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溫迪?莫格爾,博士,是全美國聞名的臨床心理學家、教育家和課堂團隊領導,擔任著具有百年歷史的靈性及倫理教育委員會的理事,多年來在美國的猶太民族從事家長學校的親子教育培訓工作,給無數父母、教師、牧師和學校管理層作過講座,探討當代生活給我們帶來的種種挑戰(zhàn),為教育子女提供了新的路線圖。
閱讀簡介: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各行業(yè)的優(yōu)秀人才,很大一部分出自猶太民族,如愛因斯坦、洛克斐勒、杜拉克、弗羅伊德、門德爾頌、畢加索……美國億萬富翁中有20%是猶太人,諾貝爾獎得主中也有20%是猶太人。“
本書以幽默生動的語言總結了猶太教在接納、尊敬、感恩、人格、家務、飲食、自律、時間管理八個方面的先進理念和方法,風格大膽且令人耳目一新,文筆優(yōu)美且令人掩卷沉思。
這不僅僅是一本育兒行動手冊,更向我們提供了如何看待世界、看待生活和家庭的全新思路和方法.本書在全球流傳甚廣,是影響全球百萬家庭、造就卓越人才的教育法之一。
原書名為《磨破膝蓋的福分》,據著名育兒專家小巫回憶,在海外工作時曾有朋友向她提及此書,在本書中文版出版之際,她欣然提筆代序,真誠向中國的父母推薦。
《放下孩子》:作品相關
![]() |
- 推薦語
- 孩子并非你的杰作(1)
- 孩子并非你的杰作(2)
- 孩子并非你的杰作(3)
- 孩子并非你的杰作(4)
- 目錄(1)
- 目錄(2)
- 不抱孩子的睿智父親(1)
- 不抱孩子的睿智父親(2)
- 不抱孩子的睿智父親(3)
《放下孩子》:精彩選載
為自己出外工作感到內疚,或是疼惜子女而避免讓孩子干家務的父母,并沒有帶給孩子什么好處。這其實是用子女未來的成就來交換父母眼前的好意。在真實世界中,重復性的工作和冗長的文書作業(yè),就跟獎勵和贊賞一樣常見,為子女人為地屏蔽掉這些活計,其實就是在削弱他們的適應能力。我們不妨以你相當熟悉的為人父母的工作來打個比方。要想做一個好父母,需要操心的事相當多,既有讓人感到愉快的,例如睡前親吻孩子光滑細嫩的額頭和雙頰,或是為孩子的第一場豎笛表演鼓掌叫好;也有不那么愉快的工作,像是因為小孩嘔吐而接連給搖籃換了兩三次床單,或是在漫長的一天工作之后回家還得用閃示卡來幫孩子演練乘法表。
- 二、接納之道:發(fā)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1)
- 二、接納之道:發(fā)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2)
- 二、接納之道:發(fā)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3)
- 二、接納之道:發(fā)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4)
- 二、接納之道:發(fā)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5)
- 二、接納之道:發(fā)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6)
- 二、接納之道:發(fā)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7)
- 二、接納之道:發(fā)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8)
- 二、接納之道:發(fā)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9)
- 三、敬重之道:懂得尊重才有機會(1)
- 三、敬重之道:懂得尊重才有機會(2)
- 三、敬重之道:懂得尊重才有機會(3)
- 三、敬重之道:懂得尊重才有機會(4)
- 三、敬重之道:懂得尊重才有機會(5)
- 三、敬重之道:懂得尊重才有機會(6)
- 三、敬重之道:懂得尊重才有機會(7)
- 三、敬重之道:懂得尊重才有機會(8)
- 三、敬重之道:懂得尊重才有機會(9)
- 三、敬重之道:懂得尊重才有機會(10)
- 三、敬重之道:懂得尊重才有機會(11)
- 六、勞動之道:在家務事中碰撞出火花(1)
- 六、勞動之道:在家務事中碰撞出火花(2)
- 六、勞動之道:在家務事中碰撞出火花(3)
- 六、勞動之道:在家務事中碰撞出火花(4)
- 六、勞動之道:在家務事中碰撞出火花(5)
- 六、勞動之道:在家務事中碰撞出火花(6)
- 六、勞動之道:在家務事中碰撞出火花(7)
- 六、勞動之道:在家務事中碰撞出火花(8)
相鄰博客
- 不是孩子的問題:破解家庭教育9大難題 獻給天下父母的36計 [2010-06-10 21:10:00]
- 我們男孩:一本造就男孩優(yōu)秀品質的書 [2010-06-10 21:12:00]
- 米爾頓的秘密:學會活在當下的第一堂課 [2010-06-30 21:48:00]
- 上班族媽媽的教子寶典:教你做事業(yè)成功的好媽媽 [2010-06-30 21:53: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