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
2.對孩子的行為,五件事中三件夸獎,兩件批評,他定會朝好的方向發(fā)展。
3.與其給他知識,不如讓他感動,與其讓他感動,不如讓他去實踐。
4.最開始教孩子學習時,一定要為他找到人品好的老師,再有才智,學歷,而人品惡劣的老師,不能做孩子學習的典范。
5.了解世間之事的人,應該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貪戀酒色與金錢之事。
6.人過了20歲,父母老師的意見就像過了春天再施的肥一樣無效。所以矯正孩子的惡習要趁小。
7.朋友的影響大于父母的影響。因為父母與孩子的年齡性別之差都制約著父母的影響力。(勵志一生 http://www.lz13.cn)而朋友的影響則不受制約,特別是精神上的影響更大。可見,孩子選擇朋友是何等的重要。
8.愛哭的孩子長得快。小孩哭是一種自我欲望的表現(xiàn)。如果孩子的生命力越強,越健康,他就哭得越厲害。因為哭對他是種運動,哭會使他增進食欲,哭累了會讓他酣睡。
9.即使挨打,也是父母的棒杖。人生總要在各個階段受到不同的打擊,面對打擊自制力的有無與強弱非常關(guān)鍵。從小總是挨打的孩子則從小就習慣了打擊,長大后有力量保持正常精神狀態(tài)。
10.讓所愛的孩子外出旅行。這里的旅行不是觀光,而是離開家鄉(xiāng)到陌生之地工作。人不離開父母的保護,不體會到這種艱辛就得不到錘煉,就更談不上真正的幸福。如果真的愛孩子,就是要讓孩子吃些苦。否則等孩子長大了真的一無所成,再后悔就來不及了。
11.愛孩子,批兩次,表揚三次,教他五次就會成才。
12.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孩子可以獨立地生活,保護者可以安心地離開孩子身邊。孩子遇到問題,應讓他自己想想。人的發(fā)展就像上臺階,不自己上一個臺階,就無法學會那個階段的東西。
轉(zhuǎn):http://www.lz13.cn/jiatingjiaoyu/20100902720.html
高英收錄
相鄰博客
- “挫折”教育是鍛煉孩子健康成長的“試金石” [2010-09-01 23:16:00]
- 國務院 常務會議研究部署發(fā)展家庭服務業(yè)政策措施 包含家庭教育 [2010-09-02 09:39:00]
- 失敗一定會有所收獲,成功就是不斷超越自我 [2010-09-04 23:45:00]
- 多管齊下幫助孩子戒除“網(wǎng)癮” [2010-09-05 21:42: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