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如何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轉(zhuǎn)) |
[ 2010-3-18 19:32:00 | By: 牽手①步②步 ] |
0
在這里,作為教師我要提醒家長注意:光把目光盯在孩子的成績上是近視的,學習成績是一時的,這次考得好,下次未必考得好,而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可以讓孩子終生受益的。另外,下次在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的時候,不妨從他的學習習慣上找找原因。家庭是孩子的第二課堂,家長是老師的助手,在此就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簡單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不當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教育家葉圣陶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美國作家杰克·霍吉在《習慣的力量》一書中說:“行為變成了習慣,習慣養(yǎng)成了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對兒童來說好的習慣是命運的主宰,是成功的軌道。學習成績的競爭實際上是學習習慣的比賽。學習成績只是一種水到渠成的東西,是學習的副產(chǎn)品。孩子在小學階段重點是培養(yǎng)學習習慣,作為家長要重視這個階段。小學的課程簡單,家長很容易與孩子交流溝通學習體會,在交流溝通中培養(yǎng)孩子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如果等到了初中、高中,孩子學習的東西,我們家長不會,那時想幫忙也是無能為力了。在小學階段,父母應著重培養(yǎng)孩子以下幾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1、專心聽講、不懂就問的習慣 專心聽講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積極思考的基礎,也是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的前提。因此,家長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上課專心聽講的習慣。 專心聽講包括看、聽、想、做四個方面的內(nèi)容: 看——是指看老師演示、板書和身體動作; 聽——是指注意傾聽老師的講解和同學的回答討論等;要求孩子聽課時思想不要開小差或做小動作,注意力要集中。 想——是指根據(jù)所學的內(nèi)容,想一想自己學會了哪些,還有哪些未弄懂,有什么新的想法;同時認真傾聽其他同學回答問題,仔細研究他們回答得是否正確,有沒有需要補充的,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就要大膽地提問,向老師和同學請教,也可以和家長一起探討,共同尋找答案,直到將問題弄懂為止。 做——是指自己動手進行實踐活動和做練習。 2、講求學習效率的習慣 孩子在學校里的學習是有嚴格時間規(guī)定的,在家里父母要幫助孩子形成比較固定的學習時間。 有關(guān)調(diào)查表明:學習效率高的孩子,一般都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功課。讓孩子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學習任務,能使孩子在一定時間內(nèi)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學習的愿望和情緒,這種時間定向能在很大程度上使開始投入學習的準備時間減少到最低限度,使孩子能夠很快地進入專心學習的狀態(tài)。 父母要引導孩子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專心致志,高效率地完成學習任務,以培養(yǎng)孩子講求學習效率的良好習慣。 3、細心檢查的習慣 孩子做作業(yè)時,一般都是整體知覺在發(fā)揮作用,有些孩子只求速度,很少顧及到一些細節(jié)問題:如寫錯字、看錯運算符號、少做了習題等。在孩子做完作業(yè)之后,父母應該引導孩子及時從整體知覺調(diào)整到部分知覺,從細微處檢查是否有疏漏之處。同時,父母還應教給孩子檢查作業(yè)的方法,如看看是否漏題、是否寫錯了字、做錯了題等,讓孩子逐漸養(yǎng)成做完作業(yè)后細心檢查的良好習慣。 4、知難而進的習慣 有的孩子自覺控制能力較差,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往往不肯動腦思考,遇難而退、容易放棄。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千萬不可代替孩子解答難題,而應該引導孩子動腦筋,多思考,激勵孩子攻克難關(guān)。當孩子通過努力解決了學習上的難題時,成功的喜悅將會帶給孩子更大的鼓舞,讓孩子享受到成功的快樂,這樣有利于讓孩子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在學習中養(yǎng)成知難而進的好習慣。 5、良好的閱讀習慣 科學研究也表明,孩子的閱讀量只有達到課本總閱讀量的四五倍,才有可能形成語文能力;一個人擁有的詞匯量和他的智商成正比。大量閱讀是提高孩子能力,發(fā)展孩子智力的重要途徑。 首先創(chuàng)設良好的家庭讀書條件 一個家庭有沒有書,孩子是不是經(jīng)常能接觸到書,這與孩子是不是喜歡閱讀有著很大的關(guān)系。如果條件允許,家長應不嫌“汗牛充棟”,只要是對孩子閱讀有益的書籍,先買好,放在孩子每日見到的地方。天長日久,孩子每天所見都是書,隨意翻翻,慢慢就會對書籍產(chǎn)生興趣?!?/span> 第二家長要成為孩子讀書的伙伴 身教重于言教,只有熱愛讀書的家長才能培養(yǎng)出愛讀書的孩子。家長首先要喜愛閱讀,懂得閱讀的方法,了解書籍的內(nèi)容,這樣才能指導孩子閱讀,用自己的行為潛移默化地帶動孩子喜歡閱讀。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閱讀習慣的初期,最重要的是要多讀文章給孩子聽,這樣不僅可以延長孩子有意注意的時間,增加孩子的識字量,激發(fā)孩子的想象力,促進他們的情感發(fā)育,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yǎng)他們讀書的興趣,從而使學生自覺自愿地想去讀書。對于這一點,美國著名教育家吉姆認為;讀書給孩子聽的作用“僅次于擁抱”,在這樣的“擁抱”下,孩子的讀書興趣上來了,熱情高漲了,慢慢的,他們對讀書的態(tài)度就變成了“我要讀”。一個人需要養(yǎng)成的良好習慣很多,光小孩子在學習中需要的習慣就有:課前預習的習慣、專心聽講的習慣、積極思考的習慣、獨立完成作業(yè)的習慣、仔細觀察的習慣、自主學習的習慣、不懂就問的習慣、追根求源的習慣、歸納總結(jié)的習慣、遵守時間的習慣、講求效率的習慣等等。還有生活、做人等方面的習慣就更多了。不要怕麻煩,年輕的父母們!家庭就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的地方,父母就是子女如何做人的榜樣!今天的煩是為了明天的順利。教育是一份責任,也是一門藝術(shù),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都不能離開老師的教導,不能缺少家庭的關(guān)懷,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成功。從培養(yǎng)習慣開始,為了自己的孩子成功,多留意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吧!
|
相鄰博客
- 高效學習方法訓練課程(轉(zhuǎn)成長訓練中心) [2010-03-24 18:45:00]
- 含淚向?qū)W生推薦一篇好文章(轉(zhuǎn)) [2010-03-26 09:17:00]
- 家長怎樣指導孩子使用計算機和互聯(lián)網(wǎng)(轉(zhuǎn)) [2010-03-26 09:56:00]
- 讓孩子與學習結(jié)緣---給家長的十條建議(醉梅)(轉(zhuǎn)) [2010-03-26 10:05: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