奶等)。
5.叫孩子做什么事之前,讓他先知道原因和理由,最好等他親自點頭答應。不要臨時叫他做這做那,更不要臨時改變對孩子的安排。
6.不論在家還是外出,當孩子哭鬧時,大人不能讓步,要顯示出你不怕他哭鬧。在家時,孩子若是哭鬧,你不要理他,寧可明天早晨向鄰居道歉;如果在外邊,孩子若是哭鬧,你也不要理他,不要在乎路人觀望的目光。
7.當孩子動手打人后,大人一定讓他有同樣的疼痛感,不能只用嘴巴批評。例如,他公然打別人(小朋友、長輩)幾次,你就打他幾下,他私下打別人幾次,你就私下打他幾下。原則上,大人不要在氣頭上打小孩,而是冷靜地打,把打作為一種輔助教育方式,打他之前,告訴他要打他幾下,讓他體驗感覺。切記不能亂動手打孩子,更不能打得過重或造成傷害(此方法供參考,但以不打為好—一編者注),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8.不要說任何你做不到的事情,不要承諾任何你做不到的事情,必須讓他相信你說的話。例如,你明明有時做事不很公正,就不要處處當孩子的面標榜自己“一向公平”。
9.家長要耐心等待孩子傷心、難過或失望的時機,這個時候是他最脆弱的時刻。不論你有多忙,那一時刻也要充分抓住。我們要在他失控的時候,守候“重建信任關(guān)系”的機會。
10.孩子有時故意考驗家長的耐心,看你是否真心愛他,無條件幫助他。有時他故意制造出一些難題,看你是否翻臉,是否遷就、縱容他。家長要識破孩子的這些“小把戲”,始終堅持原則,真心地愛他。
高印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