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南北,曰西東。此四方,應乎中。
東南西北是人類臆設的方向坐標,其實茫茫太空之中哪里有方向呢?連地球都是圓的,《莊子》一書中就提到“南方有窮而無窮”的辯題。南方看似有頭,你走走看,保證轉一圈又走回來了,因為地球是圓的。四方是假設的,但中是真實的。何為中?你站立的這一點就是中,有了這個中,東西南北就有了。中國文化講究“面南背北,左東右西”,中心一確定,四方的概念就出來了;中心一移動,方位也就隨著移動了。
如果以地球為中,就要以北極星來定位,但地球在上一個冰河時期曾經(jīng)受慧星的引力作用翻了個倒毛筋斗,南變了北,北變了南。地質學家一直就懷疑巖層中的反方向磁力線痕跡到底是怎么回事。《易經(jīng)》的八卦方位圖,與現(xiàn)代的地圖方位正好相反,是上南下北,左東右西。東方甲乙寅卯木,應正月、二月,居震宮。南方丙丁巳午火,應四月、五月,居離宮。西方庚辛申酉金,應七月、八月,居兌宮。北方壬癸亥子水,應十月、十一月,居坎宮。中央戊己辰戌丑未土,應三、六、九、十二月,居中宮。
實際上,中指的是整體的平衡點,并非是平均的度量衡單位。一根粗細不一的棍子,其平衡點絕對在靠近粗的一頭,這一點就是中。社會學上的平均主義、大鍋飯,就不是中,也永遠不可能有中?!渡袝防锩嬗兴木湓挘骸叭诵奈┪#佬奈┪?,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講的就是教育的中心、為政的中心、也是中國文化的中心。允是誠信、公平,把握住這兩點不動搖、不放棄就是持中,就能天下太平。水平則不流,物平則不動,不動就正、就定了。
在世界范圍,中國屬土,居全球之中。歷史證明了這一點,那就是中國的問題不解決,全世界就不得安寧。中國強大一點四方都害怕,中國的產(chǎn)品一來,誰也招架不住,這就是中位的力量。在中國領土內,嵩山為中岳是中國之中,嵩山之中在少林,少林之中在大雄寶殿釋迦摩尼佛的蓮花寶座之下,達摩老祖所以要在嵩山面壁九年絕不是偶然的。
帝都北京的中心在紫禁城,紫禁城的中心在太和殿,太和殿的中心在皇帝的蟠龍寶座之下,從這一點放射出去,北京四城呈對稱格局:四正四隅方位有廟堂八座,東西南北有四壇(天地日月)再加上社稷壇,一共是五壇八廟,這是明成祖時代,姚廣孝按《易經(jīng)》之理設計的北京城?,F(xiàn)在太和殿的蟠龍寶座后撤了十幾步,起因于袁世凱復辟帝制,登基大典時害怕。太和殿頂上,蟠龍藻井內龍口里懸掛一顆亮晶晶的大球,象征著龍戲珠。袁世凱怕大珠子說不準哪天掉下來,他雖然叫“袁大頭”怕也扛不住,就后撤到現(xiàn)在的位置,這是說到中隨便扯出來的閑話。
來源:http://www.wwmm.cn/%C8%E5/%A1%B6%C8%FD%D7%D6%BE%AD%A1%B7%BD%B2%BC%C7/%A1%B6%C8%FD%D7%D6%BE%AD%A1%B7%BD%B2%BC%C7%D2%BB.htm#
相鄰博客
- 《三字經(jīng)》講記第一講(十五) [2010-09-13 10:17:00]
- 《三字經(jīng)》講記第一講(十六) [2010-09-13 10:20:00]
- 《三字經(jīng)》講記第一講(十八) [2010-09-13 10:23:00]
- 《三字經(jīng)》講記第一講(十九) [2010-09-13 10:2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