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如果你更愛媽媽,媽媽就給你買那個穿粉紅裙子的芭比?!?/span>
“寶貝,如果你吃東西的時候也想著留一份給媽媽,媽媽就承認你是我的漂亮寶貝?!?/span>
“寶貝?”
上面那些話,你是不是曾經(jīng)有意無意地對孩子講過?也許你會說,這太正常了,媽媽都是愛孩子的,都希望他們能夠最棒,最優(yōu)秀,最愛自己。不過,你有沒有想過,也許你的愛被附加了無形的“條件”,而你的寶貝,正被這些條件煎熬著,因為他不知道,如果不能實現(xiàn)這些“條件”,你還會不會愛他?
都說母愛是無私的,母愛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媽媽在孩子幼小的心靈里,是一個充滿著慈愛溫暖的“神”。而媽媽從十月懷胎,忐忑不安地生下一個幾乎是透明的,對這個世界完全沒有抵抗力的寶貝的時候,她心里充滿著對孩子無限的母愛。沒有媽媽愿意相信,自己對孩子的愛居然會存在著“欺騙”的成分。但是經(jīng)過多年的研究,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洛·梅對孩子焦慮的原因做出了這樣的分析:“導致焦慮的原始創(chuàng)傷并不是母親的拒絕,而是就拒絕所做的欺騙?!?/span>
一、什么是“就拒絕所做的欺騙”?
當媽媽和孩子都餓著肚子,但是只有一個包子,不夠兩個人吃的時候,會出現(xiàn)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媽媽說:“孩子吃吧!我不餓?!焙⒆訒皼]心沒肺、心安理得”地吃掉包子,得到滿足。并且在他長大后,能夠真切地感受到愛,并學會發(fā)自內心地去愛別人。第二種情況,媽媽告訴孩子的是:“我也餓,咱倆分著吃吧”,孩子可能會不滿,但因為媽媽說的是真話,所以孩子也不會感到焦慮。
還有第三種情況,媽媽一邊說:“孩子吃吧!”當孩子開始吃的時候,媽媽又說:“你知道嗎?媽媽也很餓,但是為了你,我寧可餓著,也要你吃飽!”如果孩子愧疚地把包子遞給媽媽,媽媽又會大度地拒絕,看著孩子把包子一點點地咽下去。
這就是“欺騙的愛”,當孩子吃下這個包子的時候,它已經(jīng)變成了沉重的債務、自責和負罪感。對于孩子來說,“愛”成為一個奢侈的話題,他會弄不清楚,媽媽到底什么時候才是真的愛我,我怎么做才是值得愛的。對愛的不確定,對自我的懷疑,將會引發(fā)他成長后無窮無盡的煩惱,自己既不敢付出愛,又對別人給自己的愛抱著懷疑的態(tài)度?!笆裁床攀钦嬲?、無條件的愛?”他會不停地提問,卻死活不相信答案。
二、欺騙的愛會導致:
1、孩子在親密關系中迷失自我
在眾多的心理咨詢來訪者中,不乏這樣的案例:一個為愛而迷茫不堪的男人,從小被父母灌輸著這樣的理論:“你是父母付出了全部養(yǎng)大的,就要聽父母的安排,父母怎么做都是為了你好?!庇谑悄泻挠變簣@到大學,甚至工作的選擇,都要聽從父母的安排。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多金的他就開始了迷茫痛苦的感情歷程,他愛女孩的方式就是給她們花錢,覺得“我都為她付出到這份兒上了,她難道還不愛我嗎?”
