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jié)到了,媒體評論照例會做一些“兒童節(jié)反思與呼吁”,從問題奶粉說到豆腐渣校舍,今年又新增了問題疫苗與校園安全…[詳細(xì)]
簡而言之,就是在呼吁對兒童的社會保護(hù)。當(dāng)然也有提到家庭保護(hù)的,但主要還是說不能虐待兒童。事實上,前述這些問題雖然嚴(yán)重,但畢竟是暴露的、普遍被承認(rèn)和重視的,而另外一些對兒童的侵害,卻仍然在“愛”的幌子下大行其道,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這些侵害雖然不是那么極端,卻因為其廣泛性而實際影響要大得多。因此保護(hù)兒童,戳破這些“愛”的謊言當(dāng)是首要任務(wù)……
謊言中的NO1: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
![](http://s.zhjtjyw.com/imgs/88/c5/88c5292a80482a495f508703a56418b7.png)
事實證明這是謊言
這個謊言如此絕對,以至于很容易被駁倒,實際上,我們只需要找出一個例外就可以駁倒這個斷言,而這樣的“例外”又實在是太多太可怕了。以愛的名義虐待孩子的父母,或者不屑于借用愛的名義而直接虐待孩子的父母,絕不只是個案。
心理學(xué)家武志紅說,自己收到的信件中,至少有20%的信件談到了父母對自己的身體虐待或精神虐待,也有部分信件是做父母的意識到了自己對孩子的虐待,但他們控制不住自己,于是寫信向他求助…[詳細(xì)]
理論也可以證明這是謊言
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我們看到的事實是,人性本有善的一面,也本有惡的一面。如果說父母愛孩子是人性本善,那么它也會因人而異,有多寡之分,何況還有后天因素影響。而人性本惡的一面,卻因為在家庭這樣一個難受制約的環(huán)境下,可以充分釋放,因而父母對孩子不如對外人(對待外人是要受到制約的),是完全有可能的,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你被老板臭罵,不能抓住同事宣泄怒火,卻可以抓住孩子發(fā)泄。在下面的段落中,將詳細(xì)解釋一些“惡”是如何在“愛”的名義下釋放的——
嘴上都說愛孩子,潛意識里全是愛自己
![](http://s.zhjtjyw.com/imgs/80/d5/80d5cab43557bf05cf13e0e78be50d4b.jpg)
一、說一不二
中國很多父母不允許孩子頂嘴,自己說話孩子只能聽著并且認(rèn)可,表面上看是為了讓孩子接受正確的道理,潛意識里則不是。要知道,辯論是一件高難度的事,因為辯論意味著對方在不停的否定你,而被否定是很難讓人接受的,因此一般人辯不了幾個回合就拍桌子瞪眼了,同時認(rèn)為反駁自己的人是在和自己過不去。
在外面不能堵住別人的嘴,回到家可算是能辦到了。所以父母不允許孩子頂嘴,無非還是容不得辯論而已,孩子稍有反駁便火冒三丈,覺得這個孩子和我作對好不聽話,甚至拳腳相加。如此“教育”,自然起不到溝通的效果,強壓之下的灌輸不僅孩子不會真心接受,還會強烈反彈,逆反心理嚴(yán)重。
二、轉(zhuǎn)嫁焦慮
為什么父母們給孩子制造了這么大的壓力?表面看是為了孩子有出息。但國內(nèi)知名的心理學(xué)家徐浩淵博士說,真正的解釋是,父母是將自己的焦慮轉(zhuǎn)嫁給了孩子。父母,尤其是媽媽,他們自己的成長停滯下來,他們對自己能否適應(yīng)社會產(chǎn)生了巨大的焦慮,但他們不是通過自己的成長去解決問題,而是將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孩子身上。因此他們不考慮孩子的心理需求,而是從自己的心理需求出發(fā),為孩子設(shè)計人生。小學(xué)生小剛(化名)突然跳樓自殺,他留下遺書對爸爸媽媽說,他覺得無論怎么努力都達(dá)不到他們的期望,累極了,爸爸媽媽常說,他們對他很失望,他不想讓爸爸媽媽再失望,所以想到了死…[詳細(xì)]
三、宣泄情緒
