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父母用催促的態(tài)度,會讓孩子產(chǎn)生反感。此時他不喜歡父母干涉他的生活,凡事喜歡按照自己的計劃進行。 ?。?)孩子白天在學校的時間較長,大腦已經(jīng)疲勞。根據(jù)對黑猩猩的實驗,黑猩猩學習一小時便會很不耐煩,人類的小孩也是如此。所以孩子回家后,不要立刻逼他做功課,讓他先玩一會兒,這樣可恢復體力,從而提高效率。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做計劃,養(yǎng)成獨立學習的習慣。制定時間表,告訴孩子必須踏實地實踐,建立責任感。 ?。?)了解孩子的個性。孩子有他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必須適度地尊重他。偶爾不妨讓他在失敗中積累經(jīng)驗,鍛煉他對挫折的耐受力。 (5)為孩子買參考書,請家教補習,不見得就能提高孩子的成績。建立孩子的成就感及正確的學習動機,才能讓他產(chǎn)生學習欲望,發(fā)揮本身具有的潛能。 ?。?)除了學校的功課,父母可從旁觀察孩子的喜好,培養(yǎng)他對事物的興趣,使他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這樣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個性,還會增強他的讀書意愿。 (7)父母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對有限的親子時間更要善加把握。孩子的作業(yè),父母絕不可代做。孩子很容易在同樣的地方出錯,所以在他做功課時,家長可從旁指導,告訴他正確的方法,態(tài)度必須親切、耐心,切忌急躁、不耐煩。 ?。?)未滿學齡提前入學的學生,常因?qū)W習心理準備不夠,用壓迫、強制的方式,只會降低他的學習能力。家長不應只一味要求孩子拿高分,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有自主的學習方式。老師及家長必須讓孩子具有良好的學習動機,并設(shè)法使他保持下去,才有利于今后的學習。 ?。?)讓孩子養(yǎng)成有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按時作息,準時上學,按時完成家庭作業(yè),有充分的睡眠、運動、營養(yǎng),糾正他的不良習慣。健康狀況良好自然會擁有較高的學習能力。 ?。?0)孩子有多方面的經(jīng)驗,會增加學習意念。他對世界知道得愈多,就愈想多知道一些相關(guān)的知識。知識并不是全都來自書本,在家庭中,講故事、猜謎語、講笑話、閑聊,都可增加孩子的自信和語言能力,同時也是培養(yǎng)感情、親子溝通的良好渠道。 拉西曼曾說:"不喚起學生學習的欲望而企圖教授學生的教師,等于在打冷的鐵。"將孩子送到學校后,并不意味著老師要負全部的責任,家長必須隨時關(guān)心孩子的發(fā)展狀況。開家長會時,最好能抽空參加,和老師做雙向溝通,了解孩子的社交、智力、體能及學習狀況。 希望孩子的學習能力高,做父母的也必須對求知、學習有較高的興趣,以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耳儒目染中孩子會模仿效法。不愛讀書的父母,是很難培育出愛讀書的小孩。全家人都養(yǎng)成在固定時間讀書、做功課的習慣,就會培養(yǎng)出孩子讀書的興趣,以及自動自發(fā)學習的精神。 天下沒有不愛自己子女的父母,但是愛要適時、適量。"權(quán)威"只能使孩子造成被動的學習行為,而非內(nèi)心自動自發(fā)的自愿行為。研究證明,父母對孩子的關(guān)懷,有利于孩子的學習動機、態(tài)度的形成。真正的愛的教育,是關(guān)愛而不是放任自流,它能使兒童有良好的學習行為表現(xiàn)。 心理學家多湖輝說,每當我成績不好,母親就告訴我:"你的實力不只如此,還有很多未發(fā)揮的潛能,加油吧!"通過母親的鼓勵,他竟成為全班第一名。 發(fā)明大王愛迪生和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前英國首相邱吉爾,幼年時在學校均被視為低能兒、白癡,后來是由母親或家人帶回家教育,善加引導發(fā)揮其潛能,才有所成就的。美國創(chuàng)意思考中心主任李察?博爾也說:"孩子缺乏思考力,父母應負七成的責任。"父母對子女的教育背負重責大任,同時也別小看自己的力量。http://jia.cersp.com/QZB/JYXT/200710/15325.html【曉巖轉(zhuǎn)】 |
0
寫得好
相鄰博客
- 低聲語調(diào)教育孩子更有效(轉(zhuǎn)) [2010-07-14 15:27:00]
- 賞識也需要方法 [2010-07-14 15:35:00]
- 孩子,你必須有一樣要出色(分享故事) [2010-07-14 16:12:00]
- 家有中等生 [2010-07-14 16:15: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