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點亮心靈的燈盞
——農民工子女教育案例
作者:角門小學 劉寶云
冰心老人說過:因為有了愛才有了世界。也曾經有人說:“沒有愛的教育不算真正的教育,沒有愛的教師不是真正的教師?!彼宰鲆幻玫慕處熓紫纫幸活w愛孩子的心。
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是我國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面臨的新情況和新問題 。我們教師 必須認真對待,主動出擊,積極而為 。 要做好 農民工子女 思想轉化工作, 教師必須放棄一切私心雜念真心的去愛農民工 的 孩子,要對 他們 付出真愛。 農民工 的孩子更需要教師的關懷和幫助 ,讓我們用愛點亮他們心靈的燈盞 。
張某就是隨父母進京就讀的農民工的孩子。 平時,這個學生在課堂上總是坐不住,不是碰碰這個,就是捅捅那個,前后左右搗蛋。而且我發(fā)現(xiàn),每次他的作業(yè)都寫得亂七八糟,特別是語文作業(yè),字不在格里,而且特別大,潦草至極。一次課上巡視到他那,正好他在寫字,我隨口說了句,看你的字寫得像一個大螃蟹,同學們哄堂大笑。我為自己的恰當比喻而沾沾自喜,卻發(fā)現(xiàn)他氣得滿臉通紅。這件事根本我就沒放在心上,內心根本不知道對學生已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以后每次我批到他的作業(yè)都很令我惱火。有一次,我對他說:“你能不能把你的字好好寫寫?”他把腦袋一歪,雖然沒敢頂嘴,但看得出來他內心那份不服氣的勁,別提多大了。
我想了很多辦法對他進行教育,但效果只能維持短短幾天,我絞盡腦汁地在他身上尋找閃光點,可他畢竟是一個沒有特長的學生。就在我對他幾乎失去信心的時候,一次偶然的談話,我注意到在我批評他時,他都是一副溫順承認錯誤的樣子,從沒想過要為自己的錯誤強詞奪理地找借口。透過他的眼睛,我仿佛看到了可以挖掘的星星之火,這不就是我一直苦苦尋找的閃光點嗎?這不就是我一直等待的教育契機嗎?我決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扶持這顆幼小的萌芽。于是我在班級及時表揚了他這種虛心接受意見的行為并發(fā)動全班討論并學習這種精神。在同學們驚詫的目光中,他似乎也在震驚中找回了失去已久的自信 。
在班級我暗自留心創(chuàng)造一切可以讓他表現(xiàn)的機會。一次男女生舉行跳 長 繩比賽,結果他跳得很起勁??吹剿屯瑢W一起歡呼雀躍的樣子,我似乎看到了他那久違了的孩子般的稚氣。“老師,我…我能不能代表班級參加學校的跳繩比賽?”“當然可以?!彼吲d得幾乎跳了起來。于是在愉快的氛圍中我們聊了起來。我表揚了他最近的課堂紀律并耐心地詢問他是否還需要老師的幫助。他說:“老師,每節(jié)課的課前二十分鐘我都盡力去聽,有時就怕溜號聽不懂。語文還湊合,數(shù)學我一聽頭就大了,我可怎么辦呢?”看到他那焦急的樣子,我不禁產生了深深的同情:聽不懂還得必須聽,而且不許做任何其他的事,還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去做,對于一個好說好動的孩子來說,這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
于是我和 班干部 一商量,決定對他進行“知識扶貧”。我決定嘗試“降低要求,增強信心,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的方法并召開了“不讓一個同伴掉隊”的主題班會,發(fā)動全班學生一起來幫助他, 班干部 針對其輔導的內容留作業(yè),幫助他批改。我也常利用午休或周六為其對所教內容提前進行輔導。這樣他每天都有事可做了。也和其他同學一樣,忙碌的學習、發(fā)言,在四年級的一次語文單元考試中他竟然考了78分,分數(shù)不高,但對于他卻無疑是巨大的進步。
他沒有辜負老師的期望,相信以后,他會更加努力,成為更加優(yōu)秀的學生。
[ 分析 ]
如果有人問“當一個好老師的最基本的條件是什么?”可能會有很多種不同的回答。但我內心身處感觸最深的是“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 離開了愛,一切教育無從談起。但這種愛,這種情感絕不是裝模做樣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師對學生居高臨下的“感情恩賜”;甚至不是為了達到某種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暫時的感情投資。它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誠的感情。感情當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須充滿感情。如果師生間建立了感情的良性循環(huán),教師常想:這么多單純可愛的孩子,我怎能不想方設法地把他們教好呢?學生常想:這么好的老師,我怎能不好好聽從他的教導呢?那么我們的教育就出現(xiàn)了成功的曙光。
細想 張某 同學教育轉化的過程,我覺得我所做到的以下幾點無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1 、教師要與農民工子女真誠相處,要愛他們,尊重他們,信任他們,相信他們經過自己的努力一樣能夠學好。甚至當老師出現(xiàn)誤解他們的時候要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
2 、農民工子女的教育是長期性的工作,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他們的前進很難一勞永逸,這是一個充滿反復、長期的過程。
3 、每一個農民工子女身上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我們教師要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把握住每一個轉瞬即逝的教育契機。
4 、教師要給農民工子女造教育轉化的空間,給他們表現(xiàn)的機會,給他們轉變的時間。
5 、教師要掌握科學的方法和藝術,實現(xiàn)教育創(chuàng)新,它更需要我們教師在農民工子女教育工作中進行不懈的探索和奉獻。
以教師的愛心來培育孩子的愛心,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全面的發(fā)展;以每個孩子的成長和進步為自己最大的收獲。如果說高尚的師德在教育教學中像一條小溪滋潤著學生的心田,那么愛會使它異彩紛呈,一路歡歌。
http://kg.ftedu.gov.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5135
王光發(fā) 收錄
相鄰博客
- 顧老師與我們的第一次親密接觸之二——流動人口孩子的家教處理辦法 [2010-06-19 17:05:00]
- 可以沒知識,但不能沒文化----讀《夫妻賣油條14年供3個大學生》有感 [2010-06-20 09:44:00]
- 農民工子女學前教育:黑幼兒園讓人愛恨交加 [2010-06-20 10:06:00]
- 少年宮緣何成了“培訓宮” [2010-06-21 10:2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