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社會家庭教育內容與方法的研究
一、網絡對孩子教育的影響
要探討網絡社會中家庭教育的內容與方法,首先需要正確認識網絡對孩子教育的影響,如果缺乏對此問題的正確認識,家長們很容易簡單地限制網絡,甚至談網色變。我們認為,網絡對孩子教育的影響是雙面的,既有正面影響,也有負面影響。
(一)網絡對孩子教育的正面影響
1、網絡是孩子學習的一種資源。網絡首先為孩子提供了一種重要的學習資源與學習載體,讓孩子開闊眼界、轉變思維,提高知識水平。當今社會是一個知識與信息爆炸的社會,網絡是傳播知識的重要載體。孩子搞不懂的問題多數(shù)都可以從網絡上找到解答。借助網絡,孩子獲取了新知識、新方法,促進了學習能力的有效提升。
2、網絡是孩子學會溝通的一種平臺。互聯(lián)網給人們開辟了一個虛擬空間,讓人們可以自由交流,孩子很快就能學會利用網絡來“聊天”。在虛擬世界中,孩子與別人的交流不受現(xiàn)實的約束,交流對象可以自由選擇。因此,人際交往的空間很大,且無拘無束,孩子能夠從中體會到溝通的簡單與快樂。一些在生活中膽怯拘謹?shù)暮⒆?,通過網絡“聊天”的訓練,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人際溝通能力。
3、網絡是孩子獲得娛樂的一條渠道。孩子的天性是快樂的,他們需要娛樂。然而,面對競爭的壓力,孩子在學校教育中獲得的娛樂不足,家長也沒有足夠的時間陪孩子娛樂。網絡就是孩子獲得娛樂的渠道之一。孩子可以在網絡上閱讀有興趣的讀物,可以玩網絡游戲。通過網上娛樂活動,孩子從中獲得了輕松和愉快,一定程度上也緩解了孩子寂寞與孤獨的心理。
4、網絡是孩子創(chuàng)新素質培養(yǎng)的一條途徑?,F(xiàn)代社會需要創(chuàng)新型人才,而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需要從孩子抓起,需要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新素質。網絡是孩子創(chuàng)新素質培養(yǎng)的一條途徑。孩子在網絡中從事閱讀活動,巨大的知識量、最新的信息刺激,能夠讓孩子產生創(chuàng)新靈感,激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新火花。
?。ǘ┚W絡對孩子教育的負面影響
1、時間上的失控。這就是家長們普遍抱怨的“網癮”、“網蟲”現(xiàn)象。孩子年齡小,很難控制自己,上網瀏覽、上網聊天、上網游戲后很容易一發(fā)不可收,將大量的時間與精力都消耗在網上。這種現(xiàn)象的確比較嚴重,有的孩子整天沉迷在網吧中,造成學習興趣與學習成績的下降。
2、道德上的失控。孩子的人生觀、世界觀還處在形成時期,他們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容易接受各種不健康的誘惑,造成道德上的失控。如有的孩子喜歡上了黃色網站;有的學會了網絡漫罵;有的進行了網絡誘騙;有的滑向了網絡犯罪,等等。北師大勞凱聲教授曾在北京市進行了一項調查,在被調查的4000多人中,80%的中學生上網,其中在網上看色情的就占4.5%。這個結果雖不如人們想象的那么嚴重,但對于一個家庭來說,孩子一旦出現(xiàn)了問題就是100%。
3、情感上的失控。處在未成年期的孩子,情感控制力比較弱,往往是情感超過理性。他們在虛擬網絡中,很容易被對方的花言巧語所迷惑,產生所謂的“網戀”行為,造成情感上的失控。在北師大勞凱聲教授的調查中,對于“網戀”現(xiàn)象,50%的孩子對此有認同感。
4、性格上的失控。有的孩子長期沉溺于網絡世界,逐漸將自己從現(xiàn)實世界中淡出,其性格也往往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他們對現(xiàn)實世界感到乏味,缺乏精神,而一旦進入網絡世界,立即精神百倍。嚴重者甚至不愿與家長溝通,不愿與周圍的同學、老師溝通,性格上產生了扭曲。