一般來說,大人之所以為大人,是因為有自控能力;孩子之所以為孩子,是因為沒有自控能力。但心理學(xué)卻發(fā)現(xiàn),家庭里經(jīng)常出現(xiàn)大人像孩子,孩子像大人,為什么呢?因為大人在家庭中缺少約束而喪失自控,孩子由于約束太大而強化自控。一些父母對孩子罵、打、倒苦水……,美其名曰“管教”,但事實上,且不說這種方式是否可取,單說父母在做出這些行為時,往往失控,早已忘了管教一事,變成了自己的情緒宣泄。一個廣州女孩咨詢說:“爸爸經(jīng)常無端端地就開口罵人,事情的起源都是很小的瑣事,我小時候如此,現(xiàn)在還是如此,每個星期至少有兩個晚上爸爸會破口大罵”。 要命的是,本是父母的情緒宣泄,卻在“管教”的名義下被說成了孩子的錯,于是孩子就會生成“自戀人格”,即認(rèn)為是自己導(dǎo)致了周圍的一切,自己應(yīng)該為這一切負(fù)責(zé),就算到了工作中,也是惶惶不可終日…[詳細(xì)]
四、溺愛
心理咨詢師榮偉玲講了一個例子:1、自己在給孩子買糕點的時候,老是認(rèn)為孩子應(yīng)該喜歡吃她自己(榮偉玲)愛吃的那個;2、她自己喜歡吃這種糕點,但是覺得這個是應(yīng)該給孩子吃的,自己吃了會有內(nèi)疚感。溺愛的父母們正是這樣,本想滿足自己內(nèi)心的渴求,但是父母的身份告訴他們,愛自己不對,既然如此,他們就只好去拼命愛孩子,看著孩子的滿足感,自己心里便會感覺很滿足。溺愛分為包辦型和放縱型,包辦型會讓孩子失去獨立能力,放縱型會讓孩子以自我為中心…[詳細(xì)]
五、孝道
有些父母從小就給孩子灌輸:你虧欠我們的,所以一定要孝順。說白了,就是現(xiàn)在我們養(yǎng)了你,以后你要回報我們。孝道被渲染為美德,但本質(zhì)上是一種交換。這樣,孩子從小就有回報父母的心理負(fù)擔(dān),而且必然犧牲自我來屈從父母…[詳細(xì)]
真愛并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
![](http://s.zhjtjyw.com/imgs/70/85/70850ca715bd39b6e8c2771846e641d7.jpg)
先明確:孩子不是私產(chǎn)
如果把孩子看成私產(chǎn),那么基本決定了父母對孩子的方式是粗暴,對孩子的訴求是索取,私產(chǎn)嘛。這種認(rèn)識現(xiàn)在依然很主流。養(yǎng)孩子到底是為奉獻(xiàn)還是為索取,這個問題父母一定要想清楚,如果是為了后者,那你所謂的愛孩子就要打一個問號了。
我們現(xiàn)在看到一些父母做出明顯讓子女不幸福的舉動,盡管也是打著“為你好”的旗號,但其實是由處理私產(chǎn)的主觀意識決定的…[詳細(xì)]
然后要懂得什么是真愛
有一些父母沒有把孩子當(dāng)成私產(chǎn),是真心想奉獻(xiàn),但是由于智識上的不足,依然是受“愛自己”的潛意識支配,而不是由“愛孩子”的理性意識支配,結(jié)果孩子的幸福和成長還是被侵害。愛孩子并不是只有一腔熱血就行了,那是一個技術(shù)活,遠(yuǎn)不是說,一個人有了孩子、喜愛孩子就自動成了好父母。
最后制度約束非常重要
愛孩子,并懂得如何愛,并不代表這個父母就一定會做好,正如一個官員想做好官、知道如何做好,并不代表他一定不會貪污腐敗,一切潛在的惡念,都應(yīng)該有制度來防范。但正因為“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這樣的謊言,否定了父母為惡的可能,才讓家庭成了制度的空白之地。轟動一時的母親陳某割掉女兒雙耳一案,法院也只是依法判處陳某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五年,可憐的孩子依然要被陳某撫養(yǎng)…[詳細(xì)]。在這一點上,我們需要向歐美國家學(xué)習(xí),有一個成熟的社會體系,監(jiān)控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并剝奪嚴(yán)重不合格的父母的撫養(yǎng)權(quán)…[詳細(xì)]
結(jié)語:問題疫苗、校園血案盡管惡劣,但還屬于極端事件,父母的不恰當(dāng)做法才是無時無刻不在侵害著中國兒童的幸??鞓罚Wo(hù)兒童,不能再忽略后者了……
< />相鄰博客
- 北京 8歲女孩漫畫繁重學(xué)習(xí)壓力 急得眼珠掉出來(圖) [2010-03-08 21:27:00]
- 湖北武漢 11歲小姐妹被劫匪劫持 用磚砸暈歹徒脫身 [2010-04-02 16:21:00]
- 魏英杰:史進(jìn)利的遭遇讓人不寒而栗 [2010-06-03 06:02:00]
- 李木易 高三學(xué)生考前進(jìn)行減壓訓(xùn)練(組圖) [2010-06-03 06:0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