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guān)系的建立:(一)造成親子沖突的因素、模式、改變親子關(guān)系的方法
(二)親子關(guān)系建立的原則
親子關(guān)系的建立共兩課時,每課時90分鐘。主講:孫倩
親子關(guān)系的建立(一)因素、模式、方法
父母的心聲:
接談到子女教育的心聲,總結(jié)出五個死字:煩死了、累死了、急死了、氣死了、操心死了。父母把全部的愛都給了孩子,而孩子非但不感激,還開始叛逆。親子關(guān)系嚴重惡化的家庭,父母和孩子就像冤家一下,有的連話都不說了,有的孩子離家出走,甚至有的殺害父母,眾多的家長稱自己的孩子是自己的孽債,是自己前輩子沒做好事,這輩子孩子來報復了,大家是否聽說過這樣的父母心聲?
互動:問題:你愛的孩子嗎?
你的愛使孩子有安全感嗎?
孩子接受你愛的方式?
孩子在接受了你的愛后感到快樂嗎?
現(xiàn)場親子關(guān)系自我評量表測試:
作答方法:
請在每一問題前的〈 〉中,依和問題所描述之情況的符合度,填入適當?shù)臄?shù)字,1表很不符合、2表不符合、3表尚符合、4表符合、5表非常符合。請父母先作答,并計分,再由孩子作答。然后再比較兩者的差異。
〈 〉 1.不管我的工作或生活再忙碌,每一天我都會留一些時間給子女。
〈 〉 2.我能經(jīng)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孩子相處。
〈 〉 3.我認為孩子是有理性的,能自己面對和解決問題。
〈 〉 4.和孩子對話時,我甚少使用「你應(yīng)該…」、「你最好…否則…」、「你再不…我就…」的語氣和孩子交談。
〈 〉 5.我覺得孩子能歡喜的生活,比成績好更重要。
〈 〉 6.我覺得孩子犯錯和惹麻煩是成長必經(jīng)的過程。
〈 〉 7.孩子說話時,我能耐心專注的聽完。
〈 〉 8.我能經(jīng)常和孩子有親密的接觸(如摸頭、拍肩、拍手、相互擁抱……)。
〈 〉 9.即使孩子犯了錯,我也不會因此就認為他(她)是個壞孩子。
〈 〉10我經(jīng)常給自己和孩子充裕的時間,避免催促孩子。
〈 〉11不論孩子發(fā)生什么事,我都能以孩子的立場,分享孩子內(nèi)心的感受。
〈 〉12親子間有沖突時,我不認為一定是孩子的錯。
〈 〉13我能給孩子充分的自主空間,決定自己的事。
〈 〉14我要求孩子做的事情,我自己都能做到。
〈 〉15我答應(yīng)孩子的事情,我一定都會履行。
〈 〉16我與孩子談話時,我能了解孩子內(nèi)心真正的感受。
〈 〉17我了解孩子內(nèi)心的喜好和厭惡。
〈 〉18孩子愿意主動的告訴我,他在外面發(fā)生的事情和內(nèi)心感受。
〈 〉19和孩子談完話,我甚少批評或指責孩子的想法。
〈 〉20我滿意我目前的家庭和孩子的狀況。
計分:將〈 〉中的數(shù)字全部加起來,即得到本評量表的總分。
應(yīng)用原則:
1.做完測驗后,請安排一個溫馨的情境,親子共同討論與分享。特別是親子間的回答有明顯落差的問題,更須要彼此坦誠討論,藉以減少彼此期待間的落差。
2.若總分在60分以下,表示你們的親子關(guān)系已有了危機,須馬上調(diào)整;若總分在60~80之間,表示你們的相處還算良好,但是還可以更好;若總分在80分以上,恭喜你,你們的親子關(guān)系很好,請繼續(xù)保持下去。
好的親子關(guān)系,就是好的家庭教育,什么時候和孩子的的關(guān)系是好的,你的教育就是成功的。——孫云曉
一、影響親子關(guān)系的要素
先來聽聽孩子的心聲:
1、不要嘮叨,因為這迫使我裝聾作啞以保護自己。
2、不要對我大喊大叫。你對我喊叫只會減少我對你的尊敬,同時也教會了我喊叫。
3、不要總是發(fā)號施令。假如你向我提出請求,而非發(fā)號施令,我會更心甘情愿地去做事。
4、請勿言行不一致,那使我感到迷惑,亦使我對你們失去信心。
5、不要拿我和任何人比較,特別是和我的兄弟姐妹。如果你認為我好于他人,有人會難過;如果你覺得我不如他人,難過的會是我。
6、不要一會兒讓我做這,一會兒讓我做那,使我無所適從。
7、請不要懷疑或試探我的誠實,這更易使我撒謊。
8、請讓我自力更生。如果萬事皆由你替我完成,那么我將永遠也學不會做事。
9、不要在我面前說謊,也別要我為了你而說謊,這樣會使我不再相信你的話。
10、當你犯了錯,請承認錯誤。你的行為也會教導我承認自己的錯誤。
11、當我向你講述我的問題時,請試著理解并幫助我。愛我就要告訴我。
12、請像對待朋友一相對待我。雖然我們是一家人,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不能成為朋友。
13、不要讓我去做你自己不做的事。我永遠不會做你讓我做而你自己卻不做的事情。14請不要漠視我的發(fā)問,否則我要往別處尋答案。
15、請記著,沒有你們的了解和愛,我無法成功。
大家聽完孩子的心聲,有什么感想?
