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簽暑期勞動合同(圖片來源:新聞晚報)
甲方為家長,乙方是孩子,飲食起居、家務勞動、娛樂學習諸多條款清楚明晰,勞動報酬和獎懲措施也一一羅列……昨天,一位母親與女兒簽署的暑期勞動合同在滬上某育兒論壇中引發(fā)熱議。記者采訪發(fā)現,這個暑假,“協議式教育”的家教新理念在申城悄然流行,為保證孩子過一個安全、健康、有益的假期,一紙合同被家長視作“有力武器”。對此,教育專家也提醒,親子簽合同未嘗不可,但要注意引導。
孩子做家務 家長付工資
昨天,在滬上某育兒論壇閔行區(qū)實驗小學圈子里,一則家長和女兒簽署的合同格外吸引眼球,發(fā)帖人“越越MUM”曬出了一份《暑期“勤工儉學參與家務勞動”合同》。
合同上明確標明甲方、乙方,并寫明“暑假必做的家務勞動有:收、疊自己的衣服;飯后收全部碗筷;收拾自己的房間及物品。除以上家務勞動,其它參與的勞動,完成后,根據勞動的難易程度、完成質量好壞、完成的態(tài)度、自覺性各項標準進行評分,根據分數可以獲取相應等級的勞動報酬。 ”獎金在1至10元之間,賞罰明確。所得報酬都可以讓孩子自由支配。
據了解,“越越MUM”簽署這份合同是為了在假期提高女兒的自理能力。一紙合同也引來不少家長的跟帖,有家長表示贊同簽合同的做法,想如法炮制,也有家長持反對態(tài)度,認為家務和金錢之間不能劃等號。
“親子合同”內容多樣
記者采訪發(fā)現,假期和孩子簽訂類似親子合同的家庭還不少,合同內容涉及最多的是課外輔導、暑假作業(yè)、電視娛樂、家務勞動、作息時間等5項。
雖然條約制訂得 “有模有樣”,但在執(zhí)行過程中,合同的效果也因人而異。一些家長認為,簽合同是為了讓學生感受勞動的過程,并不看重結果。
六年級學生華經緯告訴記者,往年暑假,自己也曾與家長簽訂了兩個月的《暑假勞動合同》。 “兩個月時間,我賺了100多元錢。 ”小華說,自己平時在家很少做家務,合同還是起到一定作用的。
而六年級學生王黎的《暑假計劃合同》在雙方簽字生效后的一周,就從冰箱上撕了下來。王黎不無得意地說,“我一開始也遵照合同按點吃飯、做家務,但是第一次洗碗就摔碎了碗,掃地時不小心又把花瓶砸碎了,媽媽也就不讓我干活了。 ”就是這樣,王黎的“合同”每年都“簽”,每年都“毀”,最終“不了了之”。
◎專家提醒
勿讓孩子將合同誤解為“用勞動換金錢”
陳鶴琴小學家長鄭英女曾經與孩子簽訂過改正不良習慣的日常生活合同?!昂炇鹩H子合同要注意平等,不僅有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孩子也可以‘討價還價’,向家長提要求,如不可以隨意發(fā)脾氣、每周要有家庭聚會等,家長要做好榜樣,定下條約和孩子一起遵守。這樣的合同書會更受孩子歡迎,比金錢報酬效果更好”。
對于協議式教育方式的悄然流行,上海社科院青少所家庭教育專家包蕾萍博士認為,這也屬于一種角色扮演的模式,父母扮演雇方,孩子扮演被雇方,通過游戲的形式激發(fā)孩子的勞動興趣、責任意識等。但她也提醒,在簽訂合同時,家長要做好引導,不要讓孩子將合同誤解為用勞動換金錢的代名詞,“不一定要用金錢獎勵,可以用孩子喜歡的活動、想去的地方、玩一次電腦游戲來代替經濟獎勵,或許更好! ”包老師表示,切莫讓孩子形成只要有錢什么都可以做的感覺,反而不利于他的健康成長。家長鄭女士則提議,如果要給孩子金錢獎勵,可以為孩子在銀行開個戶頭,然后將每次的獎勵存入,變?yōu)楹⒆尤蘸蟮某砷L基金,培養(yǎng)孩子的理財意識。
另外,親子教育專家鄭柔娟老師還提醒,親子合同貴在堅持和有效執(zhí)行,合同條款不必過細或要求過高,關鍵是家長要核查合同每天能否執(zhí)行到位。
相鄰博客
- 調查顯示八成多教師不能容忍學生奇思怪想 [2010-07-08 22:57:00]
- 中考高分考生有“三大法寶”:錯題集、素材本、巧記法 [2010-07-08 23:10:00]
- 高考狀元殺人烹尸一審被判死刑 [2010-07-08 23:26:00]
- “考后”族不知假期咋打發(fā) 專家建議別盲目補課 [2010-07-09 05:3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