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家庭教育的五大沖突: 過高的期望,帶來孩子的無望; 過度的保護,帶來孩子的無能; 過分的溺愛,帶來孩子的無情; 過多的干涉,帶來孩子的無奈; 過多的指責,帶來孩子的無措。 緩解沖突的七個忠告: 1.盲目變清醒——有舍才有得; 2.以分為本變以人為本——成長比分數(shù)重要; 3.導演變觀眾——該放手就放手; 4.施愛變受愛——在乎孩子的愛; 5.嘮叨變忠告——有用的是忠告; 6.相同變不同——為孩子喝彩; 7.對抗變對話——別跟孩子“較勁”。 心靈成長的七個需求: 1.“把頭抬起來!”——心靈成長需要尊嚴; 2.“我聽你說”——心靈成長需要宣泄; 3.“孩子,你真棒”——心靈成長需要肯定; 4.“跌倒了,爬起來”——心靈成長需要挫折; 5.“你的奇思妙想真不錯”——心靈成長需要自由; 6.“我已經(jīng)原諒你”——心靈成長需要包容; 7.“放飛你的夢想”——心靈的成長需要夢想。 愛孩子的八種辦法: 1.亮點要放大——用愛的眼睛發(fā)現(xiàn)孩子; 2.鼓勵要及時——用愛的鼓勵調(diào)動孩子; 3.有人在愛我——用愛的感受滋養(yǎng)孩子; 4.榜樣勝過言語——用愛的行為影響孩子; 5.嬌生不能慣養(yǎng)——用愛的理由拒絕孩子; 6.自作必須自受——用愛的責任懲罰孩子; 7.獨立必須自主——用愛的意志磨練孩子; 8.愛是不能忘記的——用愛的激情回報孩子。 兒子上大學時,我曾請教過全國著名大學的一位女教授:兒子應(yīng)該報考哪所大學?這位老教授語重心長地告訴我:期望值不要太高,太高了就會失望。她說,偏遠地區(qū)有一個女孩子,學習特別好,人稱“三腦袋”,物理、數(shù)學、化學都能考滿分。高考時,父母讓她考我所在的這所全國重點大學,她不想考,可父母逼她報考,說是讓她為祖宗增光;老師也勸她報考,說是為學校增光。她違心地上了我們學校,情緒一直不穩(wěn)定,媽媽在校園里陪了她很久。媽媽回去后,學校進行了三次考試,她的成績都名列中下。過去,她一直是當?shù)氐?/span>“狀元”,這樣的結(jié)果給她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壓力,入學僅三個月,她便跳樓自殺了。她的母親到學校來“接”她,欲哭無淚,一聲接一聲地喊:“是我害了我的女兒!是我害了我的孩子!我當初為什么要逼她?!” 教授講這番話時,情緒很激動:“為了進軍清華、北大……犧牲了多少孩子?你不是‘知心姐姐’嗎,請你轉(zhuǎn)告那些對孩子期望過高的父母,心理素質(zhì)不好的孩子,最好不要上重點大學。” 在漫長的人生路上,每個人都會有許多事不能如愿以償。心理素質(zhì)好的豁達開朗,沉著應(yīng)對,于是成功了;心理素質(zhì)差,煩惱纏繞,難以自拔,于是倒下了。就像一個木桶,它的盛水量,不取決于最長的那塊木板(智商),而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情商)。進入重點大學的學生卻要面臨同樣的考驗,從高考狀元到成績平平,從備受關(guān)注到默默無聞,心理落差之大,是一般人難以承受的。一些在“重壓”下長大的孩子,雖然上了大學,但內(nèi)心世界仍然被自卑感籠罩著,不能自拔。 “是知心姐姐嗎?我現(xiàn)在是全校最自卑的人了。我想和你談?wù)?/span>……”一位靠自學考上北京一所高校的女孩給我打來電話,電話里,她一邊哭一邊訴說,整整講了一個小時!這個女孩學習成績優(yōu)秀,在班里排名第六,她為什么還那么自卑呢?“我是在父母的打罵中長大的。我成績下降時,父親就讓我脫掉褲子,用皮帶的鐵頭抽我,直到流血。他不許我哭,我只好忍著。我心里充滿了恨!最恐怖的一次,母親捂著我的嘴,讓父親打我的身子……” “快畢業(yè)了,你在想什么?”“我想擺脫心理障礙。”“你想改變自己嗎?”“想。可我不知道怎樣改變自己。”當我知道她是學幼教的,便鼓勵她:“我不知道怎么稱呼你,我叫你小草吧!小草,度過嚴寒的人最知太陽的溫暖,走過沙漠的人更知水的甘甜。我相信如果你做了老師,一定會愛孩子,尊重孩子;知心姐姐希望你能做一個陽光老師,努力把心中的烏云驅(qū)散。”“謝謝你,知心姐姐,我一定努力!我心里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舒服!” 冷靜地想一想,有這樣遭遇的孩子遠遠不止這一個“小草”。每當接到這樣的電話,我的心情都特別沉重。我真的想對他們的父母說:你們到底想要什么?是要分數(shù),還是要孩子?是要成績,還是要成長?你們的心中只有“大學”,孩子考上了,你們滿意了,可你們知道嗎?