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一種變了態(tài)市場經(jīng)濟蘊育了一種同樣是變了態(tài)的教育,而一種變了態(tài)的教育又培養(yǎng)出了一批同樣是變了態(tài)的學子。當考上大學就意味著“成功”的今天,我們來看一看這些“成功者”們究竟是一付付什么樣的:
據(jù)2003年1月22日的《武漢晨報》報道:
近日,湖大一些大四學生寢室清晨電話鈴聲一片,原來是家長專門打電話叫起酣睡的學生,以防誤了期末考試。據(jù)該校人文學院的王同學介紹,大四只開了兩門課,課上得少,也養(yǎng)成了愛睡懶覺的習慣,到了考試時怕起不來,所以讓父母每早通過電話鈴聲將自己叫醒。
王同學的班主任認為,由于課程較少,大四學生習慣了晚睡晚起的生活規(guī)律,常有學生因此上課遲到,父母每天電話催學生起床這一現(xiàn)象,反映出大學生的獨立生活能力不強。
據(jù)2003年2月23日的《武漢晨報》報道:
在武漢某高校的網(wǎng)上論壇,一個“大四下學期怎么過”的話題跟帖甚眾,回答五花八門,但實際內(nèi)容均為“玩”:“睡覺睡到自然醒,打牌打到手抽筋”,“睡覺--吃飯--通宵看碟打游戲--踢球……”
據(jù)2001年12月24日新浪網(wǎng)的《新聞晨報》報道:
(案例1)陽光教授心理咨詢工作室的劉金華告訴記者,一位女大學生,從小學、中學、大學一直是學習尖子,大學畢業(yè)后又被保送讀研,老師和家長都對她寄予了厚望。即將畢業(yè)時,開始找工作的她卻幾次碰壁,她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變得不愿意與同學交流。后來,她竟跳樓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案例2)黃同學是語文課代表,寫的作文優(yōu)美流暢,經(jīng)常作為范文在全班閱讀。正處于青春期的她,后來與一名男生談起了戀愛,也許由于愛情的激勵,她的成績并沒有下滑。但有一天,當她看到自己的男朋友與另外一名女生在一起時,徹底崩潰了,留下一封遺書后便割腕自盡。
(案例3)陳同學曾是班長,是班上大小活動的積極分子,學習成績在班上也是一路領先,每次考試都是全班第一。老師每次在班上列舉表揚的例子,他都是名列其中。然而一次外語考試,他卻從以往的第1名掉到了第10名,從此,他變得沉默寡言,也很少再主動提出搞一些文娛活動。后來經(jīng)醫(yī)院診斷,他患了嚴重的精神憂郁癥。
據(jù)2002年3月3日《南方日報》報道:
上大學,如今已基本成為父母、教師及學生們?nèi)σ愿皧^斗的目標。在這種一味強調(diào)學習好比什么都重要的環(huán)境中,孩子們在師長的重重“關愛”下,大多成了學習的“巨人”,生活的“矮子”。然而,一旦他們離開師長的保護進入大學獨立生活時,對生活、交往等方面涌現(xiàn)的新問題往往不知所措,并由此引發(fā)出心理疾病。北京、江蘇、江西、山東、廣東、上海等省市的一些高校對大學生心理素質(zhì)狀況跟蹤調(diào)查表明,大學生中有抑郁、焦慮、社會恐懼、自卑、過分依賴、神經(jīng)衰弱等心理疾病的人數(shù)要高于一般的社會青年,這說明大學生是心理障礙高發(fā)人群。清華大學的樊富珉教授對清華畢業(yè)班學生所做的研究表明,約有60%的學生認為自己有心理壓力,而且大部分學生對壓力的處理沒有信心。江西省僅1999年1月至10月,大學生因心理問題導致的惡性事件是1996年的3倍。這些調(diào)查表明,我國大學生存在心理問題的形勢是嚴峻的,對于部分學生來說,形形色色的心理問題直接影響他們學業(yè)的順利完成。
據(jù)2003年1月10日《中國新聞網(wǎng)》報道:
福建師大四名博士碩士生因考試因作弊被開除。
據(jù)2003年點2月11日《新快報》報道:
特別關注:傍大款的女大學生… 這是一群特殊的女孩,她們擁有令人向往的青春,姣好的容貌,還擁有充滿希望的未來,作為漂亮的大學生她們是令人羨慕的;然而,陽光下的她們卻有著見不得陽光的身份———傍大款的“二奶”……
據(jù)2003年2月 24日《北京青年報》報道:
