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情結
百科名片
俄狄浦斯情結:戀母和弒父都是俄狄浦斯,他不認識自己的父母,在一場比賽中失手殺死了父親,又娶了自己的母親,后來知道真相了,承受不了心中痛苦,就自殺了。心理學用來比喻有戀母情結的人,有跟父親作對以競爭母親的傾向,同時又因為道德倫理的壓力,而有自我毀滅以解除痛苦的傾向。
目錄
情結原型 基本介紹 前俄狄普斯情結階段 俄狄普斯情結階段 后俄狄普斯情結階段 情結原型 在古希臘神話中有這么一個預言:底比斯王的新生兒(也就是俄狄浦斯),有一天將會殺死他的父親而與他的母親結婚。底比斯王對這個預言感到震驚萬分,于是下令把嬰兒丟棄在山上。但是有個牧羊人發(fā)現了他,把他送給鄰國的國王當兒子。 俄狄浦斯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父母是誰。長大后他做了許多英雄事跡,贏得伊俄卡斯忒女王為妻。后來國家瘟疫流行,他才知道,多年前他殺掉的一個旅行者是他的父親,而現在和自己同床共枕的是自己的親母親。俄狄浦斯王羞怒不已,他弄瞎了雙眼,離開底比斯,獨自流浪去了。 詳細概述: 拉伊奧斯年輕時曾經劫走國王佩洛普斯(Pelops)的兒子克律西波斯(Chrysippus),因此遭到詛咒,他的兒子俄狄浦斯出生時,神諭表示他會被兒子所殺死,為了逃避命運,拉伊奧斯刺穿了新生兒的腳踝(oidipous 在希臘文的意思即為“腫脹的腳”),并將他丟棄在野外等死。然而奉命執(zhí)行的牧人心生憐憫,偷偷將嬰兒轉送給科林斯(Corinth)的國王波呂波斯(Polybus),由他們當作親生兒子般地扶養(yǎng)長大。 俄狄浦斯長大后,因為德爾菲(Delphi)神殿的神諭說,他會弒父娶母,不知道科林斯國王與王后并非自己親生父母的俄狄浦斯,為避免神諭成真,便離開科林斯并發(fā)誓永不再回來。俄狄浦斯流浪到忒拜附近時,在一個岔路上與一群陌生人發(fā)生沖突,失手殺了人,其中正包括了他的親生父親。當時的忒拜被獅身人面獸斯芬克斯(Sphinx)所困,因為他會抓住每個路過的人,如果對方無法解答他出的謎題,便將對方撕裂吞食。忒拜為了脫困,便宣布誰能解開謎題,從斯芬克斯口中拯救城邦的話,便可獲得王位并娶國王的遺孀約卡斯塔為妻。后來正是由俄狄浦斯解開了斯芬克斯的謎題,解救了忒拜。他也繼承了王位,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娶了自己的親生母親為妻,生了兩女:分別是安提戈涅(Antigone)及伊斯墨涅(Ismene);兩個兒子:埃忒奧克洛斯(Eteoclus)及波呂涅克斯(Polyneices)。 后來,受俄狄浦斯統(tǒng)治的國家不斷有災禍與瘟疫,國王因此向神祇請示,想要知道為何會降下災禍。最后在先知提瑞西阿斯(Tiresias)的揭示下,俄狄浦斯才知道他是拉伊奧斯的兒子,終究應驗了他之前殺父娶母的不幸命運。震驚不已的約卡斯塔羞愧地上吊自殺,而同樣悲憤不已的俄狄浦斯,則刺瞎了自己的雙眼。基本介紹
俄狄浦斯(Oedipus)情結的說法, 緣自古希臘, 是一個弒父戀母的故事。是兒童(或成人)對于養(yǎng)育雙親的愛與恨欲望的心理組織整體,它的外在表現形式呈現為三角人際關系結構,即個體自身,所愛的客體對象,執(zhí)法者(禁忌的制度)三者,伴隨愛與恨,及恐懼等等沖突矛盾的情緒。它存在的外在條件是人類的兩性差異和亂倫禁忌。中文語境有時也有說成“戀母情結”和“戀父情結”。 俄狄浦斯情結又稱戀母情結,是精神分析學的術語。精神分析學的創(chuàng)始人弗洛伊德認為,兒童在性發(fā)展的對象選擇時期,開始向外界尋求性對象。對于幼兒,這個對象首先是雙親,男孩以母親為選擇對象而女孩則常以父親的選擇對象。小孩做出如此的選擇,一方面是由于自身的“性本能”,同時也是由于雙親的刺激加強了這種傾向,也即是由于母親偏愛兒子和父親偏愛女兒促成的。在此情形之下,男孩早就對他的母親發(fā)生了一種特殊的柔情,視母親為自己的所有物,而把父親看成是爭得此所有物的敵人,并想取代父親在父母關系中的地位。同理,女孩也以為母親干擾了自己對父親的柔情,侵占了她應占的地位。 每個人的成長都會經歷這樣的時期,我們自己回想一下小時候或者說現在是否有過嫉恨自己異性父母的時候。正如故事中的俄狄浦斯當他知道了事情的真相的時候是多么的羞愧。因為在我們的倫理道德中這樣是不被允許的,甚至說想一下也是被認為邪惡的。在這一時期,我們是很矛盾的,不過對于大部分的人來說,在我們的意識還未完全認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我們已經成功處理了。以男孩子舉例:當他開始嫉恨父親,想要擁有母親的時候,自然會表現出對父親的敵視,但是越來他會發(fā)現自己不夠強大來抵制父親,轉而,他會向父親學習產生認同,慢慢的就成長起來了。在這個轉變過程中,因為家庭情況的、個人的一些經歷不同,在程度上就會是不一樣的。