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學了一段時間的家庭教育,但孩子還是沒有太大轉變,孩子對自己也不自信,對我的表揚反應平淡。偶然間,看到一張品德試卷上,有一個小故事:夫妻兩個溺愛兒子,什么都不讓孩子干,出遠門時,烙了一張大餅,套在孩子脖子上,等父母回來,兒子已然餓死,因為吃完了前面的餅后,他不知道轉過來。這個小故事的寓意淺顯又深刻。我在看到后,心里一驚,有時自己不正是扮演這個故事里母親的角色嗎?學習上的陪讀,生活上的包辦,時時限制了孩子的思維,束縛了孩子的創(chuàng)新。我決定用這張試卷幫孩子找回自信。
回到家,我先讓兒子做了幾個選擇題。告訴他初中的課程其實挺簡單,即使他沒學過,憑自己現(xiàn)在的水平,也能做對,兒子小試了一下,在做對后便顯得很高興。趁著他這股勁兒,我翻過試卷讓他看了這則小故事,讓他談談感想,他出說了故事中孩子缺乏自理自立能力,不像個男子漢。我接過話茬說:“其實,我也像他媽一樣在給你烙餅。”兒子用懷疑的態(tài)度看著我,堅決否認,我用幾個實例說服他后,與他協(xié)商,學習上盡自己最大努力不靠爸媽,生活上做到三不(睡覺,起床,吃飯)拖拉,在以后的幾天里,兒子做出幾個我本認為他做不出的題,主動幫助準備晚飯,吃飯時自己限定時間。
我看到這些,高興的同時又增強了學習中華家庭教育的信心。
相鄰博客
- 如何改掉“粗心“的毛病(轉) [2009-05-25 22:28:00]
- 一個成功者所具有的十三項習慣 (轉) [2009-05-25 22:47:00]
- 家長不良的教育心態(tài)對孩子的負面影響(轉) [2009-06-03 23:12:00]
- 讓自卑的孩子自信起來(轉) [2009-06-03 23:31: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