5、學習風格上的失控。網絡的過度便利性可能使孩子產生學習的惰性,遇到問題不是苦思冥想,而是首先求助網絡,他們熱衷于以“下載”方式完成作業(yè)。假如養(yǎng)成這樣的學習習慣,孩子的學習質量、內在素質必將受到威脅。
二、網絡社會家庭教育的內容
根據(jù)網絡對家庭教育孩子的影響分析,我們很容易得出這樣的結論:網絡社會家庭教育比較復雜,其教育內容將會呈現(xiàn)新的變化。網絡社會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應該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ㄒ唬┚W絡知識教育。面對網絡時代的到來,作為家長,不要害怕網絡,不要對孩子封閉網絡,首要的任務是要正確引導孩子上網。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心理學系教授琳達.杰克遜在第二十八屆國際心理學大會上介紹,在美國,5歲左右的孩子一般會在父母的幫助下接觸網絡,12歲就開始獨立上網??梢?,美國的家長是將網絡作為一種重要資源向孩子推薦的。心理學研究結果表明,越是有秘密感的事物,人們越是有強烈的好奇心。對于網絡也是如此,家長越是對孩子控制網絡,孩子越是對網絡好奇,常常是背著家長偷偷上網。針對這種情況,作為家長,首先應以一種積極開放的心態(tài)歡迎網絡,向孩子全面客觀地介紹網絡知識與網絡功能,同時向孩子講解網絡的正負面影響。孩子掌握了網絡知識后,就會對網絡有正確的認識,就會充分發(fā)揮網絡的積極功效,減少消極上網行為。
?。ǘ┚W絡道德教育。未滿18歲的青少年,其心理尚未成熟、價值觀還未形成,辨別是非的能力和自控力較弱,很容易在網絡的時空中迷失方向。因此,家長對孩子進行網絡道德的教育勢在必行。要讓孩子確立是非判斷標準,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要引導他們遵守《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2001年12月26日),真正做到:要善于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要誠實友好交往,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家長要教育孩子在網絡世界中也應注意自身修養(yǎng),遠離不健康的文化,努力成為一個志存高遠的人。
(三)網絡情感教育。未成年的孩子極易滑入網絡情感的泥塘,且難以自拔。作為家長,在孩子開始接觸網絡時,就應該對孩子進行網絡情感方面的預備教育,有意或無意地給孩子介紹一些因網絡情感而痛飲苦酒的案例。結合典型事例對孩子進行網絡情感方面的預防教育,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孩子對網絡情感的認知水平,提高孩子在情感上的成熟度,有效避免或減少“網戀”現(xiàn)象的發(fā)生。
?。ㄋ模┚W絡安全教育。這里所說的網絡安全不是指網絡硬件與軟件的安全,而是指在網絡世界中,人際交往中的安全問題。網絡世界是一種虛擬世界,不管彼此是否相識,不論相距天涯海角,只要有了QQ,就可以交往,談天說地,無所不及。孩子在交往過程中,很容易輕信對方,將對方當作知心朋友,安全風險隨之而來。因此,家長要經常與孩子交流網友的情況,提醒孩子注意安全交際問題,切莫上當受騙。
三、網絡社會家庭教育的方法
網絡對孩子教育的負面影響一旦發(fā)生,其破壞力也是令人痛心的。因此,網絡社會中,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確立后,教育方法就成為家長們普遍關注的問題。很多孩子之所以成為網絡“問題孩子”,與家長們不正確的教育方法有著很大的關系。筆者認為,網絡社會的家庭教育可以采取以下六種有效方法:
(一)主動學習法。家長應主動積極地學習有關網絡知識,知道網絡的負面影響后就不會出現(xiàn)束手無策的局面,還可以科學地要求孩子。事實上,當今社會家長的社會化問題已日顯突出,相對于青少年而言成人面臨社會化的情形更嚴峻、更困難。因此,家長要不斷地去學習、不斷地提升自己,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有資格、有能力去影響和教育孩子。
