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只需要做三件事情(二)
二、學會做孩子的“啦啦隊”
學會做孩子的“啦啦隊”
千萬不可做孩子的“裁判”。
孩子一出生,就開始了競爭與拼搏的旅程。在人生的競技場上,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是無法代替孩子的。
但是,父母一定能給予孩子一種力量,使孩子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tài),這種力量就是“啦啦隊”的力量。
我們應將自己的位置擺到看臺上,遠距離地進行助威,無論孩子是處于優(yōu)勝者位置上,還是暫時落后,都應當給以積極的掌聲,因為孩子要走向成功的終點,不能沒有父母的“加油聲”。
建立孩子的自信心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務。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潛能,凡事做出積極的選擇。自信心對孩子的發(fā)展起著決定性作用。我們把“自信心”當作教育的靈魂,或者說,孩子沒有自信心,所有的一切都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也都是不可能的。
中國最有成就的成功教育家劉京海認為:“人是怎么生活的,靠自我概念!你覺得自己是個好人,你才會像個好人一樣去生活;如果你認為自己是個壞人,你便會像個壞人一樣生活。所以,教育的第一要義就是讓孩子相信自己是個好人、是個能人!這就是自信心,人格的核心也是自信心。10歲左右是自信心形成的關(guān)鍵期,此時,形成自信或自卑的自我概念,將會影響到人的一生?!?br />
1.如何發(fā)現(xiàn)并贊美孩子?
(1)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
首要任務是把孩子做對的事情從平凡的生活中挑出來,大加贊揚。
有的父母會說:“我怎么發(fā)現(xiàn)不了孩子的優(yōu)點呀?我總覺得孩子一無是處,怎么夸獎他呀?和別人家的孩子比,他還差遠了,我怎么表揚他呀,一表揚不就驕傲了嗎?”其實,有這種想法的父母是在用一種挑剔的眼光看待孩子。當然,并不是說父母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孩子一定不對,關(guān)鍵問題是您“挑剔”的是什么。如果您“挑剔”的是孩子的缺點、短處,那么您傳達給孩子的肯定是消極的信息。如果您“挑出”的是孩子的優(yōu)點,那么,您自然會肯定孩子、贊揚孩子。
(2)怎樣的贊美才是有效的
A.贊美要清楚而及時。“清楚”使孩子明確自己做得對,從而有助于他們把成功歸結(jié)于自己的努力;“及時”表明反饋的時效性,及時的反饋和贊美才是有意義的。
B.贊美的重點應該是在“努力”上,而不是“能力”上。對孩子的贊美和獎勵應根據(jù)孩子是否盡了力,是否在原來的基礎(chǔ)上有了提高。
C.贊美孩子要具體,有根據(jù),注重贊美“具體行為”和“具體細節(jié)”。
D.贊美要有新意。如果只是一味地進行簡單贊美,孩子就會陷進“贊美疲勞”,所以還應該不斷選擇新的角度發(fā)掘新的內(nèi)容,特別是潛在的優(yōu)點,比如孩子如果學習好,僅僅是稱贊他學習刻苦、成績優(yōu)異,就顯得沒有新意,還不如贊美他學習方法獨特,效率很高,以促進他更加注重效率和方法,會使他的成績“更上一層樓”。這就要求我們要有敏銳的觀察力,要善于從新角度上看問題,能從孩子表現(xiàn)出的細微處,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潛在的東西,給以贊美和肯定。
E.贊美要選擇適當?shù)姆绞?。只有適合孩子的贊美方式才是有效的,在贊美孩子時要做到大小有別。小孩子喜歡父母的擁抱、親吻、撫慰或說一些親切的話語,而對大孩子,這一套可能就行不通,這時,你可以采用眨眼、豎大拇指、拍拍孩子的肩膀等方式。另外,也可以適量地對孩子比較大的進步進行物質(zhì)上的鼓勵,比如送一個小禮物,但不能濫用,不能讓孩子輕易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3)一分鐘贊美法
A.事先告訴孩子,當他有好的表現(xiàn)時,父母會贊美他。
B.每天都挑出孩子一天里做對的事情。
C.具體告訴孩子做對了什么事情。
D.告訴孩子父母對他做對的事情有多么高興。
E.靜默幾分鐘,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愉快心情。
F.做符合自己內(nèi)心感受的事情,或者告訴孩子您愛他,或者擁抱孩子,也可以兩種都做。
G.請孩子也這樣做,當孩子發(fā)現(xiàn)父母有做對的事情時,也要贊揚父母。
H.父母也可以使用一些無聲的夸獎,如用笑容、眼神、表情、動作等身體語言對孩子的良好行為做出反應,這也是贊揚的一種好方法。
2.如何引導孩子正確面對失敗?
