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問答首頁 >> 所有類別 >> 早期教育 >> 嬰幼心理
歡迎您:崔華芳 您當前貝殼:62 - 提問 | 管理 | 我的消息(0) | 退出回復:2 訪問次數(shù):786
標題: 兒子3周歲多了,已在讀小小班了,但是太內(nèi)向,一般帶出去讓他叫人都不叫,別人叫他也沒反應。在家里又說個不停,到外婆家也一句不說了。不知如何是好
騏騏媽徐寧
樓主 發(fā)布時間:2010-5-25 12:33:45
狀態(tài): 提問中 離結束還有:1476天21小時34分20秒 懸賞貝殼:10
引用 推薦(10) 投訴 只看作者編輯 刪除
崔華芳
2樓 回復時間:2010-5-26 14:08:20
寫過類似的文章,請參考:
孩子不喜歡叫人,原因也很多。比如,2歲左右的孩子處于自我意識萌發(fā)期,有些孩子開始在乎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因此出現(xiàn)了害羞心理。有些孩子則不喜歡對方,可能是對方不太可愛,或者對方不太友善,也有可能與對方交往時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交往挫折,比如,遭遇對方嘲笑等。有些孩子是因為父母過于強迫他叫人,結果給孩子增加了心理壓力,從而導致孩子更加不愿意叫人。有些孩子則是因為從小缺乏群體活動,性格內(nèi)向,不愿意表現(xiàn)自己??傊?,孩子不喜歡叫人必定有自己的理由,如果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心理,試圖用講禮貌的大道理來勸說孩子,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中國是個禮儀之邦,許多父母認為,讓孩子與人打招呼是非常有必要的。于是,每次帶孩子外出的時候,總是要求孩子叫人。其實,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對于禮貌的直觀體驗是沒有的,有的只有喜歡和快樂。如果叫人是一件令人愉悅又令自己高興的事情,孩子自然會去叫。反之,如果父母把叫人當成一種任務,要求孩子必須去叫,如果不叫就用各種方法來勸誘、強迫孩子,結果反而讓孩子覺得叫人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給孩子增加了嚴重的心理壓力。
女兒格格從小就比較喜歡叫人,20個月左右,突然對小區(qū)的保安很敏感,當外婆叫她叫人時,格格反而繞道從大門走,而不是從靠近門衛(wèi)的那個小門走。每次經(jīng)過大門時總是狂奔逃走。我問了格外婆可能會什么原因,原來有一次,保安在吃飯時很熱情地給格格夾菜吃,格格從小是個對吃不感冒的的,見格格不領情,保安說:“這孩子,怎么吃都不要呀,人家小孩子給吃得都高興得不得了呢!”可見,格格不愿意打招呼的原因是對方過于熱情,并指出了她的缺點。對于自尊感強烈的格格來說是一種心理挫折。于是,我要求格外婆別強迫格格叫人,她不想叫就不叫吧。一段時間后會好的。后來,格格遇到那個保安,有時候叫有時候不叫,但至少比逃走要好得多。
有時候,越是我們不希望孩子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越是會好心地去提醒孩子,其實,這種人為的干預有可能沒有讓孩子的問題得到解決,反而會讓孩子的問題越來越嚴重。
可見,如果我們過于在乎孩子的缺點,有意提醒孩子的缺點,就會給孩子增加不良的暗示,即,這樣是不好的,它是缺點,它是缺陷。久而久之,這種不良的暗示如同給孩子貼上了不良的標簽,孩子有可能真的成為家長不希望的那樣。
因此,要想消除孩子的不良行為,最好的辦法就是忽視它;要想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行為,最好的辦法就是關注它。
當然,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以身作則,遇到熟人盡量主動打招呼,給孩子提供一個正面的榜樣。有了格格后,我發(fā)現(xiàn)自己也變了許多,就是變得更加熱情。以前不太認識的人都主動去認識,周圍不太熟悉的人也主動去打招呼。自然,格格從小就是個喜歡與人打招呼的孩子。有時候,格格偶爾不愿意叫人,我就會問她:“是不是不想叫?”她點點頭。然后我說:“不想叫也沒有關系。下次想叫的時候再叫,好嗎?”她點點頭。
同時,父母要多帶孩子參加群體性的活動,讓孩子在活動中感受與人交往的快樂,逐步培養(yǎng)孩子主動打招呼的好習慣。比如,格格特別喜歡酸奶,訂了酸奶后,我經(jīng)常帶她一起去取。有時候,我會站在小店門口,對她說:“你自己進去拿酸奶吧,你對阿姨說‘阿姨,我來拿酸奶,阿姨就會把酸奶給你的!’”格格每次非常積極叫人,店員阿姨也總是夸獎她。格格的情緒體驗總是積極的。有一次,拿了酸奶在店門口玩,很長時間后,店員阿姨問:“你的酸奶吃完了嗎?”格格反問:“沒有吸管我怎么吃呀?”店員阿姨趕緊說對不起,并給她拿來了吸管。
