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種最不可取的方式:將孩子的鞋上裝上會響的笛子。這種新奇的鞋在孩子走路時會發(fā)出尖利的響聲,會打亂孩子對腿的感受和周圍事物的觀察,使孩子心煩意亂,要求媽媽抱,而不愿意再去探索來自腿的感覺。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蒙特棱利認為:“一個一歲半的孩子可以走好幾里路不會累,但小孩子在走路時不像成人那樣在心里有一個目標。幼兒學習走路是為了發(fā)展自己的能力,建立起自己的存在。他慢慢地走,既沒有節(jié)奏,也沒有目標,但是四周的景物都吸引著他,鼓舞著他繼續(xù)向前。如果成人這時想幫助孩子,他必須放棄自己的步伐與目標?!?引自:《恢復蒙特棱利》,第33頁)
我曾經(jīng)見過這樣一件事。那是一個雪化后的傍晚,水泥地上有一個個美麗的小水洼,一位媽媽提著東西慢慢地走在前面,孩子跟在媽媽的后面。突然孩子對路邊的石頭路沿發(fā)生了興趣,上去了又下來,面露欣喜,不斷地重復這一動作。媽媽站在前面喊他快走,孩子像沒聽見一樣。最后,媽媽實在不耐煩了,過去一把將他從石沿上拉下來,嚴厲地呵斥他為什么不跟著媽媽快走,在那里干什么。我們這位媽媽粗暴地打斷了孩子用腿去探索路邊的石沿,這種探索對孩子來說,是一次非常珍貴的機會。
接著孩子又對路上的水洼發(fā)生了興趣,小腳在水洼里叭嘰叭嘰地踩著,感受來自腿的那種感覺。這時媽媽看到孩子在踩水,又在前面大叫起來,呵斥孩子把鞋都弄臟了,過來一把將孩子拉出水洼,硬拖著向前走去。孩子無限留戀地回望著那些水洼,媽媽卻全然不覺。
對兒童敏感期需求的滿足就是對兒童成長的滿足,而成長是每一個兒童的權(quán)利。如果媽媽想讓自己的孩子將來變得優(yōu)秀,此刻就應(yīng)該耐心地等待孩子完成自己的探索工作。
相鄰博客
- 寶寶各階段的敏感期(轉(zhuǎn)) [2009-12-01 12:11:00]
- 3~6歲孩子敏感期你留意了嗎(轉(zhuǎn)) [2009-12-01 12:14:00]
- 如何應(yīng)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孫倩) [2009-12-01 12:35:00]
- 孩子告訴媽媽想談戀愛,媽媽應(yīng)該怎么做 [2009-12-01 12:49: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