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智慧(1) | |||
1.在我們周圍,有很多家長都會驚嘆發(fā)明家的想像力:“人家那腦袋是怎么長的?”其實,每個人在孩提時代都有著豐富的想像力,只不過,有的被家長注意到了,更多的則被忽視了,被嘲笑了,甚至被扼殺了。 歡迎訪問:心靈讀吧 心理學書籍在線閱讀 http://psy163.com 2.心理學家的千百次實驗與觀察發(fā)現(xiàn):未成年的小孩子對自己的看法完全取決于周圍人的評價,特別是家庭成員的評價,哪怕是一句話,或者是一個眼神,都可能會對孩子產(chǎn)生終生的影響。小孩子將在無意識中按照父母的評價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以達到父母贊揚或者抱怨中屢次提到的“期望” 歡迎訪問:心靈讀吧 心理學書籍在線閱讀 http://psy163.com 3.當孩子顯露出某方面的特長時,父母應(yīng)當加以引導和啟發(fā),而不應(yīng)該用紀律的條框去規(guī)整它。孩子的天賦在孩提時如果得到賞識、開發(fā)和培養(yǎng),是可以在有作為的。很多成功、成名的人士的人生經(jīng)歷反復證明了這一點。 歡迎訪問:心靈讀吧 心理學書籍在線閱讀 http://psy163.com 4.獎勵作為常識教育法的最重要的內(nèi)容,其對孩子積極的作用已經(jīng)反復得到了驗證。但是其直接的對立面卻并不是懲罰,而是不被重視。父母應(yīng)該懂得去發(fā)現(xiàn)孩子的正確行為,而且予以重視和嘉獎。要知道,對于孩子來說,被重視有時具有很大的效用,尤其是在受到自己所依賴的人的夸獎時,孩子就會更加努力,當被夸獎的期望落空時,孩子內(nèi)心的那種失落感之大,是大人們難以想像的。 歡迎訪問:心靈讀吧 心理學書籍在線閱讀 http://psy163.com 5.受到激勵的孩子,能具有積極的人格特征,而得不到鼓勵的孩子就會形成消極的人格特征。懷著一種灰溜溜的心情走上社會,會使他們成為社會惰性群體中的一員。這樣的結(jié)果是每一位父母都不愿意看到的。 歡迎訪問:心靈讀吧 心理學書籍在線閱讀 http://psy163.com 6.生活中,如果父母總是盯著孩子的缺點和錯誤不放,如同只看到小黑點而看不到大張的白紙??淳昧?,眼睛里只有孩子犯的錯誤。看問題的著眼點不同,會得出完全相反的結(jié)論。父母應(yīng)該換個角度來看待孩子,多注意孩子身上的“白點”,積極肯定孩子的優(yōu)點。 歡迎訪問:心靈讀吧 心理學書籍在線閱讀 http://psy163.com 7.孩子的成長方向在很大程度上來自父母的賞識和期望,你期望孩子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他就可能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孩子在一種賞識的氛圍中生活,經(jīng)常聽到的是期望的語言,就會變得非常自信,這時候心理、生理會調(diào)整到一個最積極、最活躍的狀態(tài),真的能如自己所期望的那樣達到一個個目標。因此,每位家長對孩子都要有一個好的期望,而且要通過言談舉止讓孩子感受到你的賞識。 歡迎訪問:心靈讀吧 心理學書籍在線閱讀 http://psy163.com 8.對于任何一個孩子,只要熱情肯定和賞識,就可能得到希望的效果。父母應(yīng)該對孩子傾注常識和熱情,寄予熱切的希望,提出合理的學習目標和要求。當你對孩子的肯定多于否定時,你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正朝著你期望的方向發(fā)展。 歡迎訪問:心靈讀吧 心理學書籍在線閱讀 http://psy163.com 9.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強者,而一旦孩子失敗,就對孩子橫加貶斥,這是不對的。父母要看到孩子的進步,而不要太在意結(jié)果。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多看到孩子積極的一面。而不要用固定不變的眼光觀察孩子。 歡迎訪問:心靈讀吧 心理學書籍在線閱讀 http://psy163.com 10.鼓勵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使一個不幸的孩子重新站起來。家長要從故事中體會鼓勵孩子的方法,不僅要鼓勵孩子去做,而是當孩子取得每一步成功時,都要不失時機地鼓勵孩子。你的鼓勵是孩子進步的方向和階梯。 歡迎訪問:心靈讀吧 心理學書籍在線閱讀 http://psy163.com 11.不是孩子需要賞識,而是賞識使他們變得越來越好;不是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們變得越來越壞。家長怎樣對待孩子,將決定孩子不同的命運??墒?,當孩子表現(xiàn)不好時,許多家長卻往往一味地指責,抱怨孩子這也不好,那也不行,而很少想過自己的責任,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結(jié)果,很多父母把原來活潑可愛、朝氣蓬勃的孩子,變成了沒有志氣、沒有理想、自暴自棄、平平庸庸地度過一生的人。 歡迎訪問:心靈讀吧 心理學書籍在線閱讀 http://psy163.com 12.不是聰明的孩子需要夸獎,而是夸獎能使孩子更聰明。在適當?shù)臅r機,適當?shù)膱龊?,可以隨機應(yīng)變、創(chuàng)造時機、稍作夸張,以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喚起孩子的自信心。 歡迎訪問:心靈讀吧 心理學書籍在線閱讀 http://psy163.com 13.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會間接地產(chǎn)生多么巨大的效果。