你們給孩子童年帶來的傷害,至今還深深地影響著孩子的健康成長。你們辛辛苦苦把孩子養(yǎng)大,日夜操勞掙錢供孩子上學,究竟為什么?不要以“爸爸媽媽都是為你好”為理由去逼孩子。逼子成龍,龍就會變成蟲。 (二)過度的保護,帶來孩子的無能 一位初三的學生給“知心姐姐”寫來一封信,信中說:媽媽,您為了讓我一心一意地學習,平時什么活都不讓我干。每到節(jié)假日,我總想幫您做點家務(wù)活兒,但您卻說:“不用你干,你只要努力認真學習,就算幫了媽媽的忙了。”一個星期天,您從街上買菜回來,我高興地想幫您擇菜,您卻說:“你放下吧!下星期測驗多考幾分就行了。” 我心里明白,您這是責怪我單元考試名次沒有排在前面。我扔下菜,跑回自己的房里傷心地哭了。媽媽,您對女兒學習生活的關(guān)心照顧是“無微不至”的,然而,您知道嗎?您的女兒多么想求得您對女兒的理解,多么希望您不再像保姆似的“關(guān)照”我,“代替”我,而是像舵手一樣用您那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為我指引航向,讓我在大千世界的海洋里搏擊、奮斗、成長。 這位女孩的肺腑之言,說出了許許多多孩子的心里話。父母對孩子過度的保護正困擾著孩子們。河北某縣一所小學舉行“奔向新世紀”象征性長跑,跟著跑的、在路邊圍觀的家長比學生還多。他們不時沖自己的孩子大喊大叫:“別跑,慢慢走好!”“吃得消嗎?吃不消趁早退出來!”“別逞強了,走不動爸爸開車捎你!”從小學生隊伍中,傳出這樣的回答:“誰讓你送,快回去!”“煩不煩!都被人家笑死了!”下來他們對記者說:“這樣的愛我們真受不了!” 著名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敬一丹的女兒也參加了夏令營,但她住在營區(qū)里,沒和媽媽在一起。一天,敬一丹去營區(qū)看女兒。她回來對我說:“我遭到了嚴厲的拒絕!我女兒說,你怎么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闖進我們的駐地!”不管我們作父母的多么想保護孩子,他們一旦融入集體生活,就有一種強烈的獨立意識,他們會把這種“過分的關(guān)心”看成是很沒面子的事?,F(xiàn)在我們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父母恨不得天天呆在孩子身邊,可是意想不到的傷害天天都在發(fā)生!給我們敲響警鐘:過度保護下的孩子,更易受到傷害。真正關(guān)心孩子的父母,放手讓孩子出去經(jīng)風雨、見世面。 女孩的安全最令父母操心,要教她“自護”的知識和本事。對兒童期的女孩,要告訴她“八個不要”:1.不要貪小便宜,不要隨便接受別人的東西;2.不要跟陌生人走,自己的下身和乳房是不準異性觸摸的;3.不要把家里的鑰匙掛在脖子上,要把鑰匙藏好,不讓別人看到;4.放學回家不要走偏僻的地方,最好結(jié)伴而行;5.路上發(fā)生任何事情(如受到威脅、侵害……)都要告訴父母,不要瞞著;6.獨自一人在家里要鎖好門,有陌生人叫門不要開;7.遇到壞人攔截要大聲喊“救命”,不要怕;8.有人在半路追你,你要往人多的地方跑,不要慌。對青春期的女孩,要教她“四個學會”:1.學會防衛(wèi)。防備他人對你身體的侵害;2.學會拒絕。對不良的性誘惑,你需要理智地拒絕;3.學會辨別。對不良的性誤導,你需要懂得辨別;4.學會抑制。對自我的性沖動,你需要抑制。人對自己的性行為是要負責任的,要受道德與法律約束的。網(wǎng)上的甜言蜜語不可信,不要浪費自己的感情。 那么,父母該如何關(guān)心男孩呢?父母最擔心的是,自家的孩子放學路上被大男孩搶劫財物。曾經(jīng)發(fā)生過這樣一件事:一個男孩穿著媽媽從美國買的價值一千多元的名牌運動鞋上學,一出門,就被大男孩截住了:“把鞋脫下來讓我穿兩天!”小男孩吭也不敢吭一聲,把新鞋脫了下來。在這里,我想提醒爸爸媽媽們,尤其是那些經(jīng)濟狀況比較寬裕家庭的父母,不要讓孩子在經(jīng)濟方面產(chǎn)生比別人優(yōu)越的心理,更不要讓孩子在金錢方面有優(yōu)越感,因為這對孩子并不是好事。讓你的孩子“變”得普通一點兒、平凡一點兒,并不是虐待孩子,而是給孩子一個安全的生活空間。 |
相鄰博客
- 幼兒家教:如何正確的愛孩子(轉(zhuǎn)) [2010-05-03 22:51:00]
- 孩子的某一天 (轉(zhuǎn)) [2010-05-03 23:03:00]
- 盧勤的教育理念(節(jié)選 二 ) [2010-05-03 23:08:00]
- 為何學的大變革 (轉(zhuǎn)) [2010-05-04 20:4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