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孩子談?wù)撍劳?/h2> (2009-07-05 08:41:00) [編輯]
如何跟孩子談?wù)撍劳?/strong>
清明節(jié)就要到了,這個時間段里,每個家庭或多或少地都會碰到與“死亡”有關(guān)的話題,也許恰好您的孩子就會問這個連大人也諱莫如深的問題。您,會如何回答孩子呢?
跟孩子談?wù)撍劳?,談些什?如何談?其實,就是在問為人父母者:“你是怎么看待死亡的?”所以,大人的態(tài)度和認知非常重要,并且也需要學(xué)習(xí)一些正確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在態(tài)度方面,面對孩子時不要驚慌失措,或慌不擇言地應(yīng)對,或一味地回避,可嚴厲地斥責(zé),都不可取,死亡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須學(xué)習(xí)的一個知識點,否認或逃避只會增加“死亡”的神秘感,引起孩子不恰當?shù)南胂?。只有當孩子正確地理解了死亡之后,才能尊重生命。
另外,要避免將兩種極端的態(tài)度傳達給孩子,一種是對死亡的極度恐懼,一種是不用怕死。
其次,在談話的方式上,最基本的一點,一般情況下不要無緣無故地突然跟孩子談?wù)撍劳觯挥挟敽⒆佑幸蓡柣蛴龅角‘數(shù)臅r機時才可以提及。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運用的方式也會不同。
在早期教育中,3歲以下的孩子,思維局限于他能看得到和觸摸得到的東西,離開了這個范圍,他就不會再關(guān)注了。因此,最好的方式是告訴他“這個人或者小狗狗不見了”,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生死感觸不深,很難明白什么是死亡??梢源虮确降卣f,有些人,或者小狗狗,有一天他(它)就像汽車一樣,開走了,消失了,不再回到家里來,以后再也見不到他(它)了。只要轉(zhuǎn)移了孩子的注意力就可以了。
3-6歲的孩子,如果問到關(guān)于死亡的問題了,家長一定避免含糊不清和欺騙性的回答,比如“他走了”,“他去了很遠很遠的地方”等等。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jīng)知道,物體是永遠存在的,離開了還會回來,不會主動地意識到死亡是一個生命的終結(jié),是完全的消失,所以這樣的回答只會讓他更加焦慮,增加留戀感,期待著死去的人還能回來。
正確的方法有:
1. 問孩子為什么會問這個問題?留意孩子問問題時的情緒,是否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判斷孩子通過這樣的問題究竟想知道什么,滿足了孩子想知道的就可以結(jié)束談話,不要再繼續(xù)長篇大論地大談特談。比如,“你的想法呢?”、“你認為人死了會去哪里呢?”
2. 正確地解釋死亡的概念,比如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每個人都必須經(jīng)歷;死亡是一個永遠無法改變的事實,死了的人不能復(fù)生;死亡是一切身體活動的停止,平靜地描述死亡的狀態(tài),如心跳停止、不會呼吸、不會說話走路、樣子像睡著了,不會再醒過來等等;死亡會因為年老、生病或意外引起。
3. 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孩子除了因為未知而對死亡本身產(chǎn)生害怕、恐懼外,3-6歲年齡段的孩子主要還會有擔(dān)心與家人分離的焦慮感,不要否定孩子的感覺。可以主動與孩子分享自己對死亡的感受,比如說:“面臨死亡,我也會感到害怕和擔(dān)心,害怕……,擔(dān)心……”,要講清楚具體害怕或擔(dān)心的內(nèi)容是什么,讓孩子知道情緒背后的意義,這樣可以讓孩子了解他的情緒反應(yīng)是正常和可以接受的。
4. 挑選適當?shù)臅r機:當孩子主動提及時;有家人或親友、鄰居過世時;家中養(yǎng)的植物或動物死去時;日常生活里,看電視、電影、卡通書或偶爾遇到現(xiàn)場或出殯的情形時。特別是在家中養(yǎng)的花花草草或小貓小狗死亡時,為它們舉行一個安葬儀式,通過可操作的形象的、可控制的方式,將孩子內(nèi)心的傷痛、恐懼外化,來降低情緒的強度。
5.如果在家長自己還處于悲痛情緒,無法談?wù)撨@個問題時,應(yīng)特別注意,不妨對孩子如實說:“我現(xiàn)在還不能談,等我可以談的時候再談,好嗎?”。如果孩子以后不再提及,不了了之了,家長也就沒有必要再提及。
6. 注意一個特殊的問題,當孩子問到:“媽媽(爸爸或其他親人),你會死嗎?”時,如果家長直接答說“會”,將使孩子誤以為近期就會發(fā)生。因為孩子對時間的概念還不成形,所以在回答該問題時務(wù)必加上“要很老很老很老才會死”。通過多次強調(diào)“很老”這個字眼,使孩子覺得時間還很長,不會因為他的親人受到死亡威脅而不安。
7. 隔代教育的家庭中,父母親需要注意,有的老人思想觀念陳舊,用鬼神來嚇唬不聽話的孩子,容易使孩子經(jīng)常處于恐懼的情緒中。中國人喜歡說:“你真氣死我了”,“你不吃飯我就打死你”之類的話,如果恰好老人的去世與說這些話的時間相去不遠,容易使孩子誤以為自己對老人的去世負有很大責(zé)任,產(chǎn)生心理陰影。另外,老人的死對孩子的打擊會比較大,會讓孩子產(chǎn)生失去依靠的恐懼。
最后,送給廣大的家長朋友們一句話,就是兒童教育學(xué)家羅夫斯在《與孩子談死亡》一書中所講的:“如果孩子能在開誠布公談?wù)撍劳龅沫h(huán)境下長大,那么他對死亡會有較好的理解,不至于太害怕?!?/font>
廣州心靈之旅心理咨詢中心 李永華
相鄰博客
- 面對死亡,家長應(yīng)該教給孩子什么?(情感篇) [2009-07-05 08:37:00]
- 孩子是怎么看待死亡的? [2009-07-05 08:38:00]
- 關(guān)于死亡,可以這樣跟孩子說 [2009-07-05 08:44:00]
- 手捧一本書,和孩子輕輕地讀死亡 [2009-07-05 08:4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