2003年2月21日上午11時20分左右,在武漢三陽路解放大道路口,一位青年男子突然當眾脫光衣服,一絲不掛地又蹦又跳。事后人們才知道:此人因大學畢業(yè)后一直找不到工作,此次到武漢是來打工的。據(jù)一位目擊者說:“他是看到人就怕,用布蒙住他的眼睛就好辦了?!闭f著他和民警牽起一條床單,一步步靠近裸男。該男子緊張地縮成一團,曹先生和民警猛地合攏床單,將其頭緊緊包住……
反思:
這是多么讓人很沉重的事,我們所有的父母真的應該好好想一想了,當這種事情正在與日俱增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冷靜下來檢點一下自己的行為了,不要等到悲劇發(fā)生時我們才追悔莫及。
人,活著的最終目的應該是健康而快樂,任何與之相背離的東西都是一種附屬品,能考上大學固然可喜,考不上大學而能快樂健康的活著同樣可喜;人自己活著不要進入一種他人的圈套,不要給生命施加太多的壓力,人在生命勃發(fā)的時候自然會勃發(fā)你攔都攔不住,一切都應該是因勢利導。
我們的心態(tài)要放松一點,目標不要定得太高,有時候順其自然反而能無心插柳柳成蔭。給孩子們一個更大的空間,讓他們?nèi)プ鲆恍┳约焊信d趣的事。不要把孩子視為你的部下,你不要整天以命令的口氣去教訓他,你要把孩子看作是你的朋友,而你是他們的哥們、姐們,大家以平等之態(tài)來共同交流,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彼此都要互相理解,孩子是孩子,他們都是一個個獨立的生命,所以你不要以為孩子是自己意志的一個替身,可以完全按照你的意志去塑造他,你對孩子最多只有股份而沒有產(chǎn)權,所以你沒有權利讓孩子去成全你的夢想,你更沒有權利去剝奪他們的興趣和愛好。
人,活著,歸根到底是自己活著,然而我們有太多的父母卻為了所謂的“面子”而為他人活著,讓孩子考大學是為了“面子”,恨鐵不成鋼也是為了“面子”;孩子考上大學是為了“面子”,孩子考不上大學也是為了“面子”;想多賺點錢把自己搞的富裕些是為了“面子”,賺不了錢硬撐著也是為了“面子”;于是,就是為了這個“面子”,我們多少了人像著了魔似的上躥下跳,仿佛人終其一生的所有努力就是為了持有一張早已變了形的“面子”。當電視上那些痛哭流涕的父母在一遍又一遍呼喊著自己已經(jīng)出走的孩子之名字時,我有時候真不知道是應該同情他們還是詛咒他們,早干嘛去了?為什么一定要到悲劇發(fā)生的時候才幡然醒悟?
但,更應該被詛咒的,我認為是我們的教育理念和教育體制!是我們目前對那種所謂“成功”的變態(tài)追求!就是在這種變態(tài)之中,人人都成了馬戲團中的被訓之獸,并都在被逼無奈地狀態(tài)下穿越一個個火圈。這時候,應試教育就像是一個手拿鞭子的馴獸員,手里拿著一塊被充過水的“假肉”,當你穿過一個火圈時他就扔給你一塊,當你沒穿過火圈時,訓獸員就馬上與被他早已收買的那些父母們一同向你揮來鞭子,于是你只能擦干眼淚繼續(xù)傷痕累累地穿火圈,只到你身心極度疲憊地穿過最后一個火圈時,只見訓獸員拿起鞭子往出口處一指,這是你才滿頭大汗兩眼模糊地發(fā)現(xiàn):哦,那就是北大、清華呀!此時你已經(jīng)雙腿發(fā)軟并顫抖不已,父母在身邊為你領著包扛著行李并任兼職保鏢。就這樣,一個“成功者”被莊嚴地宣告誕生。然而至于這個“成功者”日后的成長卻再也沒有人過問了,因為考上大學尤其是考上名牌大學就已經(jīng)是一種成功的終極目標了。這時,應試教育已經(jīng)完成了它的神圣使命,小學、中學又為多了一個考上大學的學生而多了一項資本,而這種資本的增加可以保住重點學校的地位,或者升為重點學校,而如果升為重點學?;蚴潜W×酥攸c學校也就意味著“金錢”可以大大地裝進腰包。
“贊助費”,這個在所有實行義務初等教育的國家中,是最具有“中國特色”的一個創(chuàng)舉! 有一個中學生在全球教育網(wǎng)上這樣憤怒地寫到:“我們學校今年高一有400人,掏了兩萬的就一半!當教育與經(jīng)濟相連的時候,我們該擔心的是什么呢!”
賈建華
相鄰博客
- 被50元踐踏的自尊 [2009-03-05 14:02:00]
- 好父母是學出來的 ,好孩子是教出來的 [2009-03-05 14:04:00]
- 讓孩子自己去成功 [2009-06-02 09:26:00]
- 6月29日函授大學講座 [2009-06-29 20:1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