(一)引發(fā)親子矛盾的嚴重問題:
1、學習成績(重智輕德——罪魁禍首)
認為愛孩子就要讓孩子學習好,將來就沒有好的出路,就沒有競爭的資本。
認為學生的任務(wù)就是學習,學習不好就是沒有正事。
認為現(xiàn)在逼孩子學習都是為了孩子好,現(xiàn)在不理解父母,將來孩子會明白還會感謝父母。
認為學習成績代表一個人的成功,好成績=好未來,高學歷=高收入。
在這樣的錯誤的觀念下,眾多的父母把教育的全部盯在了學習成績上,想盡一切辦法讓孩子學習,從幼兒時期到高中,早教班、興趣班、各種課外班補習開始成為孩子的全部生活,孩子的假期比學期還要忙還要累。忽視了孩子的體質(zhì)鍛煉、心理健康、道德教育、勵志教育等等。
案例:
??谝幻?span lang="EN-US">9歲小學生的造句讓人震驚:如果…就,“如果我有一顆炸彈,我就會炸平我的學校;如果我有一把刀,我就會殺死我的媽媽“。背景就是父母在孩子4歲開始讓孩子參加各種補課班達8項。
一年級的小女孩被老師問道將來最想干什么,回答是:我最想退休。背景:天天看到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退休在家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問老人:為什么你們能這樣?我什么時候能象你們一樣的快樂,不會天天去上課、寫作業(yè)?老人回答:我們都退休了,等你退休那天也會這樣的。
《17歲的花季女孩跳樓自殺》天才就是選擇了適合自己的道路,蠢才就是選擇了不適合自己的道路。興趣激發(fā)潛能,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上海11歲的女孩,厭學離家出走4個月,被民警帶回》《四年級的孩子厭學、不想上學》
學習興趣是培養(yǎng)出來的,不是逼出來的,厭學是有原因的,不是孩子的本性。
2、網(wǎng)癮
調(diào)查數(shù)據(jù):中國青少年網(wǎng)絡(luò)協(xié)會實地調(diào)查包括26個?。▍^(qū))的省會城市和4個直轄市。訪問地點為學校、網(wǎng)吧和其他公共場合,共發(fā)放問卷15600份,回收有效問卷15023份,回收率為96.3%。而發(fā)布的《中國青少年網(wǎng)癮數(shù)據(jù)報告(2005)》顯示目前我國初中學生網(wǎng)癮現(xiàn)象嚴重,群體中的網(wǎng)癮比例高達23.2%。這個數(shù)字比率之高,讓家長和教育者震驚。
在接觸的眾多的學生和家長中,網(wǎng)癮孩子的比率更是高的嚇人,一所重點初中,有近百人網(wǎng)癮,其中有一半學生逃學泡網(wǎng)吧,甚者離家出走,青少年犯罪。
什么原因?
