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年齡小,其生理機能的發(fā)育和心理發(fā)展還不成熟,常會說錯話、做錯事,這是難免的,在成人的幫助下能認識錯誤,改了就好。可是有些孩子做了錯事不肯認錯,倔強、執(zhí)拗,確實令人生氣。對孩子的這種不良行為,家長應(yīng)仔細分析原因,在了解孩子的基礎(chǔ)上給予正確的教育。
1、孩子做錯了事,自己不知是錯的。如三四歲的孩子,常有把衣服紐扣扣錯位,將襪底穿到腳面上,把兩只鞋子穿反等現(xiàn)象;再大一點的孩子,特別是男孩子,頑皮、好打鬧,有時會把衣服弄破,或是為了探個究竟,把新買的玩具拆得亂七八糟……這都是孩子生理和心理特點造成的,他全然不知錯。對這類錯誤,家長不應(yīng)該過多地責備孩子,更不要說那些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話。如:“你真笨”,“你真是沒用”等等。而應(yīng)該在“如何做”上給予具體指導,不斷豐富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激發(fā)他積極主動進取的愿望,在一次次戰(zhàn)勝錯誤的過程中學到更多的本領(lǐng),學會辨別對與錯。
2、孩子做錯了事拒絕認錯。有的孩子個性強,倔強、執(zhí)拗、任性、自以為是,做錯了事不愿承認,怕認錯后丟面子。有的孩子則從來沒有認錯的習慣,這與家長的教育有關(guān)系,如孩子摔倒了,家長不教育孩子走路要當心,反而怨地不好;小孩子之間發(fā)生糾紛,家長往往是袒護自己的孩子,說別人的不是;家庭成員之間教育方法的不一致等等,都是導致孩子做錯事又拒絕認錯的原因。對這樣的孩子,家長不要急于追究錯誤的大小,而應(yīng)把重點放在如何幫助承認錯誤上,首先,家長必須改變以上不正確的做法,是誰的錯就是誰的錯,要本著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不要怨天、怨地,混淆孩子的是非觀念。再就是鼓勵孩子說實話,以親切的態(tài)度告訴孩子:“做錯了事沒關(guān)系只要勇改地承認錯誤并愿意改正,就是好孩子。”同時嚴肅地指出:“做了錯事又不肯承認是錯上加錯!爸爸媽媽不喜歡這樣的孩子?!贝⒆颖硎菊J錯后,肯定他的進步,再幫助孩子分析錯在什么地方,其嚴重程度、不良后果等,教孩子應(yīng)該怎樣做,讓他從中接受教訓,為今后正確的行為打下基礎(chǔ)。
3、孩子做錯事,怕受懲罰,不敢認錯。有的家長教育方法簡單、粗暴,不是呵斥就是打罵,常使孩子驚恐萬狀,無所適從。當孩子做了錯事后為了逃避父母的懲罰,只好用說謊來掩飾自己的過錯。要幫助孩子克服和糾正這種不良行為,家長必須改變不良的教育方法,堅持正面教育。
家長制的作風要不得,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最有利于孩子良好品質(zhì)的形成。孩子雖小,但也有他獨立愿望,有自尊心,孩子做了錯事,家長采取打罵孩子的做法是一種失敗的教育方法。家長要持冷靜的態(tài)度,分析孩子做錯事的原因,本著重動機、輕后果的原則,原諒孩子因生理、心理因素及缺乏經(jīng)驗造成的過失。孩子畢竟是孩子,但是對其行為、品德上的錯誤則要毫不客氣地給予嚴厲批評,絕不姑息遷就,以便幫助孩子明辨是非,增強道德判斷能力,少犯錯誤。
轉(zhuǎn):http://www.bamaol.com/html/XLWZ/JTJY/CCXL/15262009101984713186.htm
高英收錄
相鄰博客
- 中國 孩子幸福指數(shù)低位徘徊 心理健康教育舉步維艱 [2010-08-12 08:31:00]
- 手機依賴癥應(yīng)該怎么緩解 [2010-08-20 23:08:00]
- 武岡留守少年輟學調(diào)查:孩子稱被老師打耳光 [2010-08-24 22:10:00]
- 樂清摧毀一90后偷車團伙 偷車老大今年15歲 [2010-08-26 11:2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