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考試全班第一 老爸重獎百萬寶馬車(圖) | ||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4日17:03 溫州新聞網 | ||
父親重獎刺激粗心兒 該小學一位校長向記者透露,這個小孩子很聰明,但是因為粗心大意,以前的學科測試不是很理想。為此,父親激勵孩子道:如果你能考一個好成績,我就獎勵你一輛寶馬車。期中考試結束后,這位學生的語文、數學、外語測試都拿到了班級第一名。父親得知后喜出望外,立即以孩子的名義買了一輛價值107萬元的寶馬車。這輛車專門用于接送孩子上學,其余的時間車都閑置在家里。 該校的一位老師告訴記者,學生家長是從鄰省遷到上海的新上海人,從事房地產工作,現已經離異,這位小學生和父親一起生活。這位父親工作一直很忙,沒有時間照顧孩子,于是將孩子轉到本市一所寄宿制學校讀書,每周日下午送孩子去學校,周五下午接孩子回家。 學校獲悉后積極引導 該校校長知道這件事情后,立即囑咐這位學生的班主任,盡管家長獎勵寶馬是學生的家事,屬于隱私,但這種行為可能對對孩子的成長產生不良影響。校長要求班主任對這位學生要特別加強教育、引導,不要跟周圍的學生進行物質上的攀比。此外,校長還要求周圍的人要嚴守這個隱私,為這位學生的成長創(chuàng)造一個好的成長環(huán)境。 物質鼓勵應有度 針對目前很多家長利用物質獎勵來刺激孩子讀書的現象,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所的樂善耀教授指出,這位父親鼓勵孩子認真學習的初衷是好的,但他可能不知道,物質刺激得久了,孩子就會產生一種錯覺,讀書就是為了獎勵,家里的房子、車子都有了,沒有其他需要了,自己也就可以不用再認真讀書了。 其次,錢代替不了父母對孩子的關愛,孩子更需要父母的精神鼓勵,需要家長對自己的肯定、欣賞、鼓勵?,F在,很多家長習慣用傳統(tǒng)的物質來激勵孩子,這一做法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僅滋長了孩子的虛榮心,也教孩子學會攀比。樂教授提醒家長們,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兩個需求,缺一不可。 晚報快評 小心 一位單親爸爸,因為兒子考出好成績,實現承諾,為三年級的兒子買了一輛寶馬車。 愛子心切,言而有信。作為事業(yè)有成的父親,在經濟富裕的情況下,給孩子一些物質獎勵,本無可厚非。 可是,一輛寶馬獎給三年級的兒子,似乎過于豐厚了一些。孩子物質快樂的尺碼已達百萬之多,這孩子今后還有數十次重要的考試,如果他繼續(xù)爭氣,以后要再讓他快樂一回,也就難了。 這已不是新聞:不少海外大亨,其教子秘方是讓孩子從最卑微的工作做起。富可敵國的鋼鐵大亨,因為孩子勤做家務,其獎勵僅是勤雜工的“計件日薪”。 花錢可以大方,但培養(yǎng)孩子務必小心。(余衡)(作者:晚報記者楊玉紅報道) |
相鄰博客
- 手語舞---不同歌曲手語舞網址(姜文玲) [2010-04-29 11:24:00]
- 家有中等生(轉) [2010-04-29 11:28:00]
- 這樣練就英語聽力 [2010-07-22 18:08:00]
- 怎樣做一個合格的家長 [2010-07-22 18:09: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