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寶寶的簡單游戲——填充和傾倒物品
家長給寶寶選擇的游戲要適合寶寶的年齡和成長特點,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如果太難超過孩子的能力,孩子會失望而失去興趣。所以選取材和背景都十分重要的。
你能否注意到你的寶寶會用他的一雙小手把一些容器(箱,盆,罐,壺,桶,壇子,盒子)里的東西都傾倒出來。這就說明寶寶也很可能喜歡做把這些容器里面填充物品的游戲。
填充和傾倒物品這樣的游戲會很快讓寶寶快樂起來,因為寶寶不僅可以聽到填充和傾倒物品時的響聲還可以讓寶寶把物品藏起來并去尋找物品的游戲。這樣下來,游戲本身除了能夠讓寶寶感到快樂的同時還能鍛煉他的動手能力,增強手靈活性。下面是一些能夠鼓勵寶寶在游戲中增強動手能力所需要的物品。
*帶蓋的塑料儲藏箱或者是鞋盒子還有一些不會對寶寶有任何傷害的日常用品(如不到30厘米的絲帶,一些布塊兒,塑料勺子)。
*一些很大的塑料容器。給寶寶曬衣用衣夾或者是塑料淋浴用窗簾吊環(huán)讓他裝到容器中
并全部倒出來玩。當寶寶傾倒物品時讓寶寶坐在地毯上這就可以讓寶寶不那么吵鬧。
2-3歲的寶寶 搶占別人的物品應該如何處理呢?
或許很多家長會很容易地看到這樣的場景:當家長把寶寶帶到別的寶寶的房間玩時,寶寶會占住別的寶寶的玩具或是物品,還會高聲說,“那是我的”。其實對于這個年齡的寶寶而言,具有了權(quán)利感是很平常的。特別是當他開始意識到,自己是很獨立的個體時,他開始把自己和身邊的伙伴,家人區(qū)分開來。
當家長看到自己的寶寶搶占著別人的東西時家長就應該在這個時候告訴寶寶真實的情況,告訴他說:“不,這不是你的”并且讓寶寶歸還物品。每次這種情況發(fā)生時,家長一定要以很堅決的態(tài)度讓寶寶意識到自己是錯的。家長同時要懂得會轉(zhuǎn)移寶寶的注意力,因為我們知道剛剛蹣跚學步的寶寶的注意力是很容易分散的。當寶寶拿著別的寶寶的玩具玩時,家長可以很熱情地給寶寶拿出他可能喜歡的其他玩具,如果寶寶堅持要他原來的玩具玩,家長還是不能妥協(xié)。
接下來家長就可以給寶寶看他自己已經(jīng)擁有的玩具,提醒寶寶他還有自己喜歡的小紅汽車,可愛的黃色小鴨子,如果家長碰巧在當時手里就這些真正屬于寶寶的玩具的話,那就都給寶寶玩,讓他記起自己還有那么多好玩的玩具呢。家長的態(tài)度對寶寶性格形成和今后人際關系的發(fā)展都有重大影響。家長正確的處理和正確的態(tài)度會影響寶寶終生的。
首先,大人要正確估計孩子的力量,給他合乎年齡和能力的玩具。大人自己要先擺弄一會兒,學會玩的方法,引起孩子的興趣和注意,另一方面要把孩子手頭的東西收起來,使他集中注意一件事,例如玩串珠,先學會穿的技巧,再學會一面穿一面數(shù)數(shù),又轉(zhuǎn)為先穿一種顏色再穿另一種顏色,使孩子集中注意力干好一件事。穿得好看時可戴在頸上成為項鏈,還可戴在手上成為手鐲,享受自己的成果。
動手操作的游戲最能使孩子集中注意力,從而培養(yǎng)毅力。例如玩套疊玩具和拼圖,5歲孩子更喜歡拼圖。初學時可用簡單的,如用加賀年片自己剪成5~8塊的拼圖。逐漸可以讓孩子拼復雜的如分省份的地圖和貼圖和積木,拼的技術(shù)進步后可拼上切分30~50塊的圖。孩子集中注意的時間可能處長到45~60分鐘。
動手操作的拼插玩具也可培養(yǎng)耐性和毅力。初學時按圖的指導拼插,以后可以自己把幾套拼插玩具做在較大的多種形狀的。如拼接大型塑料,用套圖卡扣就可以做成房子,桌子,小車或攀登架。當孩子做成一件玩具時就會興趣大增,管子套不進洞內(nèi),套圈扣不到小洞里。有了目的孩子會試來試去終于能自己造成。有時大人可以略為幫助使孩子學到用另外的辦法又容易又牢靠地把東西做好。
動手和克服困難是培養(yǎng)耐性和毅力的主要條件,大人選擇的玩具要有一定難度,但要易于克服。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如果太難超過孩子的能力,孩子會失望而失去興趣。所以選取材和背景都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