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閱讀文章寫點評(醉梅)
學習家庭教育,開始時信息輸入,但在信息輸入中也應該慢慢鍛煉自己開始信息輸出,即通過思考,把自己所思所想所悟變成文字,就是輸出。這不光吸收知識,消化知識,還是在創(chuàng)造知識,這應該是學習的最高標準了。
學家教知識,學視頻課程,看家教新聞,邊學習邊思考,是很好的方式。邊閱讀邊聯(lián)想,邊聯(lián)想邊記下心得。這對知識的梳理,寫作的能力,思維的擴展深化是個鍛煉和提高。如果說我們要學的知識,要閱讀的東西是一片樹林,那么我們的思考、感悟就是穿過這片樹林時摘到的精美的果子;如果來學家庭教育,是來到一片有陽光,有大海,有椰風的美麗沙灘,那么我們的思考和感悟就是在這沙灘上撿貝殼。
有關家庭教育的新聞可以表明自己的觀點,抒發(fā)自己的情感;他人的理念和思想可以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聯(lián)想、檢驗;家長好的做法、成功的案例可以進行解讀,評點??傊?,在學習中增加我們主觀能力性的做法很多,關鍵是看自己是否勤奮,了,是否愿給自己一點標準來作為動力了。
有些初寫者,初學點評時容易這樣犯一個毛病:
1.點評沒有密切結合主題內容。也就是說針對性不夠。從內容上看,針對性還不夠強,從語言表達上來看較空洞,籠統(tǒng),不切實際,甚至不著邊際。
2.點評較不深刻,沒說透,沒發(fā)現較為深刻的表面下的本質。所以要先讀懂原文內容,發(fā)現其最根本的家庭教育問題在哪里,從原文中發(fā)掘,多向自己問幾個為什么。為什么孩子會這樣?比如自殺,自殘,攻擊,抑郁等,問題的背后折射出什么樣的家庭教育問題?家長為什么會這樣教育孩子?這反映出家長的什么心理?
3.寫評論性的文章,特別是投《不輸在家庭教育上》的稿,最好能二樣都有:即一要對原文作深刻的分析,二再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議。
一點個人觀點,不當之處望讀的人原諒。相信只要多積累家庭教育知識,多看別人所寫,多對材料進行思考,一定會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家庭教育評論家”,家庭教育智者。
相鄰博客
- 提高我們寫作水平的15種方法(轉) [2010-05-07 16:59:00]
- 《不輸在家庭教育上》您了解嗎?——讀者有話說 [2010-05-07 18:43:00]
- 顧曉鳴簡介 [2010-05-25 06:53:00]
- 季淑華簡介 [2010-05-25 07:24: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