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五心”級家長 |
] |
作為家長對孩子都有一顆真心誠意“愛心”。但怎樣做一個合格的家長,如何在現(xiàn)實家庭教育生活中體現(xiàn),讓孩子們真正體驗家長的良苦用心,并達到家庭教育的實效,讓我絞盡腦汁,頭痛不已。我看過不少書,與諸位高人不斷探討,到今天可能算理出頭緒,“愛心”需分解。 家長的“愛心”,可分解為“虛心”、“耐心”、“細心”、“恒心”和“慧心”等等。下面結合我家教的案例具體談談。 第一,“虛心”。 家長,是一個很特殊的職業(yè),她沒有培訓,卻是終生的,完全靠家長自學成才,自學成師。家長不僅是孩子的 第一 清朝教育家張履祥指出:“人各欲善其子,而不知自修,惑矣?!惫湃松星胰绱耍螞r我們處在這樣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 因此,家長們應虛心學習,向優(yōu)秀家長學習,向自己的孩子學習。家長們能在百忙中擠出時間“充電”,多看幾本家庭教育書籍,多多提升自身素質。比如,我在地中海書店偶爾看到周弘的《賞識你的孩子》。我就利用兩個雙休日認真閱讀,邊看邊摘錄,并能融會貫通,學以致用,受益匪淺。 只有家長們不斷總結和反思家教的得失,不斷更新家庭教育觀念,才能提高家庭教育的實效。 同時,家長的虛心好學本身就是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起到“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平時,當孩子提的問題有一定難度時,我就告訴孩子“爸也不知道,讓我查查詞典或請教他人再回答,好嗎?”。所以,孩子平時一有問題,就會翻閱詞典。 因此,“家庭教育”,首先需要“家長自我教育”。只有重視家長教育能力的提高,提高父母的素質,才能促進孩子素質的提高。 第二,“耐心”。 耐心”是孩子們遇到問題、困難、差錯和挫折時對家長們的特殊需求,是對家長們家庭教育能力的考驗。而我們的家長往往會敗下陣來,我也不例外。舉個成功的實例。 那是孩子上幼兒園中班跳繩的事。跳繩,是中班孩子學習考核內容。其他小朋友訓練幾天都順利達標,每次30跳。我兒可不行,不肯跳。倆老師多次帶跳,他就是不動,有時甚至干脆躺在地上。老師只能請我訓練孩子。巧的是,我從小就不會。考驗來了,于是我硬著頭皮,買了兩根繩,冒著酷暑在每天放學后陪練。自己由不會到會,最多一次竟跳了100多個。孩子在我的示范、鼓勵和耐心陪練下,終于動起來。一天、兩天、三天不斷的增加;一個、兩個、三個不斷的遞增,孩子實現(xiàn)“零”的突破。到第十五天,孩子終于跳過“三十個”的坎,達到四十五個。 我的“耐心”,終于協(xié)助孩子實現(xiàn)“零”的突破。 第三,“細心”。 作為家長對孩子生活上都能體貼入微,無微不至。其實,家長對孩子生理和精神需求等方面的細心照料更不能忽視。例如,本周二孩子做回家作業(yè)時,主動說數(shù)學作業(yè)已在校做好。這令我驚訝。不過他的神色異樣。然后,他拿出只得86.5分的語文試卷,我們一起分析錯誤的原因,提出了要求,孩子態(tài)度出奇的好。這時我有點醒悟,我忙問:“是否語文考低了,怕父母責備,所以做好了數(shù)學?”。孩子會心的笑了。這孩子能動腦,善思考,不錯。我們因勢利導,要求他在校盡量提前做點作業(yè)。這不,本周的回家作業(yè)都提前完成。 第四,“恒心”。 作為老師,我始終關心我的學生點滴進步;作為班主任我與家長們打了無數(shù)次交道;作為家長,我有近憂更有遠慮;作為好友,我曾關注和追蹤研究不少親朋好友的孩子成長的歷程,發(fā)現(xiàn)不少現(xiàn)象,感悟很多。 例如,有不少孩子,小學階段學習優(yōu)異,初中落后,高中一落千丈,成為后進生或雙差生,令教師和家長們痛心不已。造成這種結局的因素頗多,其中的家長教育的缺失是不爭的事實。我們很多家長在孩子小學時能盡心盡責,故孩子還行。而孩子上了初中,尤其是普通初中,家長們的教育就放松,到孩子讀高中時的家教簡直就是放任,甚至放縱。不少高中的家長在埋怨孩子成績差時,要么說孩子小學如何聰明成績如何好,要么說自己文化程度淺,要么說孩子大了,家長力不從心??墒怯?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時當">時當老師要求他們來校,他們竟然連孩子在幾班,班主任姓啥名誰都不知。 有感于此,我在2007年的夏天,寫下了《今天要努力陪孩子讀書》。根據自己的體驗,我建議根據普通教育孩子小學、初中和高中三階段的要求,我們把家長的陪讀可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即學習基礎期、過渡期和發(fā)展期。每個環(huán)節(jié)家長都不得松懈,聚精會神關注孩子的發(fā)展。 何況,孩子的成長不僅僅是學習的問題:孩子的學業(yè)、事業(yè)和婚戀都需家長的指導。故我們家長的教育一定 要有“恒心”,持之以恒,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第五,“慧心”。 人們常說“辦法總比困難多”。然而,當我們家庭教育遇到困難和問題時,更多的時候是陷入僵局和放棄。家庭教育更運用智慧,講究方法,因材施教,才能提高教育實效。這是一種教育智慧,借用佛家語就是“慧心”。例如, 當然,家長“愛心”的分解形式多樣,不止是這樣的“五心”。關鍵是我們家長應該認真負責,不斷總結,因材施教,提攜孩子的發(fā)展。而且,家長的“五心”教育并不是絕對分開,互相對立;而是可以互相轉換,相得益彰,共同促進家庭的教育效率。 總之,我們家長正確運用好“虛心”、“耐心”、“細心”、“恒心”和“慧心”,能體現(xiàn)出父母的拳拳“愛心”。以平凡的“五心”,彰顯非凡的“愛心”,做 一個“五心”級家長。那么,我們孩子們的世界會艷陽高照,孩子們沐浴在家長“愛心”的燦爛陽光里茁壯成長:我們家長的責任就更得到擔當;我們的孩子將更優(yōu)秀。 |
相鄰博客
- (轉) 家教誤區(qū):簡單比較 [2009-03-30 12:16:00]
- (轉)父母20個壞習慣將危害孩子 [2009-03-30 12:25:00]
- (轉)教育孩子的十個最佳時機 [2009-05-18 22:53:00]
- (轉)《愛與接納》張惠娟 [2009-05-18 22:5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