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程媽:程程在幼兒園吃飯很好,可到了家里卻這不吃,那不吃的;在幼兒園聽話又勤快,能主動把桌椅擺得整整齊齊的,還能關心、照顧小伙伴,可到了家里,不僅什么活都不干,還非常淘氣、任性。這樣小怎么就會“兩面派”?我們該怎么辦?
何園長:造成孩子家園兩種表現(xiàn)的原因可能有這么幾種:
1.幼兒園的老師很注意賞識教育,對孩子的每一點微小的進步都會給予肯定表揚,而在家里父母可能會注意不到;
2.幼兒園的老師比較注意為人師表,時刻注意做孩子的榜樣,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也不會去做的,而在家里父母長輩可能會忽略這點;
3.每個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是積極向上的,但由于幼小,他們需要成人不斷的肯定或否定來確定自己言行的對錯,幼兒園的老師能注意用反復不斷的表揚或批評,來反復提醒孩子怎么做是對的,怎么做是不對的,而父母們可能會覺得孩子做對了是應該的,不表揚,做錯了是因為孩子還小,也不批評。長此這樣孩子自然會家園兩樣了。
因此,要改變這種現(xiàn)象,做家長的必須做到:
1.注意賞識,對孩子的每一點進步都要及時實事求是地給予肯定、表揚,加以鼓勵。
2.榜樣示范,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也要做到。家庭教育是“不教而教”,孩子模仿性強,家長是孩子模仿的主要目標。正所謂:“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3.家園溝通,要求一致,孩子良好的習慣養(yǎng)成需要不斷的強化鞏固,家園或者長輩之間教育方式和要求的不統(tǒng)一,往往會成為孩子不合理要求或壞習慣的“防空洞”,因此保持家庭教育的連續(xù)性、統(tǒng)一性很重要。
簡之,就好象一則典故里說的:橘子長在淮河以南很甜,長在淮河以北卻很酸,本是同一種植物,但因為氣候、環(huán)境不同結(jié)果卻不一樣。同理,同樣一個小孩,在幼兒園很乖,回家卻不乖了,這是教育方法和環(huán)境不同所致。只要我們注意與幼兒園老師溝通,了解其教育的階段目標、要求,學習一些教育方法,就同樣可以創(chuàng)造出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http://www.ncsjx.cn/?artid=14159&F=view.html【曉巖轉(zhuǎn)】
相鄰博客
- 怎樣培養(yǎng)孩子孝敬父母的的品德 [2010-04-05 11:17:00]
- 寶寶教育的泡菜效應 [2010-04-05 11:19:00]
- 培養(yǎng)孩子注意力的對策 [2010-04-05 11:22:00]
- 3-6歲兒童非智力因素培養(yǎng) [2010-04-06 14:1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