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入學弊大于利(高虹)
每年夏季都是各類學校最忙碌的時期,升學、畢業(yè)、考試,閱卷,招生等等工作,如這個盛夏的天氣一般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幼兒園也是如此。市內(nèi)各幼兒園的大班畢業(yè)典禮隨著月底的到來基本上都已進行完,招生工作也早已展開。三年幼兒園生活,讓師生難舍難分,畢業(yè)典禮上老師與孩子一起回憶著三年的成長與感動,忍不住淚水打濕衣襟,孩子的哭聲,老師的哽咽聲一片,家長們也都無不動容。俗話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再難舍也要分離,在某中意義上講,成長即代表分離。
近期,在各幼兒園做幼小銜接的講座時,有一個怪現(xiàn)像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大班幼兒數(shù)非常之少,有的幼兒園大班孩子竟達不到全園總數(shù)的10%。問其原委,滄州市某私立幼兒園馮園長氣憤地說:“都被學校的學前班招走了”。通過交談,我了解到,本地小學都設(shè)有學前班,因為學前班是教育局不允許設(shè)置的,因此美其名日:“幼兒園”。課時、授課形式與小學相同,只不過上午兩節(jié),下午兩節(jié)。學校里的幼兒園都是招收的普通幼兒園中班畢業(yè)的孩子,因此五周歲左右歲的孩子就接受了小學化的教學模式。
對于孩子的入學年齡:《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十一條規(guī)定: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jiān)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qū)的兒童,可以推遲到七周歲。孩子到了這個年齡,心理和身體各個方面基本上具備了接受小學教育的條件。不足六周歲的孩子接受小學化的教學危害是非常大的。
而當?shù)氐膶W校受利益的驅(qū)使,早早的放出話來(尤其是幾所規(guī)模較大的小學,比較牛):只有在本學校上過幼兒園的孩子,才能進本校上小學,語氣非常之狂氣。因此,一些不明就理的家長便應風跟進,還沒等孩子中班畢業(yè),便“呼啦“一下子早早地給孩子報了名。
教育界一直就批判幼兒園小學化教學,因為“小學化”的授課模式不尊重孩子本年齡段的生長規(guī)律,不符合孩子的認知特點,致使兒童重復接受教育,再上學后便會常常開小差、做小動作。這些不良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習慣一旦形成,對其以后的學習和將來的發(fā)展都會帶來不利的影響,以后再扭轉(zhuǎn)便很難,同時造成時間、經(jīng)濟等方面不必要的浪費。
據(jù)馮園長說,此種現(xiàn)狀只有市內(nèi)小學存在,周邊各縣城都沒有這種現(xiàn)象。原來這還是“本地特色“的學前教育呢。
再者,因為校內(nèi)幼兒園上午兩節(jié)課,下午兩節(jié),放學時間與學校差異性很大,為上班族的家長們制造了很大的接送障礙,家里有老人的還好說,沒有老人的只好讓“接送站”托管,因此近些年來學校周邊的接送站生意相當?shù)幕?。而且把孩子交給接送站托管又是一筆費用,接送站人員更無法保障教育素養(yǎng),家長又是何苦呢?讓孩子在幼兒園接受完三年的幼兒園生活再直接入學,不是更好嗎?
家長們往往受一些不正確思想的影響,認為學校教育是正規(guī)化教育,認為“早些進入學校,早些適應環(huán)境,”卻不知早入學對孩子天性的摧殘是不可估量的。
在與馮園長交談中,深為這些孩子們擔憂,同時為家長的盲目與無知而嘆息。
教育專家孫云曉指出: “童年是一生幸福的源泉,過于知識化的早期教育會傷害孩子,要解放孩子,捍衛(wèi)童年。”對于6歲以前的孩子,早期教育應該是以游戲為主。幼兒園開展各種游戲活動,促進幼兒動手、動腦,比簡單地識字、算題要科學得多,更加尊重孩子天性,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孫云曉介紹說,曾經(jīng)有75位諾貝爾獎獲獎者在巴黎聚會,有人問一位獲獎者:“您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這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學者說:“是在幼兒園。我學到了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伙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做錯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飯后要休息;要仔細觀察大然。”
利益驅(qū)動讓一部分學校領(lǐng)導鉆了教育的空子,做為家長們應該擦亮雙眼,分清利害關(guān)系。童年只有一次,成長不會重來。年輕的父母們,請不要因為一時的盲動給孩子造成終生的遺憾。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12acc50100k3h2.html
相鄰博客
- 如何引導家長應對孩子青春期(沈麗萍) [2010-06-29 20:24:00]
- 孫云曉:早期教育知識化是對孩子的摧殘 [2010-07-01 09:33:00]
- 我們的土撥鼠哪去了 [2010-07-01 10:41:00]
- 良好的習慣培養(yǎng)(視頻)(添加中) [2010-07-02 09:0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