但是這種簡單的等價交換一旦碰到真正的感情就變得荒謬絕倫、脆弱不堪,因為從內心深處來說,他也與他的父母一樣,從來就沒有真正拿女孩當一個值得尊重的“人”來看待過。他也壓根就不知道,他到底怎樣做才能真正地讓一個女孩愛他,或者讓自己知道,這個女孩愛的到底是他的錢還是他自己。
2、自戀的媽與自戀的孩子
愛自己和愛寶貝,是媽媽感到幸福的事,不過當這份愛變成了炫耀,這種幸福也就跟著變了味道。“我的孩子什么都要用最好的,衣服、奶瓶、嬰兒床……全部都是頂級的奢侈品牌?!睙o論是寶寶穿的、戴的、吃的、用的,全部都拍成照片發(fā)到網(wǎng)上,讓那些家里買紙尿褲都要算計一下的媽媽眼紅去吧。
殊不知,這時候的媽媽,心里面的念頭已經(jīng)不是:什么讓寶寶最舒服就用什么,而是“我”要讓我的孩子比別人更優(yōu)秀,從一出生就比別人多金,什么都比別人好。“這樣媽媽愛的是自己,是自己非同一般的消費水平。寶寶無法從媽媽給他的那些閃亮名牌中感受到母愛?!痹趯<铱磥?,這也是造成很多孩子長大之后進行物質攀比的重要原因,因為他們無法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真實情感,轉而從物質的多寡來證明自我的存在價值。
接觸了眾多有自戀傾向的來訪者的心理專家,對“自戀的母親對孩子的影響”有著深刻的認識:“自戀的人,他只愛自己,既不會真的愛他的母親,也不會真的愛別人。自戀的母親一定會養(yǎng)出自戀的孩子。這樣的母親很有迷惑性,你可能覺得她很好,都是給孩子用最好的,別人也覺得這個母親很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母愛是不需要炫耀的,你想起來要去炫耀,你的動機就差了一點點,出來的結果是完全不一樣的?!?/span>
三、夫妻爭風導致孩子無所適從
我們小時候常常會被問到這個難題:“寶貝,爸爸媽媽你最愛哪一個?”你是不是已經(jīng)忘了自己當時是多么的焦慮和尷尬,是呀,究竟爸爸好,還是媽媽好呢?這個問題媽媽們一般都是隨便問問,但有的家庭,卻像是總統(tǒng)大選一般,父母各占一半,孩子成了關鍵選票,雙方都利用孩子來比拼自己在家里的地位。
“這個時候,問題通常會得到兩種截然不同的答案,而這兩種答案,也會導致孩子長大后兩種不同的性格傾向,無論哪一種,都很讓人頭疼?!焙⒆咏o出的第一種回答是,我都愛,分不出來。這種孩子長大后會缺乏自己的觀點和主張,對什么都是“挺好,喜歡”,但事實上,他并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的是什么。于是生活缺乏目標,“無聊”成了他們的口頭禪。
媽媽得到的另一種回答是,我誰都不愛,你們愛咋咋地。這樣的孩子長大后會很叛逆,會覺得世界上發(fā)生的事情跟我有什么關系,你們的斗爭,不要把我牽扯在里面。
四、為何會“欺騙”呢?
如果你夠細心,就不難看出一些信息:媽媽這些表達“愛”的形式的背后,隱藏著深深的焦慮。這不難理解,現(xiàn)代都市生活節(jié)奏加快,各種生存壓力接踵而來。媽媽們擔心自己跟不上時代的腳步,這時最常見的做法就是將目標轉移到孩子身上,認為培養(yǎng)了出色的孩子,自己就是成功的。
“這樣想的時候,媽媽已經(jīng)停止了成長,她們單純地將焦慮和壓力轉移給了孩子。用最省事的方式去愛孩子,用一個個物質化的目標來要求或者激勵孩子,這時,孩子已經(jīng)不是一個獨立存在的人,而變成了另一個物品,一個滿足自己心愿的可塑的物品。”很多孩子在這樣的愛之下窒息,在他們給心理專家寫的信中,隨處可見這樣的無奈和絕望:“為了家長,我必須考上重點大學?!薄皨寢屨靽Z叨,誰家的孩子如何如何,然后對我唉聲嘆氣,我現(xiàn)在對學習厭倦透了,耳朵里都是她的埋怨和嘮叨?!薄拔以趺磁Χ歼_不到媽媽的期望,我真想有一天能解脫,離開這個讓我崩潰的世界?!薄?/span>
當媽媽們將焦慮轉移到孩子身上,不但自己的焦慮不見減弱,還會讓孩子背上沉重的枷鎖。他們真正的興趣愛好被無情地扼殺,真正的發(fā)展之路被堵死,反之卻要為媽媽設計好的人生拼命努力,他們會獲得真正的幸福和快樂嗎?不過要想打破這樣的模式,媽媽們又應該如何無條件地付出愛呢?
