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故用間有五:有(因)〔鄉(xiāng)〕間,有內(nèi)間,有反間,有死間,有生間。五間俱起,莫知其道,是謂神紀,人君之寶也。(因)〔鄉(xiāng)〕間者,因其鄉(xiāng)人而用之。內(nèi)間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間者,因其敵間而用之。死間者,為誑事于外,令吾間知之,而傳于敵間也。生間者,反報也。
(三) 故三軍之(事)〔親〕,莫親于間,賞莫厚于間,事莫密于間。 非圣智不能用間,非仁義不能使間,非微妙不能得間之實。微哉!微哉!無所不用間也。
(四) 間事未發(fā)而先聞?wù)?,間與所告者皆死。凡軍之所欲擊,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殺,必先知其守將、左右、謁者、門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間必索知之。必索敵人之間來間我者,因而利之,導而舍之,故反間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鄉(xiāng)間、內(nèi)間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間為誑事,可使告敵;因是而知之,故生間可使如期。五間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間,故反間不可不厚也。
(五) 昔殷之興也,伊摯在夏;周之興也,呂牙在殷。故惟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軍之所恃而動也。
譯文:孫子說:大凡出兵十萬,征戰(zhàn)千里,百姓的耗費,公家的開支,每天都要花去千金之巨。全國上下騷動不安,人們因來往奔波而疲憊不堪,不能從事正常耕作的多達七十萬戶。守備數(shù)年,而與敵爭奪一時的勝利。在此情況下,若仍因愛惜爵祿和金錢,不肯重用間諜,以致不了解敵情而導致失敗,那就是最不仁愛的了。他不配充當三軍的統(tǒng)帥,不配擔任國君的輔佐,也不是勝利的主宰。明智的國君和賢能的將帥,之所以一出兵就能戰(zhàn)勝敵人,成功超出眾人,就在于事先就能察知敵情。而預知敵情,則不可從鬼神祈禱那里去獲取,也不可從求簽問卜那里去推知,也不可從對數(shù)度的簡單驗算中去求得,而必須從人那里--從了解敵情的間諜那里去獲得。
譯文:使用間諜于軍事斗爭,根據(jù)其作用的不同,可有如下五種,即:鄉(xiāng)間、內(nèi)間、反間、死間和生間。五種間諜若都能使用起來,那就可以使敵人對我摸不著頭腦而無所措其手足,這就是神妙莫測,也是國君克敵制勝的法寶。所謂鄉(xiāng)間,是利用敵國鄉(xiāng)人做間諜;內(nèi)間,是利用敵國的官吏做間諜;反間,是利用敵間做間諜;死間,是制造假情報在外面張揚,并故意讓潛伏在敵人內(nèi)部的我方間諜知道,而傳給敵間的人;生間,是潛入敵國偵察后能返回報告敵情的人。
譯文:所以,同軍隊的關(guān)系,沒有比間諜更親密的;軍中的獎賞,沒有比間諜更優(yōu)厚的;軍中的事情,也沒有比間諜更機密的。不具備超凡才智的人不能使用間諜;不以仁愛為懷和不講正義原則的人也不能使用間諜;缺乏精微深密謀慮的人,就不能正確判斷所獲敵情的真?zhèn)巍N⒚畎。∥⒚畎。o事無處不可使用間諜啊。
譯文:間諜所要完成的事還沒兌現(xiàn),就泄露了出去,間諜本人及其所告訴的人都得處死。凡是我要攻擊的敵軍,要拔取的城邑,要殺害的敵人,必須事先就察知其警衛(wèi)將吏、左右親信、接待傳達、門衛(wèi)司鑰、近侍門客等等有關(guān)人員的姓名,令我方間諜必須偵察清楚。對于敵人派來刺探我方情報的間諜人員,也必須把他們搜查出來,并用重金收買他們,優(yōu)禮款侍他們,引誘開導他們,然后再放他們回去。這樣,反間就可以為我所用了。反間既可為我所用,那么,鄉(xiāng)間和內(nèi)間就可為我所用;反間既可為我所用,那么,死間就能將假情報傳給敵人;反間既可為我所用,那么,生間也可按規(guī)定時間回報敵情。上述"五間"之事,國君必須親自過問并了解掌握五間的使用情況,而了解掌握"五間"的關(guān)鍵就在于反間。所以,對反間是不能不給予優(yōu)厚待遇的。
譯文:從前,殷商的興起,是由于伊摯在夏助湯為間;西周的興起,是由于呂牙在殷助文王為間。所以,明智的國君和賢能的將帥,凡能任用具有高尚智慧的人充當間諜的,就一定能成大功。這是用兵作戰(zhàn)的重要一環(huán),三軍之眾就是依靠他們提供的情報來決定軍事行動的。
相鄰博客
- 孫子生平(三):賜姓孫氏 [2010-06-01 23:23:00]
- 《孫子兵法》九地篇 [2010-07-22 19:28:00]
- 《孫子兵法》火攻篇 [2010-07-23 00:05:00]
- 《孫子兵法》對謀略思維的弱化之處 (作者:閻盛國) [2010-07-23 00:42: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