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車上遇到一對樸實的農民夫婦,去看望研究生畢業(yè)后在師范學院留校任教的兒子,工作十年父母也沒有見過兒子,現在兒子要結婚了,兒子邀請父母去看兒子。。。。。老農夫婦滿臉喜悅,難以言表。我對他們教育孩子的故事很感興趣,就請他們給大伙講講如何教育孩子的,這對沒有文化的父母在教育孩子上有自己的方法和理念,我記下了發(fā)生在他們身上有記憶的故事:
老農夫婦自述自己有三個兒女,兩個女兒,一個兒子.老兩口沒上過學,農夫媽媽十三歲媽媽就死了,和哥嫂一起生活。那時,過年了聽見別人家的媽媽叫自己的女兒回家吃年夜飯,就想起自己的媽媽,嫂子看見小姑子回家,把門鎖起來,抱著自己的孩子出去玩,小姑一氣之下,拿起斧頭砸開家門,沖進房間趴在床上痛哭。農夫爸爸認識不多的字還是在掃盲運動中學的。大女兒考大學差八分沒考上大學,二女兒大學畢業(yè),最小的兒子研究生畢業(yè)。聊得最多的就是發(fā)生在兒子身上的故事。
兒子自小在父母身邊,父母下地干活,女兒兒子也跟著下地干活。
兒子七八歲上學后,有一天,媽媽指著兩棵樹對兒子說:“兒子,你看看這兩棵樹有什么不一樣?”兒子說“這棵樹從上到下光溜溜的,好看。這棵樹滿身長滿了毛枝子(小樹叉),不好看。” 媽媽說:“你到XXX家里看到有什么家具了?” 兒子說“有大衣柜,五斗櫥,寫字臺,沙發(fā)?!?nbsp;媽媽說:“這棵光溜溜的樹可以做大衣柜,沙發(fā),五斗櫥,寫字臺。這棵毛枝子書只能放進爐子里燒掉,你聽它在燒掉的時候才后悔,那個噼里啪啦的聲音就是喊'我錯了!我錯了!'人就像樹一樣,好好學習長大了就能做出像沙發(fā)一樣的好東西,不好好學習就只能像柴火一樣被燒掉,什么也做不了。” 兒子說“媽媽,我也要好好學習,像那棵光溜溜的大樹一樣。”
兒子十歲的時候,家里的農田里活多,就請人幫忙,兒子放學回來,媽媽讓兒子也來幫忙,媽媽催促著兒子趕緊趕快一點,成天黑之前收工,兒子本來在放學路上走了四公里就很累了,想休息一下,媽媽的催促讓兒子的情緒抵觸,就順勢坐在地邊田埂上,活干完了,媽媽生氣的讓兒子回家,兒子依然坐在田埂上,媽媽回到家放下手里的農具,順手撇了根小樹枝回頭去找兒子,心想:這么多人給家里幫忙,自己的兒子居然鬧情緒,讓回家還耍賴,找到了非挨一頓打。走到地邊沒看見兒子,原來兒子從另外一條小路回到了家里,媽媽回家從窗戶外面看見兒子正在家里看電視,就把手里的小樹枝扔了。第二天,媽媽對兒子說:你昨天要不及時回家就要挨打,那么多人給家里幫忙,你還耍賴。兒子說:我昨天回家到地里干活,手上拎著十幾公斤的大桶給地里撒化肥,胳膊已經都掉腫了,你還讓我快點。爸爸知道了這件事,對兒子說:人要有點吃苦精神,沒有吃苦精神不行,通過吃苦才能進步。這位父親說到這里說,這句話是毛主席時代的,可是我看今天的人就缺少吃苦精神。
兒子上初中,有一天父親幫鄰居起草了一份材料,讓放學回來的兒子照著謄寫一遍,鄰居等著要,父親交代了書寫格式和標點符號,錯別字修改。結果兒子字寫得潦草,心情急躁的父親看見了之后抬手給兒子臉上一巴掌,兒子喊著“你打我干啥?”“打你就是讓你做事仔細認真,現在讓你幫忙抄寫材料你都能寫成這樣,將來長大到了工作單位也是個對工作不負責任,不認真仔細的人!只有現在認真做事的人,將來到了工作單位才能對工作認真!”事后,父親和很后悔,當面給兒子認錯,兒子也給爸爸承認錯誤,是自己做得不對,以后會改正缺點。爸爸告訴兒子,自己小的時候,奶奶沒文化,可是奶奶很重視學習,就讓我去識字班學習,晚上回來再煤油燈下練字。我剛開始寫字不好看,你奶奶說:書上寫的字好看,你寫的字沒有書上寫的好看。
有一天媽媽叮囑兒子下午放學早一點回家,幫媽媽給菜地撒化肥,晚些時候菜地要澆水。結果兒子貪玩,等回到家里菜地里已經澆完水了,化肥沒撒,媽媽很生氣,執(zhí)意讓兒子在澆過水的地里撒農藥,讓兒子體驗在泥里深一腳淺一腳干活的滋味,要為貪玩而付出的代價。
兒子上了高中離家較遠,和二姐在一個學校學習。開學的時候,二姐特意帶弟弟到孔雀河邊,對弟弟說;我們到了這里一定要好好學習。二姐保管兩個人的生活費,兒子喜歡吃零食,有一次,經過一個賣水果的地方,弟弟拿起一個蘋果放在鼻子下面聞了聞,姐姐看見了,說:你想吃,就給你買兩個吃吧。弟弟說:不要,我解決了對蘋果的渴望。弟弟知道家里的生活費緊張,就放棄了對水果的渴望。
在對待老人方面:一個姥爺,一個是姥爺爺的哥哥(一輩子沒結過婚),一個奶奶,一個是幫忙的工人(沒結婚的老人,年歲大了)。四個老人在他們眼里就是自己的父母,爺爺喜歡每天洗頭,無論冬夏,不管別人是否要不要喝水;姥姥很愛干凈,在廚房外面抱燒火的柴火都要先換一件衣服,再用塑料紙包好了在拿進屋子里;幫忙的工人每天喜歡喝兩口,每天就有酒準備著。時間長了,兒女們都不愿意了:為啥給打工的人打酒喝。父母說:每個人都會老,如果這個人是你的父母,你會怎樣?你幫助了別人,別人也會幫助你。
兒子大學畢業(yè),考研究生,參加工作了,還常常打電話來,說一直還記得兩棵樹的故事,說對自己很受用。
優(yōu)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個寬松、良好、上進的成長空間,他們與父母的關系正常,能得到父母的正確指導。這種寬松的空間、正常的關系、正確地指導是父母的綜合素質、優(yōu)秀品質塑造的。所以說,優(yōu)秀的孩子后面一定有優(yōu)秀的父母。這里的優(yōu)秀不以文化、事業(yè)為標準,而以理解、融洽、和諧來衡量。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