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初級顧問個人成長感悟
孟昭燕(家庭教育函授班學員)
女兒還沒有出生,我就給她定了一套《寶寶家庭教育系列教程》,跟著同事們學習幼教知識,聽專家講座,希望給女兒正確的家庭教育,讓她健康快樂地成長,四歲之前的女兒頑劣活潑如男孩,幽默詼諧的語言和豐富的知識儲備常讓同事們夸贊。六歲已經(jīng)能閱讀百科全書,《哈利·波特》這種大部頭的小說,而我此時卻有了很多疑惑,感覺自己跟不上女兒的腳步,常被她的問題考倒,意識到應該學習,但是卻不知道學些什么,只能跟在她后面讀文學著作,以為這樣子就可以與她保持同步。
同時,頑劣的性格也慢慢變得文靜,內(nèi)秀,乖巧,學習、生活、讀書、玩耍,自己安排的井井有條,讓我有時間專注于工作。以為小學生不必過于關(guān)注,我是學醫(yī)的,只要在孩子青春期來臨時發(fā)揮一下專長就可以啦。
然而,一切都來得如此突然。數(shù)學老師頻繁更換,女兒適應不良,粗心的我因女兒成績名列前茅竟沒有發(fā)現(xiàn)到她其實遇到了困難,與數(shù)學老師不斷沖突的結(jié)果是厭學,讀著女兒華麗的、帶著抑郁色彩的文字,我有了很多惶惑,卻無力幫助她,在帶她四處求助的過程中,聽教育專家、心理專家分析,我知道我一定是在她發(fā)展的某個階段犯了錯誤,不提高自身的家庭教育素養(yǎng),不改變原有的教養(yǎng)模式,女兒的問題難以解決。
想學習,卻不知道應該從何處下手,學些什么,做什么樣的改變。尋尋覓覓,才終于在某個夜晚機緣巧合打開了中華家庭教育網(wǎng),沒有猶豫交費學習,一口氣看完了大部分視頻,我知道我最大的錯誤是在孩子進入小學之后放棄了學習,沒有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
家庭教育的理念日新月異,我卻還在用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價值觀要求孩子。
女兒進入了青春期,有了獨立的要求,有了自己的思想,我還把她當年幼的孩子來哄,沒有及時轉(zhuǎn)變角色。
父母有愛子之心,愛子至誠,但表達卻需要技巧、藝術(shù)、需要委婉,面對自己的孩子,我們卻依然本能地沿用了父輩的方式,用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激化了矛盾,惡化了親子關(guān)系,把原本簡單的問題復雜化。
在女兒青春期來臨時,沒有掌握相應的心理健康知識,不會疏導、接納女兒的情緒,沒有教給她如何表達、宣泄情緒,讓她把眾多負面情緒壓抑在心底,才有了她那么多華美而憂郁的文字,終致影響了學習。
情緒化的反應,聲色俱厲的斥責讓女兒學會了使用同樣的方式發(fā)脾氣,學會了沉默以對,原本無話不談的母女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卻形如陌路。
通過學習,我調(diào)整了自己的心態(tài),讓自己重新變得開朗,兒時因為父親的緣故積累下來的抑郁情結(jié)也通過學習獲得解脫。有時候,問題出在孩子身上,病根卻在父母身上,孩子用這種方式讓我們獲得成長,獲得健康,很有些心酸。
學習家庭教育,不是為了孩子,而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健康,學到的不僅是教育知識,還是心理療傷的過程。
跟著課程和網(wǎng)站資源的指引,我還通讀了許多教育專家的著作,如《好媽媽勝過好老師》、《13歲前,媽媽改變孩子的一生》、《孩子,把你的手給我》等書籍,仔細研究如何與孩子共情,傾聽、溝通的技巧,疏導孩子情緒的方法,并學著應用到與孩子的交流中。
我注意到女兒撤掉了心中的戒備,又開始和我勾肩搭背,絮絮地說她的煩惱。情緒低落的時候和我徹夜長談,把頭靠在我的身上。
出門再碰到社會上一些不良現(xiàn)象,不會亂發(fā)脾氣,而是跟我商量可不可以出手相助,喜歡讓我把學到的家庭教育知識向大家傳播。受女兒的啟發(fā),我將暑假的讀書活動改成了家庭教育知識學習,把《不輸在家庭教育上》、《孩子,把你的手給我》等書籍推薦給大家。
朋友精干,兒子因此得不到母親的表揚,終在母親的預期效應下如母所愿以差一分一萬元的成績進入高中,女兒讓我去游說,與朋友談起家長預期效應的威力,朋友連連稱是,答應以后改正,女兒聽后很開心。
女兒慢慢變得快樂,雖然受荷爾蒙作用,還是陰晴不定,但學會了控制和傾訴。
女兒的畫有了進步,不會動的美女竟然有了許多姿勢,女兒高興地向我展示,問我是不是有些開放的味道了?我說你的內(nèi)心開放了,畫也跟著有活力了。
女兒又開始寫文章,她本是一個文筆很好的孩子,閱讀、文字也是一個療傷的過程,一周的時間寫了兩萬多字的小說《精靈界之旅》,雖然有一些稚嫩,還受了日本動漫的影響,但在我看來,已經(jīng)很感動,我要的不是一個作家,而是希望她通過這種方式疏導自己的情緒,宣泄被壓抑在心底的情感。
女兒說也許將來她真的可以做一個插畫師,她不厭惡學習了,不過還是不喜歡學校。
女兒笑話媽媽像是朋友們的垃圾桶,承載了朋友們太多眼淚,也希望媽媽是她的垃圾桶,只不過要強壯一些。
女兒說出生在我們家是一種福氣,我感動地想落淚,這是孩子對父母最高的獎賞。
跟女兒道歉,是爸爸、媽媽的幼稚、不成熟,不懂家庭教育才導致了她今天的結(jié)局。
女兒說是不是她讓我們想到了愛迪生和牛頓小時候?
我說女兒只是犯了牛頓一樣的錯誤,只要我們大家努力,風雨過后依然有彩虹。
相信女兒是一朵花,如她所說的一樣會在屬于自己的季節(jié)里綻放美麗!
青春期是一個多雨的季節(jié),我會繼續(xù)學習,陪她慢慢走過。
讀著您的文字很是感動。您是一位負責的好媽媽,為了孩子,愿意學習,愿意改變自己,愿意與孩子一起成長??吹搅四霓D(zhuǎn)變,看到了孩子重新找回快樂,好開心,分享您的快樂和幸福。——肖慶蘭
相鄰博客
- 改變是一種痛苦,不改變是一輩子的痛苦(朱曉薇) [2010-08-04 13:03:00]
- 個人成長感悟(王芳) [2010-08-04 13:04:00]
- 家庭教育初級顧問個人成長感悟(童意) [2010-08-04 21:10: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