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聽起來似乎很矛盾,然而這種依賴性與獨立性并存的現(xiàn)象的確存在。幼兒就是這個樣子。一位家長抱怨說:“每次我一走出房間,1歲的兒子就會哭叫。”這并不是說孩子在養(yǎng)成一種壞習(xí)慣,而表明孩子在成長,因為他意識到了自己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于父母。雖然這種依賴性給家長造成不便,但卻有益于幼兒的成長。但是,這個年齡的幼兒也越來越具有獨立性,他獨立的欲望越來越強,想自己去發(fā)現(xiàn)新的地方,并且愿意和不熟悉的人交朋友。
我們不妨觀察一下,當(dāng)家長在刷鍋洗碗的時候,處于爬行階兒的幼兒情況。他會高高興興地玩上一陣鍋碗瓢盆。不久他就有點厭煩了,并決定“偵察”一下飯廳。他會在餐桌下面爬來爬去,揀起一點兒塵土品嘗品嘗,然后又小心翼翼地爬起來去夠抽屜的把手。再過一會兒他似乎感覺需要找人做伴,因此他又突然爬回廚房。所以說,有時我們發(fā)現(xiàn)他要求獨立的欲望占了上風(fēng),而有的時候他又需要尋求安全和保護(hù)。幼兒就是這樣輪換著在兩者中尋求滿足。
我一直想說明的問題是,幼兒的獨立性來自于安全感和自由感。而有些人卻曲解了這個問題,并把它理解反了。他們把孩子長時間地單獨留在一個房間里,任憑孩子哭叫著要爸爸媽媽而不去管他,試圖通過這種方法來“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我認(rèn)為,如果強迫性地去處理這個問題,只能使孩于把世界看成一個討厭的地方,最終造成他的依賴性更強。
由此可見,1歲左右的孩子正處于發(fā)展的分叉路口上。只要你給他機會,他就會逐漸地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就會更愿意與外人交往(包括成人和孩子)、更加自立、更加善于交際。幼兒在9個月的時候?qū)δ吧说目謶指斜容^突出,但是到了l歲左右時就開始消失了。如果家長過于限制孩子的活動,使孩子遠(yuǎn)離他人,習(xí)慣于偎縮在父母身旁,這樣他就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學(xué)會與外人交往。最重要的是,要讓1歲的孩于與一直照料他的人建立起強烈的依戀關(guān)系。有了這種堅實的感情保障以后,他才能最終與他人建立起友好的關(guān)系。
http://baby.360edu.com/Article/jjbk/zaojiao/200710/20071003121738.html【曉巖轉(zhuǎn)】
相鄰博客
- 周歲幼兒的古怪行為 [2010-04-27 14:03:00]
- 周歲小兒的恐懼感 [2010-04-27 14:04:00]
- 怎樣對付精力旺盛的寶寶 [2010-04-27 14:06:00]
- 吮手指 [2010-04-27 14:0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