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和孩子在一起,總以為沒有時間為由忽略孩子。沒時間搭配孩子的飲食,卻有時間指責孩子偏食。當孩子營養(yǎng)不良生病時,又惡語相加,“都怪你平時不好好吃飯?!蔽覀冎活欁约?,很好考慮孩子的感受。
學習上我們也有太多的要求:“這道題怎么做錯了?”“這個字都不會寫,看你怎么學的!”“天天叫你聽英語磁帶,你就是不聽,難怪你的英語這么差!”等等。我們處處以家長的作風要求、指責孩子,幼小的他們從不申辯,我們卻并不知道他們心里此時有沒有委屈。
或許由于專制,我們與孩子之間缺乏溝通,孩子很少和我們講他們的不開心,我們高覺不到他們的快樂。
我們的愛太沉重,我們給愛增添了太多附加條件。我們應該關注孩子的成長、關注孩子的需求,讓孩子在愛的氛圍中成長。
在當今物質(zhì)化的生活里,我們深感“愛的教育”的重要性。它不是簡單的說教,不是短期的付出,而是需要整個心靈的付出和良好的做人態(tài)度來給孩子的心靈以培育和感悟。
我們都深深地愛著自己的孩子,但總因為各種俗務或惰性,時常忽視他們的言行和身心健康。盡管我們嘴上常說著要跟他做朋友,可平日相處時,卻不知不覺地總以家長的身份出現(xiàn),由此,造成了我們與孩子之間的一些隔閡,使關愛變味、親情蒙塵。在瑣碎、平凡、忙碌的日常生活中,作為家長,我們對孩子的關懷和愛還遠遠不夠,長久缺乏親情的交流而因此產(chǎn)生的冷漠才是對孩子的最大傷害。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應該更加關注孩子精神方面的需要,讓孩子在愛的氛圍與善意的關懷中茁壯成長。所以,愛是我們應該重修的課程。http://www.scjtjy.com/articleread.asp?id=411【曉巖轉(zhuǎn)】
相鄰博客
- 孫瑞雪講座:生命成長的過程(視頻) [2010-09-23 19:03:00]
- 別把生存性閱讀當正餐 [2010-09-26 09:01:00]
- 李子勛老師關于青春期的變化與家長的技術(shù) [2010-09-26 09:28:00]
- 孩子犯錯誤以后 [2010-09-26 12:35: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