在活動中,孩子的情緒體驗是積極的,父母在活動中引導孩子與人打招呼,孩子很容易接受,而且,與人打招呼可以獲得回報,這個回報就是他人愿意與孩子一起玩。漸漸地,孩子就學會了主動與人打招呼。
再談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的話題:
當今社會,許多不法分子就抓住孩子缺乏辨別能力而拐騙孩子,不得不說,這是非常令人心寒的社會現(xiàn)狀。出于安全的考慮,大部分家長和幼兒園老師都在教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包括許多幼教產(chǎn)品,諸如巧虎。
但是,如果孩子從小就接受了不和陌生人說話,孩子主動與人交往的意識就會淡薄,許多孩子出現(xiàn)了不愿意主動與陌生人打招呼的情況,事實上,這些陌生人僅僅是初次見面的親戚及長輩等。
從培養(yǎng)孩子社商的角度出發(fā),敢于和陌生人說話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內(nèi)容。長期不和陌生人說話,久而久之,有些孩子甚至出現(xiàn)了膽小、懦弱等缺乏膽識及勇氣的不良表現(xiàn)。
每次帶格格外出,我總是引導孩子自己去陌生人說話。比如,小區(qū)里只要遇到向我們微笑的人,我就引導格格主動叫人?!案窀瘢旖型馄?!”“格格,說阿姨好!”在格格與這些熟悉后,以后再遇到時,我會問格格:“格格,你要怎么說?”如果格格一時沒反應,我就再提醒她。格格在主動叫人后,往往會受到對方的表揚,這無疑當中強化了格格叫人的意識。
在公交車站等車時,只要邊上的人有意識地看格格時,我就會引導格格叫人。大部分時候,總會有人注視格格。因為我和格格之間的對話很多,許多人往往被吸引,因為等車實在是最無聊的時候。有時候,我會引導格格說:“阿姨,你去哪里?”“奶奶,你好!”
有一次,一位老太太微笑著夸獎道:“這孩子真會說話?!边@時,我看到老太太手上拎的口袋標著好奇。我就引導格格問:“外婆,你家里是不是有小弟弟小妹妹呀?”老太太說:“我家里沒有小弟弟小妹妹,有一個小哥哥?!备窀袢粲兴?。我再引導格格問:“那小哥哥小時候是不是要包屁屁呀?”老太太樂了:“是的,現(xiàn)在小哥哥長大了,不用再包屁屁了!”格格說:“我也快長大了!”
如果是與格格有關的事情,我都引導她自己去與人溝通。因此,格格從來不怕和陌生人說話。
在書店訂了東方娃娃后,有時候我?guī)Ц窀褚黄鹑ト?,一路上,格格會高興地問我:“媽媽,我的書到了嗎?”我說:“媽媽也不知道,一會你自己問阿姨,‘阿姨,我來拿東方娃娃!’”到達店里后,我會再次提醒格格怎么說。格格就會主動跟阿姨說。
在小店訂了牛奶后,我經(jīng)常叫格格一起去取牛奶。每次,我跟在格格后面,對她說:“媽媽在這里等著,你進去跟阿姨說,我來拿牛奶?!备窀窨偸歉吲d地推門而入。店員總是會主動把牛奶遞給格格,并夸獎格格。格格總是非常高興。
有一次,我?guī)?歲的格格坐出租車,女司機跟我聊天,坐在我懷里的格格響亮地問:“阿姨,你有小孩嗎?”女司機愣了:“你是跟我說話嗎?”格格點了點頭,女司機說:“阿姨當然有小孩了,阿姨的孩子已經(jīng)上小學了?!敝?,司機感嘆道:“現(xiàn)在的孩子真是越來越厲害了,這么大的孩子竟然會主動與大人說話了?!焙髞?,司機對格格說:“小朋友,如果媽媽不在,可不要隨便和陌生人說話哦!現(xiàn)在媽媽在,你可以和我說話?!备窀裾f:“知道了!”
孩子敢于和陌生人說話,是以后走上社會后的一項基本能力。試想一下,如果每個人都不愿意和陌生人說話,人際交往就無法開展??傂枰腥诉~出人際交往的第一步,你的孩子會了,他就有可能擁有更多的朋友。
當然,對于社會上有不法分子,我們也要教孩子學會辨認。事實上,有兩個問題也是需要我們考慮的:
其一,與人說話是一回事,跟不跟人走是另一回事。所以,要讓孩子明白,吃陌生人的東西,跟陌生人走可能會有什么后果。因此,與人說話可以,吃人東西及跟人走是不可以的,尤其是在大人不在的情況下。
其二,與人打招呼是一種禮貌,而不是愿意不愿意的事。尤其是對于初次見面的親戚朋友等有關系的人,雖然第一次見面也可以稱為陌生人。對于這種陌生人,一定要引導孩子打招呼。至于如何引導,以自然的氛圍堅持引導孩子就可以了,如果孩子不愿意叫,不要批評也不要責罵,下次繼續(xù)引導,總有一天,孩子會學會與人打招呼的。
許多父母會選擇為孩子開一個銀行賬戶,存上一定的金錢以備孩子長大之需,其實,我覺得,為孩子的人脈銀行的賬戶上儲存一些基本能力,對孩子來說更是受益一生的財富。
相鄰博客
- 家有2歲孩子,隨便聊聊(崔華芳) [2010-06-17 14:54:00]
- 孩子不愛吃藥怎么辦?(崔華芳) [2010-06-17 14:57:00]
- 23個月孩子是不是太早熟了(崔華芳) [2010-06-17 15:02: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