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導學前兒童為了友誼拿小食品討好小朋友的問題
一、現(xiàn)象
最近看到一個案例,說五歲的小女孩為了友誼,每天去幼兒園要拿4個棒棒糖,為了跟另外一個小女孩玩,不拿人家就不跟她玩。我女兒小時候也有過這樣的事情,拿自己的小食品“賄賂”別的小朋友,不然她怕人家不跟她玩。在網(wǎng)上搜搜,有很多孩子有這個情況,有的情況很嚴重,別的小朋友來自己家玩,孩子就拿出所有的玩具來讓人家玩,有時候還會拿出所以的小食品糖果讓人家吃,非常熱情。慢慢的別的孩子也養(yǎng)成了讓他從家里拿吃的的習慣,不拿人家就不高興,就不跟他玩。
二、原因
1.孩子內(nèi)向,不會主動找更多的小朋友來玩,所以就非常珍惜現(xiàn)有的友誼,生怕失去這個朋友,所以人家提啥要求,她都答應(yīng)。
2.孩子語言發(fā)展較慢,自己的想法不能清楚的表達出來,或者說錯讓同伴嘲笑,形成自卑心里,一旦有孩子讓他從家里拿吃的,他還不會拒絕。
3.父母的大方,對孩子的影響,開始孩子覺得沒啥,后來想不拿,就有不良孩子的欺負了。
三、措施
一旦孩子有了拿食品討好別的孩子或是被別的孩子要求拿食品時,家長不要焦急,粗暴的簡單處理,一定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找準方法,穩(wěn)妥解決。具體方法有:
1.跟孩子講道理,真正的好朋友之間應(yīng)該是平等的,誰也不能總要求別人總拿東西給他吃,要拿的話,也要換著拿,今天你拿,明天他拿。
2.平時多陪孩子娛樂,多帶孩子到小朋友多的地方,讓孩子學習自己交朋友。
3.如果孩子語言表達不是很清楚,可以單獨訓練孩子的語言表達。用做游戲的方式讓孩子重復(fù)家長的話,由最簡單的說三個字的話玩起,一點點增加難度。
4.如果有孩子要求自己的孩子給他那食物吃,可以去和那個孩子的家長溝通,畢竟要別人的東西是不好的行為。要教育自己的孩子不是自己家的東西不要,向孩子灌輸“吃虧是?!钡乃枷搿?/span>
5.如果是發(fā)生在幼兒園,還可以請老師幫忙,讓老師幫助孩子,使孩子有更多的玩伴大家一起玩。使要東西的孩子沒法得成。
6.有討好他人習慣的孩子家長要系統(tǒng)的學習家庭教育知識,提高自己的育人智慧,這樣在孩子教育之初就不會出錯。
四、具體操作方法
1.如果是發(fā)生在社區(qū),家長只要把孩子帶到別的地方玩,不讓孩子在一塊玩就沒事了,如果是在幼兒園發(fā)生的事,就請老師幫忙,不讓兩個孩子單獨在一塊玩。家里也不要給孩子買太多便于孩子拿出去的食物。
2.可以跟孩子講道理,孩子雖小,簡單的道理還是能夠明白的。也可以編個童話故事,讓孩子明白,經(jīng)常要別人的東西的孩子沒朋友的道理。例如:小熊、小鹿、小猴、小蜜蜂、小松鼠是好朋友。小熊有個饞嘴的毛病,有一天,他對小蜜蜂說,能把你家的蜂蜜給我?guī)c吃嗎?小蜜蜂爽快的答應(yīng)了,可是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小熊總讓小蜜蜂給他帶蜂蜜,小蜜蜂很煩惱,他走了,他不想再跟小熊做朋友了,又有一天,小熊正在跟小松鼠玩,小熊的饞嘴毛病又犯了,他對小松鼠說,我知道你家的松子很香甜,能把你家的松子給我?guī)c吃嗎?小松鼠爽快的答應(yīng)了,可是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小熊總讓小松鼠給他帶松子,小松鼠很煩惱,他也走了,他不想再跟小熊做朋友了。又有一天,小熊正在跟小猴玩,小熊的饞嘴毛病又犯了,他對小猴說,我知道你家的嫩玉米很香很好吃,能給我?guī)б稽c吃嗎?小猴爽快的答應(yīng)了,可是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小熊總讓小猴給他帶玉米吃,小猴很煩惱,他也走了,不想再跟小熊做朋友了。又有一天,小熊正在跟小鹿玩,他的饞嘴毛病又范了,他對小鹿說,我知道你家的花生很香很好吃,你能給我?guī)c吃嗎?小鹿爽快的答應(yīng)了,可是第二天、第三、第四天,總讓小鹿給他帶花生吃,小鹿很煩惱,他也走了,不想再跟小熊做朋友了。就這樣,小蜜蜂、小松鼠、小猴、小鹿都離開了小熊,沒人愿意再跟小熊做朋友了。
3、系統(tǒng)的學習家庭教育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游刃有余的解決好孩子已經(jīng)出現(xiàn)的問題,也可以對孩子可能會出現(xiàn)的問題做到心中有數(shù)。具體方法可以參加中華家庭教育網(wǎng)的免費課堂和收費課堂。
相鄰博客
- 號不吹了 [2010-05-29 15:34:00]
- 安徽11名教授就“錢學森之問”發(fā)出公開信 【轉(zhuǎn)】 [2010-07-11 11:44:00]
- 從一個故事想到的 【姚乃峰】 [2010-07-16 21:17:00]
- 晚餐有肉 [2010-07-18 22:30: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