同濟醫(yī)學院公共衛(wèi)生學院心理衛(wèi)生研究中心一項調(diào)查顯示,網(wǎng)癮孩子中,有百分之九十是因為家庭教育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該調(diào)查涉及一千二百名中小學生,百分之八十的孩子認為他們無法與父母溝通,家長除了關(guān)心他們的學習成績外,其它方面不太過問,網(wǎng)絡(luò)虛擬世界成了他們釋放壓力獲得平等的好去處。
《17歲網(wǎng)癮少年阿濤殺母弒父》
《怪爸爸治愈孩子網(wǎng)癮》
3、早戀
中國的傳統(tǒng)教育使很多父母對早戀這種現(xiàn)象理解的偏差,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對性教育的忽視,認為性對學生來說是可恥的,是道德敗壞,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對子女嚴重的禁止,孩子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后,單一的打罵、阻止使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出現(xiàn)嚴重的偏差,而導致離家出走,早孕、自殺、自閉現(xiàn)象頻頻發(fā)生?!兜蛄愕幕ü嵌洹贰渡虾?span lang="EN-US"> 男子戀愛遭反對錘殺父親被判死緩》
4、追星
青春期:騷動、叛逆、美好、追求、崇拜、半獨立、自以為是、自我感受、不善言談。
追星是青春期孩子處在盲目崇拜階段的表現(xiàn),他們視某位星為偶像,去追隨崇拜,這種現(xiàn)象是階段性的,作為家長不要過多的干涉,只是要幫助孩子找到星身上的優(yōu)點和星奮斗成長的過程,使孩子能夠認清他們?nèi)绻氤蔀榛蛳蜻@個方向努力要經(jīng)過一些必然的努力,和孩子融為一體,一起欣賞,使孩子對其不再那么神秘,慢慢的渡過盲目崇拜的階段。(原則里展示案例)
5、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的產(chǎn)生基于父母的心態(tài)和父母幼兒時期的家庭教育的影響。家庭教育往往發(fā)生在家庭條件偏低的家庭。這種條件下,家長有著一種輸不起的心態(tài),總是想自己的一生已經(jīng)非常的不如意,就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將來出人頭地,有高的收入,來光宗耀祖,使自己擺脫現(xiàn)實的生活困境,希望孩子為自己爭光。在這種心態(tài)的促使下,他們把孩子當成了自己的私有財產(chǎn),想怎么樣就怎么樣,有的人甚至認為自己打孩子天經(jīng)地義,就是打死了,也是我自己的事情,帶著愚昧的觀念去教育孩子。我們看看中華家庭教育咨詢中心的一個匯總貼:u/6451/archives/2009/200992084735.html#76970
(二)毀滅性的家庭教育模式及語言
1、命令、指揮、支配:
例: “我要你吃你就吃!現(xiàn)在就吃!一定要吃完!”
“快點、別玩了,給我寫作業(yè)去!”
“跟他們出去干什么?和家里人一起去玩,他們是你親人還是我們是你親人!”
“你今天必須把………寫完!”
孩子雖然暫時屈服于父母的威權(quán)之下,但是也關(guān)閉了溝通之門。常常看到許多父母因孩子很聽自己的話而沾沾自喜,父母說一孩子不敢說二,卻不知道孩子很可能已悄悄為自己開辟了一條暗道——說謊躲避父母的威權(quán),乃至于誤入歧途、。
2、警告、威脅:
警告: “你敢去的話,給我試試看。”、“不去洗碗的話,今天就不讓你看電視了。”
威脅:“再說就打斷你的腿。”、“你死在外面,不要再回來!”以這種強勢的手段來管教孩子,就和上一種方式一樣,短期或表面上雖然可以看到孩子的服從,卻會逐漸失去孩子的心。
3、批評、斥責:
在時間緊迫的情形下,父母常常會因為孩子沒達到自己的期待而動怒。
斥責:“你怎么動作那么慢!皮又癢了是不是?”
不尊重孩子,不給孩子臺階下,批評他:“看看你這樣子,全身都讓我看不順眼!”。
甚至是惡狠狠的辱罵:“死孩子,生了你,也不知道是上輩子做了什么孽!”
父母宣泄怒氣的無心話語,會讓孩子感覺更大的挫折,很容易引起孩子情緒上的抵觸和逆反心理。
4、譏諷、挖苦、羞辱:
當孩子的表現(xiàn)不符合期望時,有時候父母會在一時沖動之下,以譏諷、挖苦、羞辱的語氣來表達失望。
責罵:“廢物,沒用的東西“、“我就知道你天生就是笨腦袋,不是讀書的料。”
嘲諷:“上次兩門不及格,這次三門不及格,下次就可想而知了。”
指桑罵:“真是和你爸爸一模一樣,沒什么出息。”一句無心的話,損傷了孩子的自尊心,也使他失去努力的動力。
5、盤問、審問:
對孩子懷有成見或敵意。懷疑、不信任:
“又在騙我了,又在找借口了!”
