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則故事:有個漁人,捕魚技術很高,被當地人尊為漁王,但他的幾個兒子漁技卻都平庸得很。盡管漁王使出了全身解數,傳授了鮮為人知的捕魚絕招,可兒子們的漁技還不如普通漁民。一位路人聽了漁王的訴說,問:“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們嗎?”漁王說:“是呀。”路人說:“你的錯誤就在這里,你傳授給他們技術,卻沒能傳授給們教訓,沒有讓他們直接經受挫折……要知道,一個人如果沒有教訓,也就如同沒有經驗一樣,是永遠不能成大器的?!?/span>
可見,讓孩子經受坎坷,感受艱難,對培育其高水平的情商,開發(fā)其高水平的智商,是多么重要啊!
中國古代不是有句俗語說:娘能干,女就懶。說的也是此理。
可是,目前一些地方的教育正好相反:首先,學校根本不設立學生經歷“磨難”的實踐課,學生畢業(yè)后意志上的脆弱可想而知。其次,學生的父母千方百計為自己的孩子遮風擋雨,不讓孩子經受一點失敗與挫折。
法國思想家盧梭曾針對父母對孩子的過多“保護”行為說過這樣一番話:把那么多的關懷與愛給了孩子,就等于把同樣多的災難與危險積累在孩子的身上,使其成年后經受不住任何的痛苦與打擊,其結果是孩子將變得不可救藥地脆弱。他們的這些做法,就好比在學生的人生道路上挖掘了一個個溫柔的陷阱,那些綿綿的愛,恰恰是重重的害。
苦難,是一筆不菲的財富!請每一位家長,每一位教師,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快快去填平“溫柔的陷阱”吧!相信經過苦難的磨煉,每一個孩子都能成長為一只搏擊長空的雄鷹。(轉)http://www.jiangsuedu.net/Docs/News/html/20100309143235322/20100309143235322.html
相鄰博客
- 再試一次(轉載) [2010-03-16 22:36:00]
- 親愛的爸爸媽媽你準備好了嗎? [2010-03-17 22:00:00]
- 生命的價值(轉) [2010-03-20 17:22:00]
- 跳蚤的故事 [2010-03-20 17:23: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