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當張敏的父母帶著女兒到處治療她拉肚子的病時,母親怎么也不會想到,這其實是張敏心理焦慮的一種軀體化反應。15歲的張敏(化名)是一位漂亮的初三女孩,從外表上根本看不出有緊張和焦慮的癥狀。升入初中以來,張敏的學習成績一直都排在班里前六名,老師和家長都對她寄予了厚望。張敏不僅學習好,是班里的學習委員,而且人又長得漂亮秀氣,人緣特別好,一直是父母和老師的驕傲。進入初三,學習開始緊張起來,學校的各種考試也接連不斷,第一學期期中考試開始前的兩三天,張敏開始莫名其妙地拉肚子,差點耽誤了考試。也因為這個原因,考試成績并不理想,父母和老師都安慰她,只當是意外。沒想到這之后只要每逢考試張敏就會拉肚子,后來居然逐漸發(fā)展到即使單元測驗也會如此,而只要考試一結束,拉肚子的病又不治自愈。就這樣反反復復,學習成績因此大受影響,最差的時候甚至考到了班里的二十多名。媽媽非常著急,帶著張敏到醫(yī)院反復檢查,但怎么也查不出毛病來。
原因分析:張敏一考試就拉肚子,但反復檢查的結果是哪里也沒有毛病,可以初步推斷,張敏拉肚子的根源不是消化道出了問題。張敏的學習成績一直在班級排前六位,老師和家長都對她寄予厚望,可以想見,張敏是老師和家長的寵兒,平時一定得到了他們更多地關注。由于從小到現(xiàn)在她一直生活在贊揚聲中,這無形中給她增加了非常大的心理壓力,而中考的即將來臨,使這種壓力到了一定的極限,面對越來越多的考試,她擔心自己考不好,讓老師、家長失望,在她的潛意識中產(chǎn)生了逃避的反應,最終導致考試焦慮,進而引起了消化系統(tǒng)功能紊亂——拉肚子。不是自己沒有進步,是拉肚子影響了考試成績,這樣的事實,一方面,張敏心理上覺得容易向老師家長交代,另一方面,在老師和家長面前,張敏仍然能夠保持好學生的形象,從而得到他們更多的關注。其實,張敏潛意識里是用拉肚子的方式在逃避考試,從而逃避失敗的可能,表面上看是她自信心不足的表現(xiàn),其實她是無意識地選擇了一條可以保護自己自尊和維護自己形象的途徑,而這樣的選擇在意識層面是連她自己都不十分清楚的。以上的這些分析在和張敏面對面咨詢的過程中得到了很好的驗證。
一、考試焦慮的界定
考試焦慮是一種比較復雜的消極情緒和行為現(xiàn)象。許多人對此提出了不少見解。曼德勒(G?m-andler)認為,考試焦慮是一種處于失助和紊亂狀態(tài)下的一種情緒。沃而普(J?Woipe)則強調,考試焦慮是一種習慣性的、條件性的情緒反應。而薩拉森(I?G?Salason)為,應當把考試焦慮看作是同注愈和認知評價相聯(lián)系的緊張情緒狀態(tài),等等??偠灾?,考試焦慮是在一定的應試情境激發(fā)下,受個體認知評價能力、人格傾向與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約,以擔優(yōu)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為行為方式,通過不同程度的情緒反應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從這個定義,我們可以看出,考試焦慮包括以下幾個基本成分:
(l)認知成分。以優(yōu)慮為特征,由消極的自我評價或他人評價所形成的意識體驗,經(jīng)過多次強化,就會形成習慣性的思維定勢。如有的學生一面臨重大考試,頭腦中就會出現(xiàn)“慘了!”、“糟了!”、“完了!”等語言暗示.在認識上維持著焦慮狀態(tài),使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思路不清晰,從而干擾正常水平的發(fā)揮。
(2)生理反應。它是同植物性神經(jīng)系統(tǒng)活動增強相聯(lián)系的特定的情緒反應。如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腸胃不適、尿頻多汗、頭痛失眠等,這些生理現(xiàn)象的反常,導致焦慮加深、情緒浮躁。
(3)行為表現(xiàn)。煩躁、心神不寧、好發(fā)脾氣,多余動作增加或發(fā)呆、愣神,草率答題等,嚴重時則逃避考試。焦慮狀態(tài)導致考試失敗,而考試失敗又加劇了焦慮狀態(tài)。于是,考試與認知偏差、焦慮不安、成績不佳等便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
二、考試焦慮的原因分析
下列幾個方面都可能引起考試焦慮:
1.成功的期望值太大。有的同學之所以會產(chǎn)生高度的考試焦慮,是因為把考試的成敗對他們的作用,尤其是心理意義看得太重要,把這種成敗看得過于絕對,甚至無法更改,把考試的成績看得同他們的升級、畢業(yè)、升學乃至今后的就業(yè)密切相關,是他們獲得自卑的唯一依據(jù),這樣就會產(chǎn)生焦慮并大大地提高考試焦慮的水平。如有的同學認為:(去年沒考上),今年如果再考不上,就太不可救藥了。
2.外界環(huán)境的壓力。社會的典論,師長親友的過高期望,會形成一個縈繞于考生周圍的有強大壓力的心理環(huán)境,勢必導致考生產(chǎn)生考試焦慮。
3.自身的知識基礎。有的考生自身的知識與他們過高的期望值之問有一定的差距,一方面考生的基礎知識功底不太好;另一方面他們希望能在考試中獲得理想成績,使自己的自卑心得到充分的顯示和滿足,這些矛盾必然導致考生產(chǎn)生考試焦慮。
