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合肥市廬陽區(qū)安慶路街道新一季的“暑期假日托管學?!本鸵_課了。2005年暑假,考慮到轄區(qū)里好多雙職工家庭的孩子沒人管,廬陽區(qū)安慶路街道就想了,這些孩子白天就交給街道、社區(qū)來帶吧。這免費的一“帶”,就是五年。
雖然這一托管模式獲得了家長們的歡迎,卻始終無法“壯大”。假日社區(qū)托管模式能否推廣?還有哪些問題等待破解?家長、社區(qū)和街道各自怎么看?
< src="http://www.anhuinews.com/js/advertise_in_news/adv_6000000.js">< />
除了輔導班孩子真的沒去處
戴幫明住在廬陽區(qū)城隍廟社居委邊上,一到暑假他就很頭疼——學校放假了,家長卻要工作,孩子就沒有了合適的去處,把他一個人丟在家里也不放心。
戴幫明說,上暑期輔導班也是一個出路,一方面可“以讓孩子學點兒知識,另一方面也當是托管了”,不過,戴幫明和妻子都靠擺攤營生,暑期輔導班的花費實在有些多,把孩子一個人鎖在“家里,怕他玩電玩火,不安全。他小時就有一回,拿手去碰床頭邊的電插座,差點出事;讓他跟同學出去玩可以,但一個暑假快兩個月的時間,天天這么玩,也不是個事啊?!?/font>
幸好安慶路街道舉辦了期暑假托管學校,戴幫明才放下心來,離我家也不遠,“孩子又有社區(qū)免費帶著,做做作業(yè)或者學點才藝。孩子暑假有地方去,我們也放心。”
社區(qū)托管模式推廣難度大
在瑤海區(qū)三里街街道鳳一社居委負責人朱祖國看來,暑假社區(qū)托管模式值得肯定,但要想做大做強,在人力財力和場地上必須有所“突破”。
鳳一社居委從2001年起,針對流動人口子女設立暑期“快樂兒童俱樂部”,利用社居委的幾間活動室,給孩子提供看書和休閑的地方。6月28日起,“快樂兒童俱樂部”每周一到周六從上午9點到11點半,下午兩點半到5點半開放,不少父母不在家的孩子前來看書,小孩子多了,大家也有個伴兒。
不過朱祖國覺得,社區(qū)的場地太有限了,這個托管辦起來縮手縮腳,我們只有三間活“動室,孩子太多,根本容納不下,只能接受一部分人報名。再說了,人手也不夠,社居委活動室只有一個公益崗位,一個人頂多照看20個孩子,孩子太多,安全也就無法保障?!?/font>
良性循環(huán)需要借助外力
安慶路街道辦相關負責人周琰表示,要想把這個托管模式做得好一些,不能單靠某個社區(qū)某個街道一個人戰(zhàn)斗,要學會借助外力。“譬如說人手不夠,現(xiàn)在很多大學生要搞暑期實踐,他們需要街道、社區(qū)這樣的平臺。就可以讓他們過來,這樣人手不夠就不是問題了?!?/font>
這不,安慶路街道的“暑期假日托管學校”就與合肥學院電子與電氣工程系簽訂協(xié)議,由大學生志愿者領著孩子學習和組織互動活動,“可謂一舉兩得,一方面為大學生暑期實踐提供了平臺,另一方面,也解決了社區(qū)托管人手缺乏的難題,而且,大學生與孩子更容易溝通?!?/font>
不過,問題還是存在的,譬如場地、財力問題。周琰表示,單靠自己肯定不行,這就需要社區(qū)、街道去“公關”,向上級政府或其他社會團體尋求幫助了,譬如與科技館、圖書館溝通,爭取一些免費的參觀項目,既打發(fā)了暑期時間,又增加了知識。(吳安川、楊曉靜、江婷)
http://ah.anhuinews.com/system/2010/07/08/003230066.shtml
王光發(fā) 收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