家長以積極的態(tài)度期望孩子,孩子可能就會朝著積極的方向改進;相反,對孩子的偏見也能產(chǎn)生消極的結(jié)果。孩子對自己的看法完全取決于周圍人的評價,特別是父母的評價,哪怕是一句不經(jīng)意的話,或者是一個無意識的眼神,都會對孩子產(chǎn)生長久的影響。 歡迎訪問:心靈讀吧 心理學書籍在線閱讀 http://psy163.com 14.家長應(yīng)該怎樣愛孩子呢?一定要給他們盡可能多的文化知識和做人的道理。對孩子的愛可以改變他的人生,甚至能使他從悲慘的境遇中脫離出來。愛可以融化冷漠和絕望,可以為身旁的人帶來幸福與希望,可以創(chuàng)造種種人間奇跡。 歡迎訪問:心靈讀吧 心理學書籍在線閱讀 http://psy163.com 15.孩子是母親最珍貴的珠寶,是母親最引以為驕傲的珠寶。這種親情是世界上其他任何東西都無法比擬的,適當?shù)倪\用它能夠在孩子的內(nèi)心萌動愛的希望和力量,長久激勵孩子不斷取得進步。 歡迎訪問:心靈讀吧 心理學書籍在線閱讀 http://psy163.com 16.父親用自己的行動——一如既往地給自己的女兒送花來表達自己對她的愛,幫助她不斷克服人生的困境,這種愛也被自己的孩子繼承了下來。如果父親對自己的孩子的優(yōu)點視而不見,不理不睬,對自己孩子的體驗都不關(guān)心,還能指望孩子做什么?把孩子教育成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間斷的、持久的努力。 歡迎訪問:心靈讀吧 心理學書籍在線閱讀 http://psy163.com 17.沒有母親對本杰明威斯特的賞識,就沒有他后來的成就。對于一個未成年卻充滿想像力的孩子,我們永遠都不可能預測他將通過何種方式、何種途徑去實現(xiàn)未來的人生價值,獲取屬于他的成功。我們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鼓勵、再鼓勵!只要是積極的、向上的、生動的就去鼓勵,剩下的事讓孩子自己去做,他往往能在“不可能”中達到一個光輝的頂點! 歡迎訪問:心靈讀吧 心理學書籍在線閱讀 http://psy163.com 18.每一個人都是有個性的,人沒有絕對相同的。因此“人與人相比”毫無意義可言。對孩子的缺點,不去隨意談?wù)摶蛑肛?,而是用另一種方式幫助孩子改正缺點、克服心理障礙,這才是成功父母的上上策。懂得孩子心理的父母就會用積極的態(tài)度進行比較。 歡迎訪問:心靈讀吧 心理學書籍在線閱讀 http://psy163.com 19.俗語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但是對意志薄弱的孩子來說,失敗可能造成沮喪的心態(tài)。成績不好的體驗會使孩子厭學。從進步走向新的進步,也是一條成功之路,尤其對孩子更是如此。 歡迎訪問:心靈讀吧 心理學書籍在線閱讀 http://psy163.com 20.孩童時期的孩子有他自己的誰知和行為方式。家長應(yīng)以賞識的態(tài)度處之,切不可把孩子當成成人看待,對他們的教育也不應(yīng)該用成人的標準。應(yīng)該給他們更多一些理解和寬容,更多一些自我體驗和認知的空間。 歡迎訪問:心靈讀吧 心理學書籍在線閱讀 http://psy163.com 21.孩子的許多看似不切實際的夢想其實都是有可能實現(xiàn)的。這是因為,夢想會使人心中產(chǎn)生激情,而這種可貴的心靈動力,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孩子的潛能,從而實現(xiàn)理想。面對孩子的夢想,很多父母說那是不切實際的“好高騖遠”,可他們不明白,正是有了夢想,不切實際才有可能開拓通往實際的道路。所以父母要學會給孩子經(jīng)夢想,讓孩子在一個個夢想中,充分發(fā)揮想像力與創(chuàng)造力。 歡迎訪問:心靈讀吧 心理學書籍在線閱讀 http://psy163.com 22.開啟孩子的思維,首先要讓孩子學會夢想,敢于夢想。其實每個孩子都有五彩繽紛的夢想,盡管有些異想天開,脫離眼前的實際,但畢竟是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是孩子最有價值的精神財富。 歡迎訪問:心靈讀吧 心理學書籍在線閱讀 http://psy163.com 23.幾乎每個孩子都對自己未來有美好的設(shè)計,盡管他們不知道夢想實施起來有多么艱難。但不可否認的是,夢想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具有巨大的激勵作用。其實,孩子的夢想實現(xiàn)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了夢想孩子才會有所期望,從而增強自己的自信心。即使最終沒有成就自己的夢想,但至少孩子會有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和發(fā)展空間。 歡迎訪問:心靈讀吧 心理學書籍在線閱讀 http://psy163.com 24.沒有人能保證別人的命運,即使是給予孩子生命的父母,也難保證孩子的生命中會出現(xiàn)什么,不會出現(xiàn)什么。而命運也不需要被保證,每個人除了要有超越命運某個階段束縛的夢想外,還要有對夢想持之以恒的追求。父母在孩子的生命中,充當?shù)慕巧粦?yīng)是輕而易舉地粉碎孩子的夢想,而應(yīng)是鼓勵給予他們夢想。如果不能給予孩子夢想,那至少應(yīng)該支持他們完成夢想。 |
相鄰博客
- 清除家庭教育中的垃圾信息(轉(zhuǎn)) [2010-03-03 15:25:00]
- 家庭教育呼喚“智慧”(轉(zhuǎn)) [2010-03-03 15:26:00]
- 家庭教育智慧語(2)(轉(zhuǎn)) [2010-04-28 12:30:00]
- 家庭教育智慧語(3)(轉(zhuǎn)) [2010-04-28 12:32: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