父母親在家庭中的地位角色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一個強大的父親比之一個懦弱的父親是更容易讓孩子認同的,如果母親過于強大在家中占主導地位的話,男孩子就很有可能認同母親,對于孩子的成長就會有影響。 一般人不知道自己的身上有這種感覺。他的意識很小心地避免認知這些感覺,當這些感覺出現時,它們都早已被偽裝過了。但是還是有一部分人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安全度過俄狄浦斯期,一直固結在那里,長大后這種亂倫的情結還保持著。而且成為自己內心矛盾沖突的主要部分,一方面自己潛意識里想,而意識里又是不允許的,這種恐懼使得那些社會不允許的感覺被封鎖在潛意識底下,但是它們在那里不斷想掙破它們的監(jiān)牢。這種介于想要和不想要之間的掙扎就會造成心理問題。 有時候,潛抑的俄狄浦期癥結突破潛意識的封鎖,溜到意識里來了。不過它們是以仿造形式出現的,以藝術形式出現的時候最多,這樣的形式顯然比較不會被我們所反對。存在的即是合理的,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就會對自己更了解一點。 俄狄浦斯癥結 俄狄浦斯癥結以偽裝的形式表現在我們的生活里。它不僅影響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也表現在我們的藝術、流行歌曲、文學、幽默、褻讀神圣和其他許多方面上。 “俄狄浦斯癥結“像其他精神分析理論的元素一樣,暗示著一般人有極為原始的感覺存在身上。對多數人而言,這種存在觀念對于他們的道德背景簡直是一種侮辱,他們很不容易接受這種感覺。即使有人只是稍微暗示到“亂倫“這兩個字,他們馬上就會產生很強烈的嫌惡。因為這緣故,俄狄浦斯情結的理論對許多人常造成非常大的驚嚇,甚至他們當中有些人,可能拿它來做為巧言的托辭,而拒絕一切有關精神分析的事情。 我們常可看到的是:某個男人與一個年紀大他很多的女人結婚,那就是這方面的好例子,更戲劇化的是報紙上偶而也刊載這類的故事:一個女孩為了某種原因殺害了她的母親。這些感覺時常表現在個人的畏懼結婚上,或表現在太過份想結婚(或離婚)的偏好上。這只是少數幾個例子。它們都是社會提供給我們的表現形式;不過,這種情意癥結如果愈強,就愈容易被自己發(fā)現--常是種情緒不健康的訊號。 對本身的這種問題相當了解的人(不論是經由什么方法)往往是情緒相當健康的男女。前俄狄普斯情結階段
?。ㄐ猿墒彀l(fā)育的第一個階段)1:口欲期
1歲以前的兒童就處于這個時期。這時,口腔是其性器官,兒童通過口腔吸食自己的手指頭,腳趾頭等來使性需要得到滿足,甚至可以伴有性高潮。2:肛欲期
1歲半-2歲之間。這時,幼兒從大小便時得到性滿足,所以,他們往往不愿意排便,或者排下后愛盯著便看。3:性蕾期
2歲-4歲。這時,孩子開始注意自己的性器官,男孩子往往因為有了一個突出的陰莖而驕傲,喜歡露出來,這個年齡階段的女孩子則會羨慕,嫉妒男孩子。俄狄普斯情結階段
?。ㄐ猿墒彀l(fā)育的第二個階段) 戀父情結 4歲-5歲期間。這時,母親就成了孩子的性對象,男孩總想獨占母親的愛,并因而仇恨父親。這種對母親的性愛來自于在母親懷里吸取乳汁時所得到的快感。女孩開始也是這樣,但后來就將性對象轉為父親了,變?yōu)楦盖閼佟_@時,男孩會幻想將來娶母親為妻,而女孩會幻想長大后嫁給父親。俄狄普斯情結階段對兒童一生的心理發(fā)展至關重要,如果兒童能隨年齡的發(fā)展出正常的心理人格。如果不能,則會導致長大后患神經病。后俄狄普斯情結階段
?。ㄐ猿墒彀l(fā)育的第三個階段)1:潛伏期
約從6歲-11歲。這時,受社會,生理等因素的影響,兒童對異性產生了一種奇特的拒斥現象,對性也感到羞恥。這個時期大約相當于我們上小學的階段,這時,男孩子還喜歡捉弄女孩子,如果男生與女生同桌,還會在課桌上畫一條“三八線”,禁止對方越過。2:青春發(fā)育期
約從11歲-14歲。這時,性再次發(fā)育到高潮,男孩子與女孩子的性器官發(fā)育趨于成熟,并開始指向正常的性欲。這時男孩子與女孩子之間就不互相排斥了,喜歡與異性相處,也懂得欣賞異性。不過由于社會等因素的影響,還是羞于表達這種對異性的好感。3:青春期
從15歲-18歲左右。在這個時期,男孩子與女孩子已經是由少男少女過度到青年男女了,性已經趨于成熟,準備過正常的性生活了。當然,很多人在這個時候已經過上性生活,雖然偏早,但已經是正常的。至此,通過三個俄狄普斯情結發(fā)展階段,男女兩性的性發(fā)育就經過了前成熟期,走向成熟期了。
擴展閱讀:
資料來源:http://baike.baidu.com/view/85635.html?wtp=tt
- 1
心理學俱樂部http://www.bnuhr.com
0
寫得好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