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名90后不上學不工作,湊在一起專門撬車盜竊,今年4月份以來,他們作案上百起,涉案金額達100萬余元。近日,樂清警方摧毀了這個90后偷車團伙。該團伙成員均來自父母離異家庭,其中5人未滿16周歲。
男孩轎車里筑“窩”
本月4日晚,樂清市樂成鎮(zhèn)的林先生報案,稱其停放在家門口的一輛黑色別克轎車被盜。民警經(jīng)過偵查,于8月7日上午在樂成鎮(zhèn)發(fā)現(xiàn)一輛可疑車輛,并帶走車上兩名十四五歲的少年。
經(jīng)調查,該車正是失竊的別克轎車。參與偷車的共6人,其中15歲的小張是該團伙“老大”。隨后,樂清警方抓獲了另外4人,并成功追回另外5輛贓車,其中3輛別克,一輛豐田、一輛桑塔納。涉案金額達100萬余元。這幾輛被追回的贓車都是他們用螺絲刀把車門撬開后,用車主留在車內的鑰匙開走的。
小張平時吃住都在偷來的車里,車子成了他的“家”。無聊時,他開著車四處游蕩;熱了,車內有空調;下雨了,躲在車里避雨;要睡覺了,就躺在后排座位上……辦案民警在處理贓車時,發(fā)現(xiàn)他的衣服、鞋子、餅干、飲料等各種物品凌亂地散落在車里,儼然一個“蝸居”。
父母離異管教缺失
小張說,去年父母離異后,他跟隨母親生活,但母親又重新嫁了人,在新家,他經(jīng)常挨罵。于是小張游蕩在外,走上犯罪的道路。
該團伙6名成員都是樂清人,其中5人未滿16周歲,最大的17歲,最小的只有12歲。和小張一樣,其余5名成員也都來自父母離異家庭,他們在家無人看管,缺乏家庭溫暖,所以步入歧途。
辦案民警說,法律規(guī)定,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不能予以刑事處罰,而是以教育、感化為主?,F(xiàn)在小張等人的家長無心管教,法律又無法約束,致使他們對作案毫無顧忌,把進出派出所當成了家常便飯。
未成年犯罪居高不下
市司法局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去年我市刑事法律案件中受援人為未成年人的案件總數(shù)占全部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80%,從2007年到2009年,這一比例分別為82.3%、83.8%和80%。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占比的居高不下,究其原因,主要是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存在斷層,其中某一環(huán)節(jié)疏漏就容易導致未成年人走上犯罪的道路。
我市由于重商氛圍濃厚,父母外出經(jīng)商的家庭較多,對孩子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導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我市父母離異的單親家庭中,未成年人由于沒能及時獲得心理矯正和疏導,導致行為失范、心理障礙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另一主因。
有關人士指出,只有加強對未成年人的道德素質教育,在家庭關懷和學校教育相結合的同時,由學校、家庭和全社會的高度重視、通力配合,才能有效引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溫振賽劉曉東
鏈接
2009年12月, 8名平均年齡不到16周歲的青少年,在市區(qū)頻頻搶劫作案,被鹿城警方摧毀。團伙成員均為市區(qū)人,很多成員家庭富裕,他們在網(wǎng)吧等地結識,因平時太無聊,便去搶劫尋找刺激。
2009年11月,5個未成年人伙同一名20歲青年,在永嘉、龍灣等地手拿砍刀,殘忍作案4起,搶劫財物1280元。隨后被民警抓獲。經(jīng)調查,這些未成年人文化程度偏低,都是初中畢業(yè)。
2009年10月,1個實施搶劫的團伙,犯罪嫌疑人大多是90后,其團伙老大年齡最小,是一名12周歲的在校男生。為了搞到錢,他們從口頭威脅逐漸轉成了暴力搶劫,共作案20多起。
(據(jù)溫州都市報)
轉:http://www.snsfw.org/XXLR1.ASP?ID=5741
高英收錄
相鄰博客
- 孩子做錯事不認錯怎么辦 [2010-08-20 23:14:00]
- 武岡留守少年輟學調查:孩子稱被老師打耳光 [2010-08-24 22:10:00]
- 孩子厭學沉迷電腦游戲怎么辦 [2010-08-27 14:13:00]
- 兒童厭學現(xiàn)象與心理社會因素分析 [2010-08-27 14:1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