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統(tǒng)合失調的表現
據兒童心理衛(wèi)生研究專家介紹,兒童在學習與生活中患感覺統(tǒng)合失調癥,將會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人的認知能力與適應能力,從而推遲人的社會化進程。人的感覺統(tǒng)合系統(tǒng)分為視覺統(tǒng)合系統(tǒng)、聽覺統(tǒng)合系統(tǒng)、觸覺統(tǒng)合系統(tǒng)、平衡統(tǒng)合系統(tǒng)與本體統(tǒng)合系統(tǒng)等。
一般來說,視覺統(tǒng)合失調的學齡兒童,在課內課外閱讀時,常會出現讀書跳行、翻書頁碼不對、演算數學題常會抄錯等等視覺上的錯誤,從而造成學習障礙。時間久了,必然會造成孩子學習成績下降,跟不上學習進度,在心理上產生自己不如他人的自卑感。另外,這類患者在生活上還常常丟三落四。
聽覺統(tǒng)合失調的兒童則多數表現為經常忘記老師口頭布置的家庭作業(yè)或者下節(jié)課要帶什么學習用具,他們上課時總是東張西望,老師講的知識一點也聽不進去。平時家長喊他,他也不在意。同時,這類兒童記憶力差。孩子不能讓“課堂40分鐘”產生良好的效益,而且也會影響課外的正常生活。這種現象如不糾正,時間長了,孩子會在心理上懷疑自己的能力,甚至厭學逃學。
觸覺統(tǒng)合失調的孩子往往對別人的觸摸十分敏感,心理上總有一種擔心害怕、易受驚的感覺。在學習與生活中則表現為好動、不安、辦事瞻前顧后,甚至怕剃頭、怕打針。這樣的孩子被家長帶到醫(yī)院請心理醫(yī)生診斷,總以為孩子得了“多動癥”。觸覺統(tǒng)合失調的孩子由于心理上總處在一定程度的紊亂狀態(tài),時間一長,必然使學習與生活質量不斷下降。
平衡統(tǒng)合失調會讓孩子在學習與生活中常常觀測不準距離,做事時協(xié)調能力較差,甚至穿鞋子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將鞋左右穿反。由于距離觀測不準,會讓孩子無法正確掌握方向;會讓孩子對事物的興趣逐漸減少。一個孩子平衡統(tǒng)合失調,往往會在心理上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與認知熱情。
本體統(tǒng)合失調的孩子多數表現在上體育課時不會跳繩,跑步時動作不協(xié)調不準確;在上音樂課時,常常發(fā)音不準,甚至與人交談、上課發(fā)言時口吃等。雖說這些學習課目不是主課,但是,它們卻對上好主課起到很重要的輔助與促進作用,長久下去勢必影響主課的學習。
感覺統(tǒng)合失調的原因
據一位兒童教育研究專家介紹,產生感覺統(tǒng)合失調的主要原因大致分為:城市兒童生活都市化,現代家庭小型化;家長過分看重“第二課堂”等。正因為有了這些因素,致使學齡兒童的活動空間不斷縮小,從而導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應有的各種感覺刺激機會大幅度減少。
有一位孩子的父親在地質勘探隊工作,常年不回家,而母親又在紡織廠上輪班,孩子家住高樓,一個人跟年逾花甲的奶奶生活。因此他的生活十分機械與單調,平時除了上學,就是回家做作業(yè),或看看電視。這種封閉的生活自然會使孩子接受外界感覺信息刺激的機會減少,產生感覺統(tǒng)合的失調也就在所難免。
還有不少雙職工更沒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照看孩子。我們時常可見父母上班后,孩子一個人獨守門戶的現象。單就一個“獨”字,就給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與感覺統(tǒng)合能力的增強帶來許多不利的因素。他們大多數又被父母過分嬌慣與寵愛,養(yǎng)成孤傲任性的性格,再加上又沒有伙伴群的關注,不習慣群體生活,依賴性強,獨立生活能力差,一旦父母婚姻破裂、家庭解體,孩子的心理失衡要比大家庭中的孩子嚴重得多。心理失衡是能夠嚴重削弱人的感覺統(tǒng)合能力的。據資料顯示,在少兒犯罪中,60是因為父母離異,家庭不幸、心理失衡造成的。
據報載,黑龍江省最近對7至11歲孩子的調查顯示,有90以上的孩子學過鋼琴、電子琴以及舞蹈、美術等。同時,調查也顯示,60的兒童不會系鞋帶,不會穿衣服,甚至連球也拍不了幾下。
現實生活中,不少家長總是將成人社會的競爭意識,過早地轉嫁到了孩子身上,從而加重了他們的心理負擔,而孩子自己應有的、感興趣的東西受到了缺乏理智的和無情的壓制。在這樣環(huán)境中學習與生活的孩子感覺統(tǒng)合系統(tǒng)怎么會不失調?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5977b00100h04g.html(苗巍收集整理)
相鄰博客
- 從5方面培養(yǎng)兒童思維能力 [2010-06-07 09:19:00]
- 用游戲訓練寶寶的方位感 [2010-06-10 09:03:00]
- 32個經典游戲提高寶寶智力 [2010-06-11 07:08:00]
- 新生兒的益智訓練 [2010-06-11 07:12: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