(二)循循善誘法。家長可以直截了當?shù)馗嬖V孩子,網絡作為一種資源、一種方式,能夠為學習創(chuàng)造更多的便利條件,但網絡上同樣存在著不健康或青少年不宜接觸的東西,從一開始就給孩子打上一劑“預防針”。家長還可以有意識地向孩子提供一些適合孩子的網址,讓孩子減少受不良網站影響的機會。當發(fā)現(xiàn)孩子在網絡上有不良傾向時,不能一味地訓斥、封殺,而應重“疏”輕“堵”,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ㄈ┍O(jiān)控指導法。家長有責任去了解孩子每天會花多長時間上網、在網上做些什么、希望從網絡上獲得哪些內容等。但這不等于父母要對孩子施加嚴格的控制,而是應通過積極友善的方式進行。要指導孩子加強網德的修養(yǎng)。要控制孩子的上網時間和地點。上網的頻度和花費的時間要適合孩子的學習要求和身心發(fā)育情況,不能過于頻繁、用時太多,每天上網平均不要超過1.5小時。要使用“安全瀏覽技術”,運用綠色上網軟件,屏蔽少兒不宜的網站及信息內容。
?。ㄋ模┡d趣轉移法。一方面,不能讓孩子把所有興趣全部集中在網絡上,而應把孩子的興趣引導到其他各個方面。例如,與孩子一起到博物館、展覽館參觀,一起看電視和球賽,一起玩球、下棋、外出散步等等。通過合理安排孩子的課外活動,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業(yè)余愛好和興趣。另一方面,不能讓孩子把對網絡的興趣局限在瀏覽網頁上,而應引導孩子參加有關網頁設計的比賽等,從而激發(fā)各方面的興趣,并有效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新素質。
?。ㄎ澹┌駱邮痉斗āR胧购⒆羽B(yǎng)成良好的網絡道德和上網習慣,家長必須為孩子做好榜樣,特別是家長與孩子共用一臺電腦的家庭。如果孩子的家長經常利用家庭電腦瀏覽黃色網站,孩子就會由好奇、興奮到效仿、試驗,其后患無窮。如果要求孩子不要有“網癮”,家長首先不要有“網癮”。因此,每個家長都應當加強自身修養(yǎng),以身作則,以良好的形象去感染孩子。
(六)多向溝通法。任何教育都不可能是封閉、孤立的,網絡社會的家庭教育也是如此。家長應當主動與社區(qū)、學校進行溝通,及時獲取信息,爭取多方支持。例如,可以要求社區(qū)加強對網吧的管理,防止網吧中的一些不良的東西影響到孩子??梢越洺5綄W校去,向老師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xiàn),作業(yè)是否按時完成,上課是否走神等等。如果孩子在這些方面有問題的話,就應當引起家長的警惕了。家長更應特別重視與孩子的日常溝通,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任何忽視與孩子溝通的行為都是不正確的。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國的未來。網絡社會家庭教育問題已經成為家庭、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只要我們正確認識了網絡對孩子教育的積極影響與消極影響,正確把握了網絡社會家庭教育的內容,并采取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網絡對孩子的負面影響就會減低甚至消除。當然,僅有家庭教育是不夠的,網絡社會的孩子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全社會的關注,需要全方位的治理。
來源:玻羅普斯 光明網
金麗莉收錄
相鄰博客
- 人格障礙責任多在父母 [2010-07-28 20:54:00]
- 早戀的智慧 [2010-09-08 15:47:00]
- 評論:尋找網絡游戲的健康道路 [2010-09-08 15:52:00]
- 什么是戒除網癮的“特效藥”? [2010-09-08 16:02: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