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欲,施于人
艾尼絲。肯特太太想聘用一位女傭,便打電話給那位女傭的前任雇主,詢問了一些情況,得到的評語是貶多于褒。女傭來的那一天,艾尼絲說:“我打電話請教了你的前任雇主,她說你為人老實可靠,而且煮得一手好菜,惟一的缺點就是理家比較外行,老是把屋子弄得臟兮兮的。我想她的話并非完全可信,我相信你一定會把家里整理得井井有條。”事實上她們果然相處得很愉快,女傭真的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而且工作非常勤奮。
只要肯定對方的特殊能力,高度地給予評價并提出要求,任何人都會樂于將其優(yōu)點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要想矯正某人的缺點,不妨反過來先贊美對方的其他優(yōu)點,他才會樂于迎合你的期望,自我矯正。
天底下,不論是窮人、富人,只要他們聽到別人贊美自己的某一優(yōu)點,他一定會全心全力去維護這份美譽,生怕辜負(fù)了自己和別人。贊美不但讓別人高興,也可以讓自己獲得無數(shù)的友誼和幫助,希望你能夠培養(yǎng)起這種習(xí)慣。其實喜歡別人的贊美是一般人的心理,尤其是小孩子,不信你向小女孩稱贊她長得漂亮可愛,或是她的洋娃娃很好看,看看她的反應(yīng)如何? 大人看似心智成熟了,其實需要贊美的心理并未消失,所以女孩子買了新衣服,總要問問女伴好不好看。說好看,她便樂了。男人呢?對年輕人說他長得英俊瀟灑,他一定高興,對中年人說他性格有味道,他也一定開懷!所以,在社會上行走,你一定要善于用贊美,它可以提高、潤滑你的人際關(guān)系,讓你到處受歡迎。
美國商界年薪最先超過100萬美元的人之中查爾斯。史考伯是其中的一位。他在1921年安德魯??突x拔為新組建的美國鋼鐵公司的第一任總裁,而當(dāng)時他只有38歲。為什么鋼鐵大王安德魯??突督o史考伯一年100萬美元呢?因為史考伯是一名天才嗎?不是。是因為他對鋼鐵的制造,知道得比其他人多嗎?也不是。史考伯親口說過,他的手下有許多人,他們對鋼鐵的制造,知道得比他還多。史考伯說,他得到這么多的薪金,主要是因為他跟人相處的本領(lǐng)。這是他以自己的話語道出的秘訣——這些話語將會改變你我的生活,如果我們能夠確實去實行的話:“我認(rèn)為,我那能夠使員工鼓舞起來的能力,是我所擁有的最大資產(chǎn)。而使一個人發(fā)揮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贊賞和鼓勵。再也沒有比上司的批評更能抹殺一個人的雄心。我從來不批評任何人。我贊美鼓勵別人工作。因此我于稱贊,而討厭挑錯。如果我喜歡什么的話,那就是我誠于嘉許,寬于稱贊。”這就是史考伯的做法。但一般人怎么做呢?正好相反。如果他不喜歡做什么事,他就一心挑錯;如果他喜歡的話,他就什么也不說。正如一句老話所說的:“第一次我做錯了,我馬上就聽到指責(zé)的聲音;第二次我做對了,但是我從來沒有聽到有人夸獎。”“我在世界各地見到了許多大人物,”史考伯說,“還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人——不論他多么偉大,地位多么崇高——不是在被贊許的情況下,比在被批評的情況下工作成績更佳、更賣力。”
真誠的稱贊也是洛克菲勒待人的成功秘訣。當(dāng)他的合伙人艾德華。貝佛處置失當(dāng),在南美做錯一宗買賣,使公司損失100萬美元的時候,洛克菲勒原本大可指責(zé)一番;但他知道貝佛已盡了力——何況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了。因此洛克菲勒就找些可稱贊的話題,他恭賀貝佛保全了他所投資金額的60%。“棒極啦,”洛克菲勒說,“我們沒法每次都這么幸運。”
有一次,維克在紐約的第33街和第8街交叉的那家郵局排隊寄一封掛號信。他發(fā)現(xiàn)那位管掛號的職員,對自己的工作感到很不耐煩——稱信件、賣郵票、找零錢、發(fā)收據(jù),年復(fù)一年重復(fù)同樣工作。因此維克對自己說:“我要使這位仁兄喜歡我。顯然,要使他喜歡我,我必須說一些好聽的話,不是關(guān)于我自己,而是關(guān)于他。”所以維克就問自己:“他真有什么值得我欣賞的嗎?”有時候這是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尤其是當(dāng)對方是陌生人的時候。但這一次碰巧是個容易回答的問題,維克立即就看到了他相當(dāng)欣賞的一點。因此,當(dāng)他在稱維克的信件的時候,維克很熱情地說:“我真希望有你這種頭發(fā)。”他抬起頭,有點驚訝,面孔露出微笑。“嗯,不像以前那么好看了!”他謙虛地說。維克對他說,雖然他的頭發(fā)失去了一點原有的光澤,但仍然很好看。他高興極了,他們愉快地談了起來,而他談的最后一句話是:“相當(dāng)多的人稱贊過我的頭發(fā)。”維克曾公開說過這段經(jīng)歷。事后有人問他:“你想從他那兒得到什么呢?”維克想從他那兒得到什么?維克又能從他那兒得到什么?
如果我們總是如此自私,一心想從別人那兒得到什么回報的話,我們就不會給予別人一點快樂、一句真誠的贊揚——如果我們的氣度如此狹小,我們就會罪有應(yīng)得地失敗。人類的舉止,有一條最重要的法則。如果我們遵循這條法則,我們幾乎永遠(yuǎn)不會出問題。事實上,如果遵循這條法則的話,就會給我們帶來無數(shù)的朋友,無限的幸福。但是一旦違反了這條法則,我們就會惹上無盡的麻煩。這條法則就是:永遠(yuǎn)使對方覺得重要。
幾千年來,哲學(xué)家在推測人性關(guān)系中,導(dǎo)出了一條重要的箴言——己所欲,施于人。這條箴言并不是創(chuàng)新的。梭羅亞斯特早在三千年前就把它教給拜火教徒了;孔夫子也于二千五百年前在中國宣揚過它;道教始祖老子,也把它教給了他的門生;釋迦牟尼于耶穌誕生前五百年,在圣迦河岸宣傳過它;印度教的經(jīng)文典籍,在這之前一千年,就傳播過它了;耶穌在二十個世紀(jì)之前,在崎嶇的巨狄亞石山上,就這樣教導(dǎo)過了。
你希望那些跟你來往的人都贊賞你,你希望人家贊賞你真正的價值,你要你的朋友和同事“誠于嘉許,寬于稱贊”。我們許多人都希望這樣。因此,我們就要遵守這條“金科玉律”,以希望別人怎樣待我之心去對待別人。何時做?何處做?答案是:隨時隨地。
其實人都需要肯定,尤其是外人的肯定。有外人的肯定,自己的存在便有了充實感,而贊美就是肯定的一種形式。贊美不用花錢,又可鼓舞別人,讓人快樂,也為你爭取友誼,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