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2 檢查父母的教育方式
薩提亞名言: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而這種聯(lián)系有可
能影響他的一生。個人和經(jīng)歷也有著難以割斷的聯(lián)結(jié)。
提問一:有的家長會認為,我當年如果我爸不打我,我不會有今天的成就。這話正確嗎?
提問二:有的家長認為:不能夸孩子,一夸就驕傲,這話正確嗎?
3:檢查自己的觀念和行為是不是從原生家庭中帶來的
我們可以檢查自己和父母在性格方面、生活習慣方面,為人處世方面,處理事物方面有哪些相象的地方,今天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父母的有沒有相似的地方?是不是從原生家庭中帶來的?如果有,正確嗎,科學嗎?現(xiàn)在還能適用嗎?
我們引導家長從原生家庭中檢查出不當?shù)慕逃绞胶统砷L的負面因素,為的是對下一代負責,讓下一代享受我們更好的教育,讓我們少走彎路,讓孩子少受點人為造成的心理傷害,少制造家庭悲劇。
五、反思中,我們要注意什么
1、 要認識到家庭教育中很多是自己的錯。
治療式教育:問題孩子產(chǎn)生于問題家長。孩子出現(xiàn)了問題,很明顯,看得到,我們這時要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采取補救措施。這是
預防式教育:而有些問題是看不到的,暫時沒發(fā)現(xiàn)的,甚至是沒有出現(xiàn)的,這就是需
要我們檢查自己,主動反思自己,及時調(diào)整教育方法。。
我們的檢查反思,就相當于在醫(yī)院進行體檢,對自己來個全面的檢查,縱向的,從童年經(jīng)驗里,從過去發(fā)過的事情檢查起,橫向的,從別人那里,專家那里找差距,自身的,我們從物質(zhì)環(huán)境檢查到精神環(huán)境,從語言檢查到行為,只有檢查,并且反思,才能讓減少教育的誤區(qū)。
2、 與孩子分清界限
我們是我們,孩子是孩子,是兩個獨立的人。不能因為孩子是自己生的,就以為孩子
的精神也屬于我們的。孩子的人格是他自己的,孩子的成長權(quán)利是他自己的。孩子不是我們的私有財產(chǎn)。
父母的主觀意志不能強加給孩子,只能供他作選擇和參考,父母只能引導,不能強迫,不能代替他思維,代替他走路。父母應讓孩子自己生活,而不是替孩子生活。瑞士有個心理學家說,孩子一旦被父母當作私有財產(chǎn),被父母用來達到某種目的,一旦對孩子施以控制,他的最基本的成長就已經(jīng)被粗暴地打斷了。
3、 要注意投射的負面作用
有時候,我們經(jīng)常把自己的內(nèi)心的東西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成了我們的投影屏幕,
把自己的傷痛,自己的恐懼,自己的不安全感,自己的擔心統(tǒng)統(tǒng)投射給了孩子。
看孩子太乖,是因為自己從小太乖了,不能容忍自己太乖。
看孩子為人誠實,比較老實,就怕孩子到受欺負,有可能是自己小時候太老實。
看孩子四歲了整天還粘著媽媽,是因為怕孩子獨立性不強。其實是自己有依賴心理。討厭自己的依賴心理。
看孩子不學習,結(jié)果自己比孩子還急,因為自己小時候沒好好學或沒有機會學,希望孩子一定要出頭人地。
而我們正是要引導家長這樣去反思自己,清醒地認識自己,這是誰的問題,誰的需要,誰的錯。
4、 讓經(jīng)歷成為我們的財富
讓經(jīng)歷成為財富,也就是在家庭教育中,讓家長避免走彎路。
在我們的人生經(jīng)歷中,有正面的東西,積極的東西,也有負面的東西,消極的東西。
我們無法把那些過去存在于我們精神生命中的不好的東西去掉,但我們可以把它做為教訓來避免,我們或許會把傷口從潛意識里挖出來看,但并不是從傷口中去追究這是誰的責任,而是學會怎樣避免以后怎么可以不在孩子的心理制造傷口,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我們的童年經(jīng)歷,讓這些經(jīng)歷成為我們的財富,變成一種積極的有益的東西,來為我們的家庭教育服務。
例說:
父母對我們:嚴厲型的,專制型的?!覀儗⒆樱好裰鞯模瑴睾偷?,平等的。教育方式。
父母對我們: 很少賞識。——我們對孩子:學賞識孩子。
父母對我們:經(jīng)常打罵?!覀儗⒆樱翰辉俅蛄R孩子。
我們從?。簺]有課外故事書看——我們現(xiàn)在:重視孩子的閱讀。
我們從?。鹤员啊覀儸F(xiàn)在:要為孩子樹立自信。
我們從?。鹤宰鸨粋覀儸F(xiàn)在:保護孩子的自尊。
我們從?。喝睈邸覀儸F(xiàn)在:給孩子更多的愛。
我們可以通過清醒的反思把投射中的不利因素消除,或轉(zhuǎn)化為有利因素。認識到補償也絕不過度,這就需要我們很小心,很細心地用好我們手中的教育武器。
更重要的是,我們一定要看清自己的心理,即投射心理和補償心理在悄悄起的作用。所以我們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因為過猶不及。
我們不再對孩子太嚴厲太苛求,但不能變成放任,弱愛。
我們不再打孩子,但特殊情況下必要的懲罰還是需要的;
我們會去賞識孩子,表揚孩子,但不能濫用賞識和表揚;
我們會給孩子更多的心靈關注,但不能窒息了孩子的自由空間。
我們重視孩子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但不能不根據(jù)實際情況給孩子硬塞給他這個年齡段沒能力接受的東西。
我們給孩子足夠的愛,但不能變成溺愛。
總之,指導師指導家長檢查、反思,是為了找到家長自身的問題,并把這個問題留給自己解決而不是轉(zhuǎn)移到孩子的身上去,不是投射到孩子的生活中去,不是補償?shù)胶⒆拥纳腥ァ?/span>
總結(jié)語:
學會檢查反思是一種能力,就象是分清毒草和野菜,野菜可以吃掉,但毒草要扔掉;
愿意檢查反思是一種勇敢,就象是面對殘酷和疼痛,殘酷敢于正視,疼痛止于過去。
相鄰博客
- 順利進入高中 [2009-07-04 17:14:00]
- 五期UC課:家教指導能力之四:檢查反思能力(1) [2009-07-06 21:42:00]
- 檢查反思 [2009-07-07 16:52:00]
- 兒子去北京夏令營 [2009-07-11 15:41: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