4.已考學科的影響。由于前面考試的科目狀況不佳,沒有達到預計的理想效果,使考生對所考科目產(chǎn)生畏懼心理,也會產(chǎn)生考試然慮。
5.臨考前或考試中身體狀況不佳,也會產(chǎn)生考試焦慮。
6.對考試取勝的信心很足,沒有應對失誤等意外事情的心理準備,如遇到考題中有比較多的難題,也會產(chǎn)生考試焦慮情緒。
三、消除考試焦慮的方法
1.正確地認識考試焦慮
由前面所述可知,在大考來臨之際,考生都會有一定程度的緊張和焦慮,這是非常正常和自然的,而且適度的然慮將有助于考生水平的發(fā)揮。關鍵是考生自己要主動調節(jié)好這種焦慮,可以這樣毫不夸張地說,誰對這種焦慮心理調節(jié)得好,誰在考試中就能取勝。因此,考生對自己考前的適度焦慮,不必過分緊張,以免人為地加劇了熱慮的程度,以致干擾正常的復習考試。
2.樹立必勝的信,“前蘇聯(lián)舉重冠軍瓦西里亞歷山耶夫有這樣一句名言:“在舉起杠鈴之前,我必須在精神上把它舉起來”,這句話充分說明了精神力量的巨大作用。考試也是一樣的,相信自己的力黃,相信自己經(jīng)過平時的認真學習和系統(tǒng)而全面的復習是能夠考好的,相信別的考生能做出的題自己也一定做得好,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是考試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事實證明,自信心能振奮人的精神。只有相信自己能考上理想的學校的人,才能百折不撓、披荊靳妹,戰(zhàn)勝和克服一個又一個的難題。
3,要有良好的心理準備
考前良好的心理準備是考試取得理想成績的重要條件,它甚至與考試的知識技能準備、能力準備及生理準備同等重要。無數(shù)事實證明,在其它條件大致相同的情況下.誰的心理準備充分、扎實,誰就能獲得更大的成功。因此,考生必須重視自己的心理準備。對參加考試有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在心理上擺脫考試的未浮.要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廣闊意境。既要正確地對待外來的壓力,更不要自己再給自己增加壓力。臨考前,不要去想考試成敗將會給自己帶來什么后果,尤其不要夸大考試成敗的影響,對自己的期望也不要太高,要實事求是,要有承受考試失敗的心理準備。
4.考試前要休息好
考試期間,腦力勞動的負擔是很重的.因此,在考前和考試期間一定要休息好,注意用腦衛(wèi)生。首先,臨考前要減輕學習負擔。這時應主要看看各種教材,自己的筆記,做過的習題、試卷,尤其是其中過去做錯了的,目的是使曾經(jīng)學習過的知識翻新、再認、備忘。臨考前決不妥再去開辟“新戰(zhàn)場”,做大量的難題。考前兩三天最好停止復習功課,讓自己徹底地輕松一下。其次,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在復習迎考過程中,同學們的大腦處于高度興奮、緊張的狀態(tài),由于長期的夜戰(zhàn)、疲勞戰(zhàn),同學普遍都睡眠不足.且生活現(xiàn)律混亂。因此.考試前一定要注意適當休烏,保證充足的睡眠,且注意把自己大腦的興奮查、調整到白天的考試時間內。如果有同學出現(xiàn)煩躁、失眠等癥狀葉,應注意調節(jié),平心靜氣,不思考任何問題,即可慢慢入睡,尤其不要自己給自己以負效應的暗示,“我失眠了”“我不行呀”等。如果失眠現(xiàn)象太嚴重,也可在醫(yī)生指導下服少量鎮(zhèn)靜、催眠藥物,但必須慎之又慎。第三,要適當進行一些文體活動,但不要太劇烈,也不要有危險性的。這樣可使大腦得到積極的休忽,還可減輕精神上的負擔和焦慮。
5.要保證身體健康
考試期間要吃飽吃好,不要勉強湊合,要適當清淡可口些,不要太油膩,不要餓著肚子進考場,也不要在進考場前飲用過多的飲料、茶水。要注意根據(jù)天氣冷暖的變化增減衣服,還要減少不必要的活動,以保證身體的健康和安全。
6.要有意識地調節(jié)和控制情緒
當覺察到已產(chǎn)生考試焦慮(一般會出現(xiàn)心慌意亂、焦躁不安、多汗、頭暈、恐懼等癥狀)時,要注意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可以將注意力轉移到能使自己情緒高漲的刺激物上去,或參加一些適度的運動,或到室外去散散步,呼吸一些新鮮空氣。進考場前不防做一點自我放松的動作,如:做深呼吸、握握拳、伸伸腿、朗誦自己喜愛的詩句或歌曲,或者做些有益的自我暗示,待心情稍穩(wěn)定一下再去做題
相鄰博客
- 如何通過情緒判斷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 [2010-06-12 11:23:00]
- 十天改變一生(轉六) [2010-06-14 09:27:00]
- [轉] 12歲男孩畫“思維導圖” 兩天背完成語詞典 [2010-06-23 13:18:00]
- (轉)毀掉孩子“自尊”的18種做法 [2010-06-23 13:25: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