一個自信的人也是不可能完全避免失敗的,而失敗恰恰是對人自信心的挑戰(zhàn)。一個人是否養(yǎng)成了有毅力的、頑強的習慣,關(guān)鍵是看他如何面對失敗與挫折。
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失敗和挫折是難免的,正因為如此,所以如何面對失敗就成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首先,父母親應當認識到的是,失敗究竟是什么?失敗就是指預定的目標沒有達到或者達不到,或是受到打擊或者陷入困境等。一般來說,失敗總是先于成功,過不好失敗關(guān),就很難實現(xiàn)成功。失敗不是一種靜止的局面,它還會發(fā)生變化。它不向好的方向發(fā)展就會向更壞的方向發(fā)展,使你一敗涂地。如果你的態(tài)度正確,就可以反敗為勝,態(tài)度不正確,那就會受到更嚴重的第二次打擊,失敗是會發(fā)生連鎖反應的。
其次,父母親應當和孩子共同學會面對失敗和挫折。在挫折面前,父母與孩子是同一條戰(zhàn)壕里的戰(zhàn)友,要相互支持,共同努力,鍛煉強健的應對挫折的能力。具體的課程分為三個步驟:
(1)克制痛苦,避免連鎖反應
A.首先,要學會正確對待失敗所帶來的痛苦。正是因為自己精神上的痛苦,才使人受到第一次打擊時,就精神渙散,失去防守和反攻的能力,放棄眼前可以轉(zhuǎn)敗為勝的機會,坐等第二次打擊的到來。
B.在精神上對失敗要有所準備。一個普通人,要經(jīng)過千錘百煉才能成為一個完美的勝利者。人的身上有許多的缺點、短處,也是在失敗的痛苦磨練中,才肯丟掉這些毛病。只有經(jīng)過失敗的歷練,人們才可以變得更加堅強、韌性,才更懂得生活,更懂得人的價值。失敗是痛苦的,有時候是災難,在還沒有出現(xiàn)之前,盡量避免它,在發(fā)生之后,我們就不要把它看成完全消極的東西,而要充分認識到它的積極作用,把它作為提高自己精神力量的好機會。失敗是難免的,所以我們在精神上對失敗應該有所準備。另外,我們平時也要注意在每一個小失敗中鍛煉自己控制感情的能力。
C.不要把注意力放在那些無用的感慨上。體會痛苦,只會越體會越痛苦,既不能消除痛苦,也不能解決問題,而且貽誤時機,帶來更可怕的后果。不要后悔,不要抱怨,失敗的教訓是要總結(jié)、接受和牢記,但這和后悔、抱怨是兩碼事,不要帶著情緒,而是要依靠理智。不要把注意力放在過去,而是現(xiàn)在和將來。最重要的是,集中精力想一件事:現(xiàn)在怎么辦?
(2)看清真相,努力實現(xiàn)轉(zhuǎn)機
A.看清楚是不是真的失敗了,特別要看清楚它的局部性和暫時性。不要讓失敗蓋住一切,甚至窒息了你的智慧。要對失敗精確地描述,要說明它僅僅是某一個局部的失敗,或者是在某一個時間段內(nèi)的失敗,某一次試探性的失敗,暫時的失敗……最好把它的局部性和暫時性寫在紙上。
B.看清楚有利因素,吸收有利信息。壞事可以變?yōu)楹檬?,關(guān)鍵首先就在于要看清轉(zhuǎn)化的有利因素。對立統(tǒng)一是客觀事物的規(guī)律。我們應該堅信任何人在任何失敗中,也會找到有利因素的。越是處于失敗的境地,越是要冷靜地去發(fā)掘有利因素,充分地利用,去爭取勝利。同樣,失敗也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的信息,除了關(guān)于有利的信息以外,還會帶來一些失敗的連鎖反應的信息,以及失敗的起因及后果的信息,都需要仔細分析。
(3)積極行動,條件決定發(fā)展方向
A.堅定信念,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我們一定要堅信有轉(zhuǎn)敗為勝的可能,這是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但是它的發(fā)展方向,取決于條件,條件決定發(fā)展方向。
B.抓住時機,當機立斷。當時機來臨時,我們能不能敏感地認識到它,認識到它后,敢不敢當機立斷,付諸行動,這是成敗的關(guān)鍵。
來源:荷馬里奧
金麗莉收錄
相鄰博客
- 中國學生最缺乏的是體驗教育 [2010-08-09 19:31:00]
- 父母只需做三件事情(一) [2010-08-09 19:51:00]
- 父母只需要做三件事情(三) [2010-08-09 20:34:00]
- 中學生家長怎樣讓孩子更喜歡自己? [2010-08-09 20:3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