五、請和孩子共同成長!
心靈成長是每個人一生不間斷的課題,我們常說“孩子是上帝饋贈給我們的天使”,其實就是感謝孩子讓我們有機會陪著他們再次成長。就像你不能期望婚姻能解決掉你的焦慮一樣,孩子也不能解決你內心的問題。在專家看來,這種期望是現(xiàn)代女性缺乏自我肯定的表現(xiàn):“她會把自我肯定寄托在孩子身上,寄托在丈夫身上,就是沒有勇氣肯定自己。這是一種內核,擴散出來就是不敢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任,不敢承諾,沒有勇氣面對自己行為所帶來的后果。”
“與孩子共同成長”并不是一句空話,它有很多實質性的內容。
第一點就是要給孩子成長的空間。從孩子出生那天起,他就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個體,是一個需要尊重和愛護的人。盡管他還很弱小,緊緊地依賴著母親生存,但這并不意味著,他沒有獨立觀察和思考的能力?!啊煜聼o不是的父母’這話本來就不嚴謹,父母的意見就一定都對嗎?其實他們也常常缺乏理性思考,也會在沖動的時候做出不當?shù)臎Q定。”如果媽媽們認可這個結論,就會明白,一定要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讓他從小就有自己的決定和主張,這樣他才能發(fā)展出完整的獨立人格。
第二點是媽媽要繼續(xù)自我成長。如果媽媽能夠更多地關注自己的成長,就能夠在工作和社會生活中體現(xiàn)自身的價值,這是緩解焦慮的唯一途徑。無論是生存技能還是心智成長,媽媽們都應該堅持不懈地追求下去,這樣才能找準自己的位置,在伴侶和孩子的心中獲得尊重。能讓你正確教育孩子的理論,充實自己的書籍和生活藝術,你都可以學習,而不是只逼著孩子去讀英文去背唐詩。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你能做到持續(xù)不斷地成長和進步,孩子自然也能夠從你身上學習到這一點,這比任何的說教都來得有效。
第三點是為孩子營造一個充滿愛的家。“父母之間健康積極的愛是對孩子最大的彌補,最大的安慰和鼓勵。孩子感受到父母之間的愛會給他很大的鼓勵,比他看很多愛情小說更容易教會他怎樣愛一個人?!比欢@一點被很多中國父母忽略了,在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里面,父母甚至不敢在孩子面前做出任何親昵的舉動,認為這樣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事實證明,恰恰是這些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表現(xiàn)出來的細節(jié),讓孩子更懂得了愛的表達。當夫妻之間意見不合的時候,請一定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爭吵,或者表現(xiàn)出你們的焦慮甚至幼稚的舉動,這會給孩子的心靈帶來極大的壓力。在孩子的眼中,父母是萬能的上帝,如果連上帝都手足無措了,對他來說,無異于這個世界崩塌了。所以,現(xiàn)在起,“無條件”地愛你的孩子吧。你會發(fā)現(xiàn),一直苦苦追求而不可得的美好愿景就在你的面前,而那個乖巧懂事的孩子,就是最深愛你的寶貝!
特約心理專家:嵐子
國內首家專業(yè)藝術心理服務機構——“心·藝體驗中心”創(chuàng)始人,專欄作家,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著名塔羅及藝術咨詢師,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擁有豐富的咨詢經(jīng)驗和專業(yè)的理論背景,分析犀利老辣、一針見血,受到來訪者的廣泛關注和喜愛。
http://baby.sina.com.cn/edu/10/0112/2010-12-01/1002174318.shtml
朱洪艷收錄
相鄰博客
- 學當一個善于傾聽的媽媽(轉) [2010-12-06 13:15:44]
- 寶寶受傷害時請允許他哭泣(轉) [2010-12-06 13:21:30]
最近訪客