“你是不是在學校做了什么壞事?為什么這么晚才放學?”
“你出去干嘛?和誰在一起?在一起做什么?干嘛不待在家里?”
因擔心而脫口而出的盤問,常讓孩子自認為自己在父母心中就是負面的形象或?qū)Ω改钙鸱锤校蚨杏X受挫,進而放棄與父母溝通的想法。
6、訓誡、教條、矛盾:
這是傳統(tǒng)父母表達望子成龍的心情,急于向孩子說教的方式:“當一個學生就是要上學,難道你不知道嗎?”雖然這是父母在表達關(guān)心,但是教條式的說詞,并不能真的安撫孩子當下不想上學的心情,甚至會激起孩子的不耐煩和反感,無法解決問題。還有些父母管教孩子的時候自身態(tài)度很矛盾:買電動玩具給孩子,然而如果孩子玩卻又罵他。
7、否定、拒絕、疏離:
拒絕:“讓你不聽我的話,出了事來找我了,不管,自己愿意怎么樣就怎么辦!”;
疏離:對孩子漠不關(guān)心?;蛘甙押⒆涌偖斝『⒖矗茨茏鹬睾⒆右彩峭暾膫€體,常會使用這樣的否定來回應(yīng)孩子:“不要再說了!都是借口!”每次總是會有一大堆捏造的理由,關(guān)閉了與孩子深入互動的管道,當孩子不斷被父母否定,他也就與父母越來越疏遠了。
8、比較:
“你看看隔壁的小明那么乖,要多和人家學學,不要每次都讓媽媽沒面子。”父母原本是希望鼓勵孩子,卻使孩子在比較中不斷失去了自信心,反而自甘墮落。
《你的年齡和克林頓一樣》
9、自以為是:
主觀性強的父母在孩子遇到什么情況時,總是自做主張為孩子下定論:
“你一定是功課沒寫完,要么就是和別人打架了,才不敢去上學,是不是?”
讓孩子覺得百口莫辯、有口難言,或覺得挫折、不被了解,而懶得理父母。
10、宣泄委屈:
父母把所有的委屈一股腦兒向孩子宣泄:“我辛辛苦苦賺錢是為了什么?怎么生出你這種不長進的孩子?”孩子將同時背負自己與父母的壓力,一旦有一天承受不住而爆發(fā),將更不可收拾。
長期生活在這種家庭教育模式及語言中的孩子,長期的受到壓力、誤解、貶低、批評、呵斥,其心理變得扭曲,性格變得暴躁,有一句話就適合:不是在這種災(zāi)難中毀滅,就是在這種災(zāi)難中爆發(fā)。
你說過這些傷害孩子心理的話嗎?
你怎么這么笨!
你怎么這么不爭氣!
不識好歹的東西!
沒出息的東西!
沒用的東西!
怎么養(yǎng)了你這么個兒子!
你算沒救了!
玩!玩!就知道玩!
考不上大學,看你將來干什么!考這么點分,將來掃馬路都沒人要!
就考這點分,我要是你就死了算了!
就這點分,還考大學,考個屁!
又看電視!快去做作業(yè)!
都什么時候了,還不知道努力!
我看你別念書了,早干活早掙錢!只要你好好學習,你要什么就給你什么。
養(yǎng)你有什么用?養(yǎng)頭豬還可以殺了吃肉!
養(yǎng)你有什么用?養(yǎng)只狗還可以看家呢!
養(yǎng)你有什么用?養(yǎng)只貓還可以捉老鼠呢!
真后悔,生了你這么個兒子。
從今天開始,你甭叫我媽!
養(yǎng)你這么大,我容易嗎?!
滾,你給我滾!
小孩子懂什么,一邊玩去!
你還敢頂嘴!
滾,省得讓我看見你煩!
我是你爸爸,我的話你就得聽!
我是你媽媽,我不管你誰管你!
笨蛋!
滾蛋!
混蛋!
畜生!
王八蛋!
為了孩子的心靈健康,請不要說這種話!
相鄰博客
- 轉(zhuǎn)鄭淵潔:請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2009-10-10 12:59:00]
- 轉(zhuǎn):如何保護孩子所具有的天賦? [2009-10-31 19:52:00]
- 親子關(guān)系的建立(一)因素、模式、方法(孫倩)2 [2009-11-02 12:34:00]
- 對“因材施教”的陋見 (寫于2008年9月) [2009-11-02 12:4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